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只药中妖股诞生了!
“9天9板”,股价直接从5块拉升至12块。短短9天,涨超1.35倍。
双成药业(002693.SZ)今日收盘于12.29元/股,创下近8年来新高。
发生了什么?
上涨135.44%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跨界收购”。
8月27日晚,双成披露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停牌公告,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奥拉股份股权。
奥拉股份成立于2018年5月,为公司实控人王成栋、Wang Ying pu(王荧璞)控制的企业,主营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这跟双成药业现有业务八竿子打不着。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披露之前,8月27日当天双成便上涨了9.21%。
与此同时,两名自然人股东赵惠敏、应淑英新进前十大股东,各买入了1.56%和0.29%,位列双成第四及第十大股东。
巧合,真的是太巧合了。
9月10日晚,双成正式披露了交易预案,拟全资收购奥拉股份,并称将在未来择机剥离医药类相关资产。
奥拉股份主要产品包括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射频芯片等。
预案显示,奥拉股份是去抖时钟芯片领域的重要供应商,是国内少有的在高性能去抖时钟芯片领域可直接与境外头部厂商竞争的芯片设计企业,在该领域国内市场排名第一。
剔除股份支付因素的影响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7月,奥拉股份(未经审计)的净利润各为6833.04万元、3471.87万元和30705.51万元。
今年仅7个月,净利就是上两年近3倍(2.98倍)。
要知道,就在2023年,奥拉股份净利近乎腰斩(同比下降了49.19%)。
今年画风陡然转变,真是太能赚了!
王成栋父子讲了一个资本市场喜欢听的故事。
9月11-25日,双成药业“9连板”上涨135.44%。
粗略计算,赵惠敏、应淑英两人累计暴赚5407.49万元。
双成不成长
受医药行业政策变动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主营多肽药品的双成药业遭受冲击,营收接连下滑且亏损扩大。
2024年上半年,双成药业实现营收9489.26万元,同比下降31.74%。在这之前,公司营收就已连续两年发生下滑(2022年、2023年,-14.22%和-14.13%)。
双成将营收下降归为“集采范围扩大”,纳入集采的药品价格下降、部分未进入集采范围的品种销量减少。
此外,主要品种胸腺法新上年同期受政策调整后续影响销量较大,本期无此类因素影响。
影响是明显的,公司两大主营收入及毛利率全线下滑。
占营收43.97%的多肽类产品收入4172.25万元,同比下降37.1%;毛利率相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2.98个百分点至60.37%。
另一业务其他产品更是发生腰斩,收入同比下降51.11%至3101.36万元。
主营不振,双成亏损增加。
24H1,录得归母净亏损1694.62万元,扣非净亏损1775.95万元。
其中,后者较上年同期增加了:
10.72倍。
事实上,在这之前,双成已连续6年录得扣非净亏损。
上市至今,双成药业累计录得归母净亏损3.11亿元,扣非净亏损5.31亿元。
难言成长!
冲刺科创板失败,再次借道上市
表面上来看,王氏父子是因主营业务多肽不赚钱了,谋求转型,把手伸向了半导体。
实则不然。
早在2022年11月,奥拉股份就已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冲刺科创板IPO,拟募集资金30.07亿元。
但仅经历一轮问询,奥拉股份在今年5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上交所就此终止了其上市进程。
也就是说,奥拉股份是在闯关IPO失败后,王氏父子拟借到双成药业上市。
有意思的是,冲刺科创板时,奥拉股份拟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8334万股。据此测算,申请IPO时,奥拉股份估值高达120.26亿元。
王氏父子在左手倒右手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格为3.86元/股。
根据交易预案,此次募集配套资金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重组前公司总股本的30%,拟用于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等。
也即此次交易现价对价部分最高约为4.8亿元,连IPO时估值的4%都不到。
双成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鉴于当前半导体指数较2021年高点已明显下降,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半导体行业投融资环境与2021年相比已有所变化...由此本次交易中标的公司的估值将明显低于前次融资估值100亿元。”
这波操作玩得真是不要太丝滑。
1981年生的王荧璞,早在双成IPO时就已是澳大利亚国籍。
这就是富人的资本局,普通人根本玩不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