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市场对眼睛好”是在资本市场低迷时候人们无奈的调侃,但近两日,可以说资本市场红火的有些“刺眼”。

9月下旬以来,国内外一系列增量政策如雨点一般落在各行各业,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与25日、26日的政治局会议,在货币、金融、房地产、消费、教育、就业、并购重组等方面定下了新的基调,做出了新的指示,旨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市场信心、优化经济结构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利好消息连环来袭,资产进入狂欢,甚至在今日上交所交易系统都被“买崩”。那么,就来总结一下,是哪些利好政策的同时出击,让市场如此疯狂。

重磅政策“轮番轰炸”,资本狂欢,史诗级利好将催生超级大牛市?

美联储降息

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发布9月议息声明,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至4.75%-5%,为4年来的首次降息。

据了解,美联储上一次降息还是在2020年3月,为应对新冠疫情降息1个百分点至0-0.25%。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启动了一轮近乎史无前例的激进加息,并从2023年7月起将政策利率维持在5.25%-5.5%高位至今。

对于美联储降息影响,行业角度来看,短期维度,直接受益于宏观流动性改善的金融行业率先跑赢,同时外资偏好的食饮、美护等消费行业涨幅始终靠前;中期维度,社服、电力设备行业逐渐跑赢,利率敏感的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行业逐步占优。往后看,海通证券认为基本面更优的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A股中期主线。

海通证券还表示,美联储预防式降息或助力A股流动性改善,中长期关注基本面修复验证。从流动性看,美联储降息或在中短期改善A股宏微观流动性,助力A股上行。从基本面看,A股中长期走势与基本面相关,降息对于A股基本面的提振仍需观察。

货币政策

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降息)

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支持经济稳定增长,从9月27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70%调整为1.50%。同时,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的操作利率继续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加减点确定,加减点幅度保持不变。

7天期逆回购操作是央行与一级交易商(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种交易形式,通过这一操作,央行向市场注入资金,满足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需求,从而调节市场的流动性。从1.70%降低到1.50%的变化对市场的短期利率有引导作用,是市场观察央行货币政策取向的一个重要指标。

此次利率调整是央行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对货币政策进行的一次调整,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进而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降准)

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4年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意味着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放的法定准备金减少,从而释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贷款和投资。这直接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使得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支持实体经济。据央行公告,此次降准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这将显著增强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能力。

此外,降准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进而可能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这对于促进投资和消费,支持实体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内专家表示,降准有助于为银行业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和净息差,推进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金融政策

引导保险公司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9月27日,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司长罗艳君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政策,引导保险公司完善内部长周期考核机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截至目前,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2.8万亿元,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超过3.3万亿元。

经国务院同意,金融监管总局已推动保险机构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目前试点基金运行良好。后续金融监管总局还将扩大试点范围,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参与试点,持续加力资本市场投资。

房地产政策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调约0.5个百分点。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当前存量房贷平均利率大约在3.92%,此次降低50个基点,如以商贷额度100万元、贷款30年还款方式计算,每月月供减少大约280元,30年可以减少利息支出共10万元。

这一调整直接影响到已经购房并正在偿还贷款的借款人,他们的月供金额将相应减少,从而减轻还款压力。此次调整,预计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总数在1500亿元左右。

统一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

同样是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全国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统一为15%,旨在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销售回暖。

降低首付比例意味着购房者在购买首套或二套住房时需要支付的初始资金减少,从而显著减轻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于首次购房的年轻人和中低收入家庭,以及有改善性需求的购房者,这一政策使得他们更容易实现购房梦想。

降低首付比例可以刺激更多的潜在购房者进入市场,从而提高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购房者在购房后,往往还会进行装修、购买家具家电等后续消费,进一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首付比例的降低将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和交易机会,有助于提升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业绩。特别是对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而言,政策将帮助其减少库存,提高资金周转速度,改善现金流状况。

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

依旧是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此前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的央行资金支持比例将由60%提高至100%,增强对银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

据了解,5月17日,人民银行宣布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这是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中人民银行出资的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原来商业银行放100亿元,人民银行提供60亿元,现在商业银行放100亿元,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100亿元,加快推动商品房的去库存进程。

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期限

将“金融16条”和经营性物业贷款政策的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为市场提供了更加明确和长久的预期。有助于稳定购房者和开发商的信心,减少因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两项政策的延期意味着房企在融资方面将继续获得政策支持。特别是“金融16条”,从整个行业纾困出发,全方位为房企扩大融资渠道,有助于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促进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经营性物业贷款政策则进一步支持企业融资,帮助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改善现金流状况。

资本市场政策

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专项再贷款支持

9月24日,潘功胜表示,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其透露,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

同时,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利率为1.75%,首期额度3000亿元,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业内人士表示,互换便利工具将有助于提升证券等金融机构股票增持能力,更好发挥稳定市场作用。互换便利工具采用“以券换券”的方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抵押流动性相对较差的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换取国债、央行票据等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以提高自身在市场融资的便利性与资金实力,进而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增持股票。

同时,互换便利工具的创设虽然不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能够显著提高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机构的融资能力以及资金实力,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发挥稳定市场的功能作用。

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

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优化权益类基金产品注册,推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创新。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提高对中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推动中央汇金公司等中长期资金投资股市。

主要目标是,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合理,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全面强化,投资者回报稳步提升,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

并购重组政策

“并购六条”出台

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下称“并购六条”)。“并购六条”的出台,进一步激活了并购重组市场。

证监会通过支持合理的跨行业并购,放开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要求,支持“两创”板块公司并购上下游资产且资产不必满足“硬科技”或“三创四新”要求等方面改革,为并购重组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开展高质量并购

9月2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今日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会上表示,加大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围绕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开展更多高质量并购,做好并购重组后整合融合,积极推动“两非”“两资”有序退出,完善退出绿色通道,腾挪更多资源发展战新产业、推动科技创新。

据悉,国资国企布局优化调整力度有望持续加大,将主要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方面着手。其中,国资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前瞻性布局力度将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