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赠送了很多出乎市场预料的“重磅礼包”。
作者 | 紫枫 韦三甲
编辑 | 小白
最近两天的A股走势狠狠抓住全体投资者的眼球!
昨天上证指数暴涨100多点,今天虽然冲高回落,但指数也逼近2900点,给近两年以来沉闷的A股市场和躺平的投资者打进一剂强心针。
(昨日板块暴涨盛况,来源:市值风云App)
金融口三巨头在发布会的发言引起的反应相当“炸裂”,基本在央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的权责范围内,基本把市场预期的政策一口气兑现了,还“赠送”了很多出乎市场预料的“重磅礼包”。
央妈几乎是以“无限子弹”模式明确支持股市,这种态度的大转向让不少投资者和机构感到相当意外,资金纷纷进场抢筹,从而引发了暴涨。
昨天发布的政策整理大致如下:
今天,风云君就结合自身的理解,给大家讲讲这次的政策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重点关注,还有哪些板块因此受益。
推动增量资金入场
投资者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增量资金的问题,在10点40分左右提出关于“5000亿”和“3000亿”的政策之后,大盘应声暴涨。
首先,这是人民银行第一次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
其中一项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
并且,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机构通过这个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这就是允许金融机构拿借贷资金光明正大地加杠杆,这个政策转变是历史性的。而新的杠杆工具,从来都是投资机构手中的利器。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质押的比例和费用问题。如果是股票作质押物,不可能拿中小市值股票去质押,大概率还是大盘股甚至是超大盘股。
大金融板块首当其冲迎来利好,包括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能够释放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股市。
潘功胜还表示:“我跟(证监会)吴清主席说了,只要这个事情做得好,未来可以再来5000亿元,或者第三个5000亿元,我们(的态度)是开放的。”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分红回购,破净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
吴清在会上再次强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还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那么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这就要涉及到昨晚重磅发布的两份文件了。
第一份文件是《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它的主要内容是,上市公司要做好市值管理,综合运用各种合法的方式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包括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
而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观察上市公司的时候到了。谁愿意增持,谁愿意回购,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态度会非常清晰。
这个也是市场正规化的一个表现,当大股东自己都不看好公司,即使题材再吸引人,其实也是白瞎的。
为此,央行还“贴心”地提供了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首期规模3000亿,贷款利率只有2.25%。
并且强调,如果做得好后续可以追加。
主要股东可以借贷增持股票,然后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赚取无风险收益。这一项政策将直接利好高股息类上市公司。
另外,政策文件中还着重提到了长期破净公司。
文件要求长期破净公司应当至少每年对估值提升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时完善,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
并且要求公开披露。要形成一些市场约束,切实负起责任,制订好市值管理的制度。
对于钢铁、港口码头等重资产,过去PB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传统行业也是利好,叠加国企改革的政策,相关公司可能有超预期表现。
(来源:证监会官网)
湖南省的反应最快,26日将召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
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提高监管包容度
第二份文件是《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基本上放开了绝大部分并购重组的门槛,目的还是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让上市公司往产业整合、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甚至,证件会还放开了“跨行业”“未盈利资产”这两个在此之前严防死守的并购方向。
A股有一句话,并购重组是A股永恒的题材,是短线牛股的导火索。
例如,双成药业跨界收购半导体公司收获9连板,保变电气同类型业务并购收获了10个涨停板。这两个模式已经被证明能激发股价暴涨,其他上市公司和产业资本就会跟风而上,类似的重组并购方案会越来越多,从而带动整个市场重新火热起来。
此外,央企的专业化整合也正在进行中,国资委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加大专业化整合工作力度,多项重点项目将进行现场集中签约。
2024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攻坚之年,要力争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在政策推动下,央企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整合,将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好地激发国有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
这一项政策除了利好涉及并购重组相关事项的上市公司之外,还会直接利好创投行业,间接利好券商。
推动中长线资金入市
自吴清主席上台以来,他的举措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投资价值,另一个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那么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有什么具体方式?
首先是他特意提到新发行的中证A500ETF,向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上发力。
我们知道,ETF的换手率很低,资金一般买进去以后就沉淀在里面,不会动辄就跑,所以我们能观察到即使是在熊市,ETF资金规模仍在稳定上涨。
规模庞大的ETF资产会构成A股庞大的底层结构,成为“定海神针”。
中国的三大类资产,楼市、债市、股市。楼市的升值预期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债市的利率这两年大幅下行,10年期国债已经来到2.04%。
当一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0.5%时,固收类基金发展基本走到了尽头。因为当债券收益率很低时,固收类基金投资收益连覆盖费率成本都困难,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而只有股市才能承担起全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重任,而这需要证监会建立起完善的“长线长投”的制度环境。
其次,他重点提到了“要打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促进保险机构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可以说,保险机构是目前A股最大的资金增量之一。
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4)》,截至2023年末,3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金规模合计30.1万亿元,同比增长22.82%。
其中,投资股票的资金规模仅为1.59亿,占比仅为6.1%,即使加上公募基金(大部分是债基),合计占比也仅约10%。
因此,随着固收市场的利率越来越低,庞大的保险资金也面临着资产重新配置的窘境,而股市是大概率承接这些资金的地方,但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基础。
“三巨头”的思路非常清晰,所有举措都是环环相扣的。
而且可以看出,不管是创设互换便利还是专项再贷款支持,央妈都是十分给力的,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三巨头联手合作,给A股空头一顿乱锤,一根大阳线扭转了萎靡的预期。
如果这些举措真的能扎实地落地,那么A股的慢牛不远矣。
当然,刚释放流动性还不行,资金去哪里还得有个章法。
这就涉及到财政政策是否会有增量了,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才是解决当下问题的充分条件。
所以市场在期待财政部发布会什么时候开,这是足以影响A股走向的大事件。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