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现代快报发起打卡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以及全国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活动。9月19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进南通群英馆,沉浸式体验“科技翘楚”展厅,了解南通籍科学家背后的故事。
4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把中国人的名字载入数学史册
该展厅位于南通群英馆二层,展陈面积近500平方米,通过院士捐赠实物、采访视频、电子查询屏和1个半弧幕沉浸式cave空间等,集中展示了杨乐、沈其韩、李大潜、王曦、王贻芳等南通籍的54位两院院士和129位中青年科技英才投身科学的事迹。
刚进入展厅,记者就被门口大屏展示的数学家杨乐的事迹吸引了视线。杨乐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是在护城河濠河畔度过的。他曾经在通师一附、南通中学求学,到军山上看日出。在求学期间,他发现数学书里,定理往往是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这让他心中产生了一个远大的志向——要把中国人的名字载入数学史册。定下了理想目标后,杨乐沉浸在数学理论的世界里。1956年,杨乐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读研期间,他完成了论文《亚纯函数及函数组合的重值》,解决了复分析的权威学者海曼(W.K. Hayman)提出的一个问题。
1977年,杨乐和同事张广厚合作开展研究,首次发现了函数值分布论中“亏值”和“奇异方向”之间的具体联系,被命名为“杨—张定理”。1980年,杨乐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41岁的他,也是我国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院士)。
杨乐说:“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他执着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
打破西方技术封锁,这件特殊展品见证我国科技腾飞
在“科技翘楚”展厅,还集中陈列着院士、科技精英捐赠的各类文献实物,包括获奖赠书、笔记手稿等。展厅中央,一件形如大型“烧瓶”的特殊展品,格外引人注目。据讲解员杨旻介绍,这台“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是院士王贻芳捐赠的。
王贻芳是实验高能物理学家,被誉为“幽灵粒子”捕捉者。在中微子方面,王贻芳是大亚湾实验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领导完成其设计、建设与科学研究,观察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并精确测得其振荡几率参数theta_13;提出并领导了江门中微子实验。光电倍增管,是高能物理实验的关键部件,是中微子实验中技术含量最高、最关键的器件。
此前,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封锁该项技术,王贻芳带领团队打破国际垄断,成功研制出世界一流的高性能20英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为中国高能物理与核物理走向世界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位上天、一位入海,这对兄弟在不同科学领域作贡献
在展厅里,还展示着中青年科技英才的事迹,包括许多南通人都很熟悉的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目前,他正在开展第三代仿生智能机器鱼型潜水器的研制和针对大型复杂工程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展板旁,陈列着“蛟龙”号舱内服和“蛟龙”号模型,这也让许多滨江临海的南通学子们萌生起了对探索“深蓝”的向往。
“很多人还不知道,崔维成的弟弟崔维兵也同样投身科学事业,他曾多年任职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参与见证了从神舟一号飞船升空到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他们兄弟俩,一位上天、一位入海,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讲解员杨旻说。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宣传文化部出品的“科学家地图”,汇聚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以及全国287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丰富资源。
从“中国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服务精选”栏目进入“科学家地图”小程序,轻松浏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以及全国各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丰富内容,资源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轻点AI,还能为你智能推荐当前所处位置30公里内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语音导航带你去想参观的场馆实地。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严君臣 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