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来自江浙沪的电商从业者也慕名聚集与此,希望能共享阿拉山口口岸的发展机遇。

中国“风都”阿拉山口,刮起跨境电商的“新风”

这是中国最长的国道——G219,从新疆喀纳斯到广西东兴,沿中国边境绵延1万公里,名副其实的战略要道。

75年来,无数人在这里用血肉身躯,构筑起守护国土完整、守护边境安宁的钢铁长城。今天,沿边开放的新语境下,世代坚守的国门,也在更好地“开”。

“治国必治边”,今年6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先后前往西藏、新疆、广西、云南四省区,沿着219国道一路寻访,领悟这几个字的深意。

在这条公认的“国之大道”上,我们读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也看到开放合作、睦邻友好。这背后,正是一个大国的强盛之道。

上个世纪90年代,新疆西北部的阿拉山口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对外开放口岸。那时,阿拉山口还未建市,仍是一座鲜有人问津的边陲小城。因为一年之中,有将近一半时间都是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这座城市也被人称为“风都”。

三十多年过去,当记者来到阿拉山口,发现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当地的货运业务十分繁忙,挂着“外国牌照”的货车在保税区进进出出,不少来自江浙沪的电商从业者也慕名聚集于此,希望能共享阿拉山口口岸的发展机遇。

中国“风都”阿拉山口,刮起跨境电商的“新风”
阿拉山口海关进进出出的货运卡车。海沙尔 摄

是什么改变了这座“风都”?事情还要从2011年说起。

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号班列从重庆发出,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开往德国杜伊斯堡,打开了中欧铁路运输的“新大门”。阿拉山口作为中国离欧洲最近的口岸,承担起了中欧班列通关运输的任务,成为新疆中欧班列两大通关口岸之一。

“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建设,为阿拉山口发展带来了“东风”。201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市,以这座边境城市为节点打通的运输线越来越多。截至今年6月,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开行中欧(中亚)班列线路达119条,线路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通达德国、波兰等21个国家和城市,搭载的货物品类达200余种,阿拉山口市已然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

然而,记者在阿拉山口探访时发现,除了铁路运输,阿拉山口近年来公路货运业务也快速增长,靠近口岸的公路两旁停满了大型卡车。公路货运俨然成为当地物流行业的一股“新风”。

作为新疆首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口岸,阿拉山口货运业务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货运体量一直不大。2020年,阿拉山口陆上边境口岸入选当年度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路物流建设加速。同年,阿拉山口口岸首次开展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39)业务、零售出口(9610)业务等,为中亚欧跨境电商发展打开了一条新通路。

当地物流行业从业者张参参介绍,跨境电商业务刚起步时正值疫情期间,阿拉山口口岸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保持了口岸畅通,一下子抓住了公路货运发展的机遇。2020年当年,阿拉山口口岸过货量突破2500万吨,同比增长4.9%,逆势增长。

跨境电商的包裹多了起来,但怎么才能把效益留在阿拉山口本地?阿拉山口市开始探索通过为跨境电商通关提供高效服务,让跨境电商业务落地当地。

中国“风都”阿拉山口,刮起跨境电商的“新风”
阿拉山口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进出口商品展示。海沙尔 摄

硬件方面,阿拉山口投入10亿元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在边境线上,打造了一个物流服务园区跨境电商综合产业园区,建设了5000平方米跨境电商监管场站,便于跨境电商企业将全球干线集运、专线服务和终端派送等业务贴近通关一线;软件方面,阿拉山口开放上线“跨境电商综试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商务、海关、税务、外汇、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推动跨境电商企业与政府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提升线上通关服务能力。

张参参所在的公司新疆丝路港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就是“跨境电商综试区公共服务平台”的承建商。这家企业由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拉山口国资合资创建,有不少来自宁波的业务人员,和当地员工一起为跨境电商综试区提供软件支持服务。

在阿拉山口跨境电商综试区,像新疆丝路港通这样有着江浙沪背景的企业不少。据张参参介绍,目前已有13家企业入驻阿拉山口跨境电商综合产业园,许多物流报关企业都来自江浙沪,在阿拉山口开设了分公司。

阿拉山口“落地经济”的增长可以通过数字直观呈现。在2020年3月正式启动跨境电商业务,并于当年完成贸易额11.6亿元,实现跨境电商出口全国口岸跨境电商增速第一,业务量排名全国第四。

自2022年阿拉山口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后,跨境电商出口货值年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24年,截止8月份累计出口包裹1774.61万票,货值约23.52亿元,同比增长28.8%。

为了配合快速增长的公路货运需求,通关机制也进行了相应优化。2023年11月23日,新疆首个“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在阿拉山口口岸正式运行。该模式下,通过推动提前申报和集中查验,配套数据自动提取、多国车牌智能识别等相关信息化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在口岸报关手续烦琐和疆内腹地城市出口转关货物“二次入仓”等问题。

“阿拉山口公路口岸的通关环节实行“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后,进口通关环节由之前9项压缩为4项,出口通关环节由12项压缩为4项,出口转关的通关环节由之前的8项压缩为3项。”阿拉山口海关查检二科一级行政执法员张帆介绍,综合来看,改革前的通关时间平均为34.5个小时,现在压缩为平均5个小时。

中国“风都”阿拉山口,刮起跨境电商的“新风”
不少物流从业者正在阿拉山口海关办理业务。海沙尔 摄

通关效率提速,物流从业者最有感触。在阿拉山口海关,正在办理报关业务的阿拉山口艾森特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张先生向记者表示,现在不仅报关时间缩短了,他们需要跑的次数也变少了,“通关效率提升之后,我们的业务量也有了增加,这才能抓住现在拼多多等跨境电商业务火爆的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