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综艺一直“动静”不小。
播出前就已经热度满满、期待拉满,播出时更是热闹非凡,几乎每个嘉宾都被拉出来讨论。
就像你吵架没发挥好一样。
播完了,还有嘉宾在线复盘。
结束了,但又没结束。
Sir今天也来聊一聊——
十天之后回到现实
01
先有世界,再有世界观
从一开始,《十天之后回到现实》就靠高概念吸引眼球——
无限流闯关、封闭空间、平行世界。
这几个title叠在一起,国产综艺还是头一回。
第一步,和现实世界断联。
节目一开场,宛如学校开学,没收手机。
39名玩家,在这十天内集体失联。
被投放进另一个平行世界里“重生”。
重生不是说说而已,要玩就玩大的——
节目真的用大制作和大实景搭建起了这个平行世界。
超过2000万平的封闭实景游戏空间。
机场、港口、经济开发区这三个系统“出生地”,完全封闭,真·无人区。
△ 胶东机场建成后,停止使用的青岛流亭机场
生存区域中的一切物资也都由玩家自己去发现与利用。
有一种末日浩劫后,人类最后幸存者的既视感。
而且,有了完备的“世界”托底,这次的“世界观”不再是空口无凭。
“系统”现身。
GM,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一切听它指令。
玩家每人都有特别定制的手机,通过一个专门的app来获取生存指南,互加好友来进行社交。
游戏关卡也分配了相应的属性——体力、脑力、心理博弈、团队合作。
39名玩家们更是来自各行各业,有明星、心理学家、学生、老师、主持人、投资人、电竞选手、脱口秀演员……
比如吴奇隆所在的机场组,都是“体能选手”,运动员、退役特种兵,健身达人,他们面对的关卡也都是搬运轮胎类型的体力游戏。
而脑力游戏,就大有说法了。
各队的脑力担当可不得了:麻省理工计算机系学生、同济大学数学博士、《最强大脑》亚军……
再看看游戏关卡。
这是个啥?
经典的尼姆博弈?这又是啥?
张大大所在的母港组,面临的第一道脑力关卡《电话亭的秘密》,更是让Sir拿起了久违的纸和笔。
13个人,每人一个电话亭,顶部一盏带颜色的灯,进入电话亭后能够看到其他人的颜色,但是看不到自己的颜色。每人要接听电话验证自己顶部灯的颜色,每轮验证3分钟时间,全员答对即为通关。
首先,不知道灯一共有多少颜色,然后,如何通过别人判断自己灯的颜色。
获得过《最强大脑》亚军的脑力选手石明鑫更是在节目结束后开课“讲解”。
好家伙,直接在综艺里备战清华了。
生存战更是白热化。
闯关成功者可续住,失败者需当场离开。
李雪琴庞博所在的蓝谷组,有两名选手因为时间没赶上,在第一轮直接出局。
这节目,时时刻刻都以明确的姿态告诉你——这次,我们来真的。
这也带来实打实的沉浸感,不是借助于构建紧张氛围的BGM,也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综艺花字,甚至都不需要补充添加选手内心OS来让观众代入。
认真地构建起一个世界观,大胆开发这个现实之外的平行世界,我们自然愿意走入这个世界,进入这个世界创造的故事。
也正是如此。
过去的“和平”被打碎,生存的欲望被彻底激活,“厮杀”在所难免。
02
规则的悖论
断联、闭关、与世隔绝,是我们面对压力时,想要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
有的综艺在创造“桃花源”。
要主打轻松、恬淡。
还有的,则是“蝇王”汇集的小岛——
一群人失联后,会构造出什么样的微缩社会?
△ 电影《蝇王》
虚构的封闭环境,模拟的生存游戏中,但依然暴露出真实的人性和情感。
节目提供了定义成功与失败的规则,而人与情境的复杂又让规则充满了变数。
比如,体能组比赛垒轮胎的“速战汉诺塔”。
规则看似很简单,纯拼体力,将轮胎按照大小垒在柱子上就能得分。
最初,被分为两组的机场组都是各自为战,直到发现轮胎总量有限,而人数又是固定的。
分配不均无法避免。
大哥吴奇隆迅速get到规则中隐藏的“破绽”,竞争淘汰直接爆改合作共赢。
两个队伍爆发“团魂”时刻。
人的变数能够识别规则的破绽,这个竞争生存的封闭世界依然能够上演热血故事。
而蓝谷组的“苏格拉底的苹果”更是捕捉到不同人应对规则的众生相。
10个人挑选序号,按顺序拿苹果,一人拿两个,体积最小的两个人淘汰。
不许走回头路,只有两次选择的机会,你会怎么做?
显然,末位的人比较吃亏,大的可能都被别人拿走了。
第一个进去的,慷慨地把信息分享给了大家。
正是这一举动,定下了这场游戏谋求和平的基调。
第二个进去的蹦蹦,发现里面还有笔,给三个大苹果做了标记,还给出最后的苹果最大这一信息。
那么,第三个进入的人会怎么选择?
是拿标记的苹果,又或是,拿最大的苹果?
脑力选手石明鑫选择“智取”,借用已经选定的苹果作为“参照物”,还利用自己的手环作为工具测量,最后还把大苹果调到了最后。
林更新,更是直接把剩下的大苹果切割,尽量保证后面的人相对公平。
陈靖可,直接破局,将两个较小的苹果拼接在一起,造出了“嫁接苹果”,从而成功自救。
人与人的厮杀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人与规则之间的博弈。
但就像我们看过的《蝇王》或是《一出好戏》。
一开始大家总会制定规则。
但规则难免被私自利用。
体能组在搬运俄罗斯方块抢占地盘的“领地争夺战”中。
男女分组不公在前,面对力量相对较弱的女生组陈冰的求情,凌智选择了善意的让步,结果自己和队友惨遭淘汰。
石明鑫在获得第一名特有的关卡线索后,就希望将信息保密,来保证自己能够选到心仪的关卡。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利他与利己的简单对立。
更多是一种纪实,无意于去判定个人选择的对错。
就像在《电话亭的秘密》中,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顶灯,只能通过别人的颜色去猜测自己的颜色。
在这个放大感官体验、浓缩个人情感的生存环境下,我们能够反复看到每个人过往生命经验的打碎、重组与入场。
比如,“出格”选手陈靖可,嫁接完苹果,在“欢迎酒会”的投票面临难题时,主动要求队友把自己投出去,原因只是想去危险区转转。
但我想出去看看,是我自己走出来的,没有人推我
这是我的爱好,你不能抹灭我的爱好
人的选择呈现出某种更为复杂的形态,在自我与集体,自由与责任,规则与放纵,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
其中,如何定义成功,如何面对失败和争论,谁来裁决,谁来创造规则,都可以任意改写。
这正是平行世界所提供的,与现实世界遥相呼应的现实寓言。
也是《十天之后回到现实》在生存游戏综艺赛道的一次破局,比起脱离生活的悬浮综艺,它足够真,足够深刻。
封闭实景、世界观、游戏赛制、玩家们不再是机械的、各自脱离的,而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借用全方位的游戏赛制模拟微缩社会,开拓的是更为立体的人物群像和更深维度的社会反思。
03
谁是更好的玩家
刷完综艺后,Sir完全明白了为什么播出后网友们关注的焦点都在于嘉宾的红黑榜。
给不了解的朋友解释一下,小红书上,网友们根据嘉宾的表现,纷纷做起了嘉宾好感度排名榜。
大家为何如此真情实感,原因就在于,它带来的是追剧一般的沉浸式体验。
《十天之后回到现实》确实是一个非典型性综艺,在很多方面都更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
比如电视剧质感的开头。
比如倒叙与插叙的剧情剪辑方式。
比如层层推进的主线剧情。
比如多元化学反应的人物群像。
而剧式综艺,它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调度这么多人,同时给出观众乐于看见的“真实感”。
《十天之后》给出的解法是什么?
很简单,分队。
最开始所有人分为三个“出生地”——机场、港口、蓝谷。
经过一轮游戏和生活相处的破冰,很显然,每一组都有了自己团队的归属感。
特别是体能组,经历团魂时刻后,更是直接互相认证为“自己人”,大家统一战线,希望“排外”。
而第二天,难题给你。
“自己人”10进8,怎么办?
玩体能游戏,还能公平地分配体能不占优势的三个女生吗?
生存游戏必然淘汰的定局,就像一颗隐形的定时炸弹,总会被引爆。
一开始,大家对一个公平的、共赢的、快乐的游戏体验,有着共同的价值判断,只是慢慢跟现实相冲突时,大家很清楚的东西突然变得模糊了。
在各队合流主城后,团队之间“抱团”的争议愈演愈烈。
尤其是港口组。
张大大一度抱着柱子,不让其他队伍报名。
而节目引发最大争议的李庚希张宥浩事件,其实根源也在于希望抱团的初心。
港口组8个人一起参加交易风云游戏,他们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够共同生存下去。
李庚希判定张宥浩是“狼人”也是因为他看起来没有努力去保护团队。
两人关于“狼人”的辩论与争吵,虽然火药味十足,其实是为了寻求和解与共存。
从一开始的分队,到后来的打乱重组,本质上都是一种自我与他者的区隔。
当共赢的共识被打碎,表面的和平被撬开一个小口,归属与责任不再是必须要遵守的天然准则,自我对他者的态度就会具象化为一些极为切实且具体的选择困境——
要相信谁,要和谁组队,要攻击谁,要帮助谁,要不要报团……
在极端情境的演练下,它提供的是有关人际交往、职场生活、生存竞争更深刻的语境。
强烈的代入感让大家关注的问题,也由谁能生存下来,变成了谁在更“好”的生存。
毕竟,谁不愿意看危机四伏的荒野求生下,人性的起死回生呢。
让Sir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场终极战。
复活岛最后的厮杀。
面对复活的名额,每个人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生存欲望与策略选择。
腰旗争夺战中,有人为生存背水一战。
有人仿佛格斗现场。
但同时,竞技也能还原成纯粹的游戏,大家peace&love,重要的是和朋友一起玩。
很难去评定谁才是“好”的。
让人意外的是节目的最终对决。
不是极致的勾心斗角或博弈算计。
与之前五花八门的游戏相比,反而非常平凡——
接力打卡赛跑。
就是沿着跑道跑步而已。
在始终无法获胜的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这场比赛没有对手。
要战胜的,是第一次拼尽全力的自己。
最后还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
十天的比赛,都是和自己有关
我们的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自己
《十天之后回到现实》不仅是一次人性实验,更是国产综艺的一次有价值的探索——
没有重复以往的综艺模式,反而勇于突破综艺的形态与内容的边界,尝试给出一套新的综艺叙事。
就从实景的投入、庞大的阵容和赛制、值得反复琢磨的游戏设计,你都能感受到这满满的诚意。
相比过去的游戏竞技类综艺,它给出了更加精彩的人性视角;有脑力博弈,但又绝不是门槛过高的纯粹脑综;嘉宾众多,但不是打着嘉宾旗号的注水综艺。
而在电视剧体验与综艺质量的平衡中,又很好的借助“逃离现实”这一设定,完成了一次电影质感一般的完整叙事表达。
节目的最后,致敬《楚门的世界》经典镜头,大家招手,回到现实。
庞博在微博发布的节目日记里讲,第十天临近结束的时候,所有人在房间里,GM问了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现在愿意回到现实吗?”
当时大家陷入了一个非常短暂的沉默,非常短,但也非常明显。
而这正是这一生存综艺的特别之处——让你一部分离开了游戏,一部分却还继续沉浸在其中。
你可以看到创作者们借助于剧式综艺的新形式、友好又不失深度的游戏设计、沉浸式的情景还原,费尽心思打造了更符合当下观众口味的“新”。
这次尝试固然有着需要改善的地方,但至少,探索是有效的,方向是明晰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
Sir乐于看到这样突破常规的冒险。
毕竟,大家早就吃腻了那些固守传统的预制菜综艺,观众渴望的,是保障沉浸体验与节目质量的同时,看到更加复杂与立体的故事与人性纵深,更加深刻的现实勾连。
有国产综艺踏出这一步。
就会有明天一个新的赛道,那属于不断超越的挑战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不爱吃鱼的小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