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六位券商首席热议:中国经济取得伟大成就,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明 赵心怡 曹雯璟 闫晶滢 莫琳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期间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中国资本市场和券商行业应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等六位专家。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受访专家表示,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工业体系独立且完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左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改革开放盘活要素,经济快速增长,居民财富持续积累。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受访专家表示,一是要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二是加强自身改革,着力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三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健全股、债、期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以下为受访首席重要观点: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 展望2025年,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等有利因素下,经济运行有望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关注两会对于明年GDP目标的设定。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取得诸多成就,包括经济规模三轮跃迁、产业链供应链快速升级、经济结构快速优化升级、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 为更好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回升向好,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并推动制度性改革,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确保各种制度回归到“以投资者为本”的本源上来。
中信证券宏观与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 长期来看,促进消费需要以一系列改革为支撑。一方面,在总量上要保持经济增速平稳,为收入与就业预期的稳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结构上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改善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 最新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近期国内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国内经济转暖的基础,增强了市场信心,A股风险偏好快速改善。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 中国奇迹一直是经济学者研究焦点,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最重要的。改革,激活了土地和人力两大初始要素;开放,撬动了海外需求并引进技术。改革开放碰撞在一起,原本沉寂的要素被盘活,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居民财富持续积累。
75年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中国基金报:新中国成立75年,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主要经验是什么?
王涵:当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工业体系独立且完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左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汽车、手机和新能源等领域涌现出大量优质企业。居民生活大幅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增长到2023年的3.92万元,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赵伟: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取得伟大成就,主要包括:一、经济规模实现三轮跃迁,人均GDP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二、产业链供应链快速升级,拥有世界上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体系,基础设施领跑全球;三、经济结构快速优化升级,供需、城乡、区域结构均实现高水平均衡,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四、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人民福祉明显增强;五、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愈加坚实,“美丽中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杨帆: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诸多伟大成就,主要经验有以下三点: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总量和发展质效持续提升。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第三,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连续十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着眼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继续前进。
周君芝:中国奇迹一直是经济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原因解释中国成就,譬如大家熟知的人口红利、便利的基础设施等。但我认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最重要的。改革,激活了土地和人力两大初始要素;开放,撬动了海外需求并引进技术。改革开放碰撞在一起,原本沉寂的要素被盘活,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居民财富持续积累。
更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
更有效的政策调控
中国基金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经济领域改革进行了进一步部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你认为未来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章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预计未来经济领域的改革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二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赵伟:在财税系统性改革方面,预算覆盖至政府负债资产等全方面,税收将强化对新业态和资本、财产收入的布局,央地分配扩大地方自主权等。同时,社保可持续性改革或将加速,特别是扩展社保缴纳覆盖面。
对外开放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重视制度性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定位。
周君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内涵非常广。关于新质生产力,全会明确了完善推动新兴产业技术,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到产业政策角度去理解,未来预计将会看到三种方式的产业政策:一是以相对偏低的要素价格支持投资;二是扩张需求来撬动企业生产;三是保障一定的进入壁垒,来维持企业竞争力。
除此之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了“立”。改革意味着“破”和“变”,法治意味着“立”和“定”。因此,未来我们会看到更为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同时也会迎来更有效的政策调控。
坚定不移
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基金报:证券行业和资本市场应该如何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涵: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全过程,确保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这是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遵循原则。
二是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通过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等措施,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深化金融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包括优化发行上市制度、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完善减持规则体系、深化退市制度改革等,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同时,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优化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另外,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企业和投资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章俊:一是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二是加强自身改革,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着力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三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健全股、债、期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张静静:从央行发文来看,金融“五篇大文章”后续可能发力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二、加快构建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政策安排;三、完善养老金融顶层框架设计,加大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助力释放消费潜力。
宏观政策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中国基金报:未来还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回升向好?
张静静:第一,进一步加强各层次资本市场的联系,完善市场生态体系,鼓励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第二,鼓励推动长期资金的流入,特别是通过养老金、保险基金、银行理财等机构投资者参与,确保市场的长期稳定;第三,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第四,健全退市制度,确保优胜劣汰,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赵伟:宏观层面,宏观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无疑会提振投资者信心;监管层面,健康、稳健的资本市场离不开有效的市场监管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资金层面,鼓励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
章俊:一是提升对投资者的服务和回报质量。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理念,鼓励分红回购,积极回报股东。二是严格规范融资行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进一步规范强制退市标准、严格执行和实施退市。三是强化持续监管。进一步优化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切实增强监管有效性。四是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
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
完成全年目标具备坚实基础
中国基金报:你对今年四季度和全年的经济增长作何展望?对明年的经济趋势有何预期?
王涵:预计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整体平稳,结构性亮点继续凸显。具体来看,一、新能源、汽车、通讯设备等新动能或将持续维持高增长;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或将继续显现,从而推动内需结构不断优化;三、特别国债、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或将加快,这类资金逐步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或将加速形成实物工作量。
整体来看,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存,但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累积。全年来看,完成经济增速目标具备坚实基础,预计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章俊:预计四季度经济仍面临一定压力,需要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我国经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但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展望2025年,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等有利因素推动下,经济运行有望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周君芝:今年经济回落压力比较大的阶段是二季度,三季度以后经济形势相对平稳,预计四季度大概率将维持这种态势。四季度到明年,仍然要密切关注政策,主要是国内政策。毕竟美联储已经处于新一轮降息通道,在全球增长动能向下、海外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市场对国内政策的期待更加强烈。
杨帆:展望四季度,随着存量政策的效果显现和增量政策的逐渐落地,需求不足的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专项债发行的提速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是关键支撑因素。一方面,8月以来专项债发行明显加速,将有效推动实物工作量企稳;另一方面,各省陆续出台“两新”实施方案和配套细则,也有望带动汽车和家电等大宗消费改善。
促进消费需一系列改革支撑
相关政策将显现效果
中国基金报:你预期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会有哪些举措,有哪些建议?
赵伟:降低居民存量房贷利率水平,减少居民债务付息支出。根据央行披露,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7.79万亿元,若可以适度调整居民存量住房贷款利率,或可减少居民付息支出压力。此外,财政政策提速并加速落实,努力实现年内预算支出目标以呵护内需。后续财政或可保持当前融资速度,随着资金落地,财政支出或可直接提振内需表现。
杨帆:短期来看,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预计相关政策将在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显现效果。除此之外,当前居民消费疲软的核心原因在于收入预期偏弱、就业预期不稳,各类促收入、保就业的增量政策将成为促消费的有力工具。
长期来看,促进消费需要以一系列改革为支撑。一方面,在总量上要保持经济增速平稳,为收入与就业预期的稳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结构上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改善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
风险偏好回升
资本市场有望进一步向好
中国基金报:你对中国股市今年四季度及2025年的走向及投资机会有何预判?
王涵:展望四季度,基本面诸多积极因素正在蓄势聚能,市场在政策呵护下有望回暖。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以及9月26日政治局会议传递的明确积极信号,将会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增长。宏观经济层面,国内扩内需政策落地显效,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并支撑经济增长。当前,发达经济体面临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等问题,全球资金可能存在重新配置的需求。
展望2025年,主要关注三大市场机会:一是“两新一重”等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二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领域;三是顺应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优质企业。
张静静: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迎来困境反转。最新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近期国内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国内经济转暖的基础,增强了市场信心,A股风险偏好快速改善。短期而言,全球风险偏好面临进一步收缩的可能,此间无论是有避险属性的黄金还是估值偏低的中国因素资产都可能受到扰动。
章俊:市场情绪有望逐步修复,A股估值有望提升,避险属性较强的红利板块,以及业绩增速较高的出海板块相对占优。
展望2025年,随着海外降息次数增加,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国内政策宽松程度可能继续提升,更多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将带动经济增速企稳回升。A股市场投资机会增加,整体上涨概率进一步提升,上涨幅度则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科技成长板块和国企改革板块的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将明显上升。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签发: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