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广东省委组织部发布《广东省管干部任前公示通告》。
其中包括:梅志清,女,汉族,1970年2月生,大学,高级记者,中共党员,现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省互联网办)主任,拟任地级市市委副书记,提名为市长候选人。
梅志清提名为广东省地级市市长候选人(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梅志清,女,汉族,大学学历,高级记者。她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长期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工作,曾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管委会委员,南方新闻网总编辑,南都报系党委书记、总裁等职。
此后,她又历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办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
2014年5月,时任南方日报机动记者部主任、首席记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的梅志清应邀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进行以“新闻敏感与责任”主题的专题讲座。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梅志清用这八个字来诠释新闻敏感的含义。新闻敏感即发现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她认为这是记者的鼻子、职业的悟性,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好的记者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延伸阅读
卢新宁履新广西,曾是“任仲平”的主要成员
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有新职。据广西日报8月19日消息,中央批准,卢新宁同志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
卢新宁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她出生于1966年12月,江苏淮阴人,1991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硕士研究生后,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记者、编辑,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文化组组长,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卢新宁履新广西(资料图)
据报道,卢新宁曾用一个月的时间重走长征路,开了一个专栏,沿途发回《走近长征、走近一个民族的象征》等十几篇报道。三峡大坝合龙前,她主动请缨去一线采访,半个月间逆江而上,有时住在猪圈边,写出一个整版报道《三峡文物大抢救》。
卢新宁回忆,当时的人民日报社有极好的业务氛围,如果你写了一两篇好文章,马上就会接到鼓励电话,事后一考证,多半来自大名鼎鼎的前辈。那时,报社妇委会常主办女记者作品研讨会,总编辑都来参加,帮女记者找到个性定位。她说:“即便时时抵达文字的边界,但一个记者仍然是幸运的,她能记录下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记录下自己对世界的感受。而那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如沿江而行拍下的壮丽山川,当时已觉秀美,回看更见奇崛。”
2004年,卢新宁从事记者工作的第13个年头,她被调入评论部。“天马行空的记者生涯,固然令人万分怀念,但评论部的工作,却打开了我人生的另一面。”她用“兵荒马乱”来形容评论部的工作节奏,“排山倒海的任务日复一日地紧逼,时时有必须充实自己的压力,时时有必须超越自己的理由,时时浸泡在时代最焦灼的矛盾中,却时时祈祷不在虚妄的表象中迷失,时时力争不在激烈的竞争中沦陷,因而时时感到理想与使命的强大存在”。
卢新宁也是《人民日报》著名写作团队“任仲平”的主要成员,很多重要社论就是出自她之手。代表作有《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宁要微词,不要危机》《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等。
卢新宁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资料图)
2018年9月,卢新宁成为人民网新一代“掌门人”。“融合发展是一场媒体的自我革命,不进则退,缓进也是退。”她在2018(第三届)全国党报网站高峰论坛上指出,媒体融合需要增强内容定力,拓展渠道平台;拓宽业务范围,延展服务价值;用好技术引擎,开拓创新空间。
卢新宁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2012年由她编辑的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7年其网络时评《华南虎能否成为一个契机》获中国新闻奖首届网络新闻评论奖。2011年,卢新宁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人民日报》任职期间,卢新宁还曾因在母校的一次演讲而广受关注。
2012年,时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的卢新宁应邀出席北京大学中文系应届生毕业典礼。她在致辞中说:“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2019年3月,卢新宁离开工作了27年的《人民日报》,出任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负责宣传、文教等方面工作。当时正值修例风波,据香港中联办官网消息,2019年8月,受时任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委托,卢新宁到深圳看望在香港国际机场被示威者打伤的《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同年11月,卢新宁赴新华社亚太总分社,查看被暴力袭击的分社办公楼受损情况。
2019年,由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采写的《香港故事》一书出版,卢新宁在该书序言中称,“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中文系学生,我们的大学生活曾经读金庸、读古龙、读亦舒。回头想想,那时我们到底在读什么?是中西交融的气息,是同根同源的文化,更是对这个偏居一隅却不舍家国的游子的想象。”“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这是我们讲好香港故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