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Janik Sollner
我账户创新高了。
仅仅三天时间,我账户就从濒临亏损(剔掉分红后),变成了年内新高。
A股,也是挺癫。
从来就没有润物细无声,要涨就直接洪涝。
忍不住想给自己加鸡腿,这一波我判断得还算准确...
恰好一周之前写《转折点》,在文章里的判断是:已经迈过了转折点。
当时表述是:“情况没那么差了”;
“如果能有预期外的大利好,更多人的情绪会点燃。”
存量房贷下调,央行输血股市...无疑就属于大利好了。
但我没想到,会如此气势如虹。
心在颤,手在抖~
一
有人十分不理解——
“国内经济这么糟糕,A股怎么能好呢?”
挺简单。
跌多了,跌出明显价值了,它就有反弹的可能。
就差一把火苗。
比如,这一次反弹典型代表是消费股,这三年股价回调很深,很吓人。
实体消费也是极其的差劲,小冷风嗖嗖地吹。
而这次政策直接针对消费,要降低普通人的负担,刺激普通人花钱。
消费就成了最热门的反弹板块。
这代表性的消费30ETF(510630),今天拉了个10%,直线涨停。
三天下来从底部反弹了17%。
它中报持仓大抵是这些,伊利,茅台,海天等等。
不乏业绩亮眼的消费股。
仅以消费举举例。
这几天反弹大的股票,很多都带有前期跌得狠,回调多的特征。
二
哪怕连涨好几天了,大多数人仍然没解套。
但已经忍不住开始想——
要不要止盈了?别回血几天,又眼睁睁跌回去了。
哈哈,大伙这几年都被PUA怕了,才3000点,就开始畏高。
仅就我自己的策略来说,我会格局一把。
不会急着跳车。
不一定准确,因为没人能100%预判未来。
但既然是转折点,几天是远远不够的。
我本身的持仓重在收息,只要业绩没变差,无论涨跌,我都拿得住。
而其他类型的股票,也是便宜时慢慢捡的,有感情有信念。
不舍得此时就卖。
即使忍不住手痒想调整,也是通过这种方式——
用ETF来适当地加仓减仓。
原因是——
大盘直接拉升时,股票往往跑不过ETF。
比如消费30ETF今天都10%了,我手里的消费股,没一个有这么猛的。
比如同样是分散持股,沪深300ETF(510330)大涨了近5%,而我账户不到2%。
市场火热时加仓,首选当然是ETF。
同样,势头不对了想及时掉头,ETF也是不二之选。
它手续费更低,更容易出手。
另外——
底部涨起来的股市,连续大涨后,或许风险反而会变小。
随着它的热度出圈,流量越来越大——
更多的钱会心动,开始涌入场子,然后此起彼伏推动指数继续往上走。
三根阳线,已经足够改善不少人情绪了。
如果接下来超预期政策能持续放,这种偏乐观的情形还将维持。
还有一个点,很多人暂时没意识到——
存款必然还会继续大幅降息。
降存量房贷,最终主要还是储户出钱。
央行也说了:接下来LPR、存款利率都会再降。
过去几年,随着存款利息不断下降,我已经将大量存款置换成了收息股。
即使风险变大,也只能忍着。
很多只买存款的人发誓赌咒,打死也不买股票——
这种决策本身没错。
但人心不是一成不变的。
万一,万一要是A股稍微又行了呢?
哪怕一丢丢存款调头去买股,也会形成可观的推波助澜的效应。
haha,当然,这些都是我最乐观的想法。
三天就创了新高,难免让我晕乎乎了。
三
要提醒的是——
哪怕行情走好,也并不意味着会一鼓足作气,以陡峭的曲线涨上去。
涨多了适当回调,又或者横盘震荡一段时间,非常非常正常。
股票毕竟是高风险的,市场情绪是流动的、不由人的。
如果震荡了,会折磨人心。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
如果已经在车上的,可以适当坐稳一点;
没在车上,或者仓位不够大,看到上涨很心急的,也别火急火燎。
可以适当等回调,再考虑上车。
几个客观事实是:
1)现在的A股,有大量股票并不贵,十分便宜;
2)各种刺激性的政策,依然在陆陆续续酝酿,准备出台;
3)美联储将持续降息,人民币会有升值潜力,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会回升。
投资是个概率游戏,没人能断定将来怎么走。
只是单纯从概率来讲——
在3000点关口这,可以更多耐心,而不是畏惧。
之前大家很绝望,觉得经济悲观:
房价跌,A股跌,失业也在变高...哪哪哪都灰灰暗暗,提不起精神头来。
老实说我也意志几度消沉。
但看到存量房贷下调,央行输血股市...这种真真切切有利于普通人的政策在落地。
又加上账户凶猛地回血——
我的精神状态已经好多了。
何以解忧,唯有挣钱啊!
PS.
对了,很少推荐公号了,今天推荐一个吧~。
因为我聊日常理财比较多,股市聊得不高频,只在重要节点聊聊。
但有挺多读者,希望能更高频地跟踪股市,所以稍微推荐一个老朋友的公号:何夕观察
他聊股市较多,有多年的投资经验,是能持续地从股市中赚到钱的那类人,风格较为稳健。
他的房子和身家,都是从股市里赚来的,属于能从股市中赚到钱,也能适时退出的人。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