一到开学季,不少学校开始组织新生免费体检,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过部分家长却对学校的任何举动都高度警惕:学校动不动就收各种费用,为什么平白无故免费给学生做体检,这其中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打开百度搜索:“学校免费体检”,提示词几乎都是质疑的相关搜索。
在抖音上,学校体检相关的视频下,这种评论更是多:
家长对体检的主要疑问点是抽血
1、网上一些视频旁敲侧击,暗示学校免费体检环节的验血项目,可能是在做配型,泄漏孩子的血液基因数据,或许还暗藏其他用途,极有可能正是哪一方资本又或者有人身体不适,急需用血和配对,这是家长们担忧的主要原因。
2、另一部分家长则认为集中体检安全性堪忧,怕人多体检环境不卫生,来的护士是新手拿孩子们练手。
3、极少数家长则考虑孩子的隐私,怕体检让孩子身体一些不便的地方被同学知道。
学校开展学生体检的目的
学校组织的免费体检依据,来源于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第二条第一项:“中小学校每年组织1次在校学生健康体检”。
第三条第二项:体检项目-基本项目-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检测肝功能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 检测结核相关 )。
第四条第四项:“个体报告单应当于体检结束后2周内反馈”
第八条第一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开支”
大多数学生从出生到上学,很难避免生病,早就在医院抽血化验过。假设真有传闻中配型之类的传闻,大数据这么发达,三甲医院每月数万甚至数十万的数据是最大最全的,根据家长在医院的手机号等信息,更容易精确到人。至于安全问题,现在采血的针管都是一次性的,不存在交叉感染。
如果孩子不在学校抽血,到医院去采血,还是免不了被采集信息并扎一针。
学校组织学生体检尤其是采集血液的,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健康情况,比如血脂异常、贫血等问题,有些学生平时没有做过体检,一些自身隐藏的情况不了解。还可以防止在学校发生传染病,比如乙肝、艾滋病、结核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传染病可以通过体液传播,而学生在校园内免不了肢体接触。
体检流程仍需优化
学校的免费体检是政策要求,也是义务教育对学生的福利,却因为网络传闻引起家长风声鹤唳,原因在于网络舆论制造的氛围。
信任建立起来很难、摧毁很简单,一起事件能影响人们对数千上万同类的信任,网络时代唯流量为主的部分网络媒体又进一步放大了人们对各种正常事件的不信任。
人们对周围的任何涉及自身的收费或者免费的行为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理,有这种警惕性固然不错,但火候过了反而容易失去正常的判断力。
学校应尽可能把体检流程公开透明化,有始有终,有结果反馈,消除家长疑虑,尽量能开学前后早一点开展体检,遏制可能发生的传染疾病。
长按识别加南阳家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