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温州市实验中学建校80周年,昨天上午,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共建的“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批浙大该学院在中学成立的教育基地。“这次合作,可以让实验学子触摸、体验前沿的科学技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侯迪波表示。接下来,浙大与实验中学教师将共同研磨打造适合中学生的人工智能课程,并将“机器狗”等最新科技成果带进实验中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科创教育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思维。我们希望通过科创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自主学习探索,勇于发现问题,保持好奇心和对创新的热爱。”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黄慧说。该校科创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12年,当时学校的创客教育已全面纳入课程体系,现任商汤科技的001号员工徐持衡正是从这里走出来。
经历多年发展变革,如今的实验中学科创教育又发生了哪些创新变化?
空间革新
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校园每一处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由学生研发设计的简易木质卡丁车奔跑在实验中学集新校区的科创中心,一开一合的机械伞装置演绎着实验中学校歌。这里还陈列着一件特殊的雕塑作品——《八秩韶华·数据织梦》,通过计算机与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实践,将60余张饱经岁月的实验中学的旧桌椅拆解编程和重组,寓意“承载过去,也面向未来”。雕塑的长度由代表学校80周年历史的80块竖列木块组成,高度由每一学年的班级数而定,决定宽度的三条曲线则分别代表学校教师变化、结对帮扶情况和校区变化。这件作品由温州肯恩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教授大卫·瓦尔迪携手实验学子共同完成,学生们在每一块木块上写下了对母校的祝福。
在这个科创中心,孕育着无限可能。这里拥有一比一还原的飞机驾驶舱模型、可与各校区同学面对面交流的“任意门”、兼具机械原理和物理知识的大型机械伞装置,以及各类创客教室、跨学科实验室、AI互动媒体体验区等,被称为“Alt-space”,这个名字源自学生设计团队,意为“可更改与变换的空间”,去解锁更多的可能。“这个开放式空间完全为学习而生,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设计打造,可以实现自由体验与交流,让学习不止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实地发生在校园的每一处。”黄慧介绍。
创客教室里,桌椅被排列成各种样式,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项目能量盒则是学生专属的创作空间,也是他们展示、分享成果的平台。
课程创新
连接科创与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这个地方有点问题,要再做调试……”昨天上午,实验中学编程社团的5组学生在现场收集用户反馈,用于完善各小组编写设计的学校8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的互动装置。编程社团教师谢阳杰介绍,学生编写的装置代码都是在课堂上完成。这节课从刚开始的老师授课为主,到现在由AI设备做助教,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完成,结果5组学生创新运用了3种不同的通信方式来启动装置。
在空间革新的基础上,实验中学围绕人工智能打造了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创设胜任者、实践者、发现者、合作者、研究者和创新者六个维度的课程,通过项目化学习连接科创与真实问题。
如 “AI稻草人”项目的由来,源于学生在校园站岗时发现,部分同学有危险行为,且经过多次提醒问题还是存在,于是他们尝试探索用AI自动识别校园内的不安全行为,并进行交互反馈。实验中学信息科技教师林美珠告诉记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经历了阅读、调查、程序设计、可行性分析等环节,由教师提供在线模型平台和AICG辅助编程工具,最终实现“AI稻草人”的行为识别和提醒功能。
资源更新
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创新者
打破校园壁垒,向外延伸获取更多优质资源,也是实验中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
“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当天,侯迪波也受聘为实验中学“梦想合伙人”,这是继北京大学教授汪琼、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瞿佳、国科温州研究院院长助理周云龙等多位专家入驻后又一“合伙人”。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给予实验中学学生指导,甚至将自己的大师工作室直接落户校园。“学校希望专家进校园,不只是开展一次、两次的讲座,而是陪伴学生共同去创造、创新项目。”黄慧说。
此外,实验中学还通过与温州博物馆、科技馆、气象科普馆等科学机构的合作,不断扩展学生的学习边界。如科技馆的常设展品、科学课程等资源可以融入学校的学科教学体系,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综合实践、主题展览参观学习、参与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有机融合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合作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创新者。
记者:金 叶
编辑:瞿含张
二审:曾云毕
三审:林 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