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磅出台《关于做好 2025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严格落实校园招聘 “三严禁” 要求,旨在为广大毕业生全力营造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就业环境。这一举措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以 2024 年的情况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诸如互联网、金融等一些热门行业的校园招聘中,来自 985、211 高校的学生获得面试机会的比例竟然高达 70%,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而相比之下,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求职道路上则充满艰辛,往往连简历筛选这一关都难以顺利通过。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公平的待遇,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常常因为毕业院校的标签而被拒之门外。
学历,在相当的程度上,确实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历程以及所积累的知识储备。通过接受教育并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这无疑是对个人在特定阶段学习成果的一种直观体现。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绝不应成为划分人群的唯一的标准。
在多元化的社会中,能力和潜力的展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应当积极地提供公平公正、平等开放的竞争机会,构建一个广阔且包容的平台,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充分展示自身独特才能的舞台。
我们坚决不能也不应该让学历成为束缚人们发展的沉重枷锁。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创新思维以及独特技能的人,仅仅因为学历的限制,无法获得应有的发展机遇。
那些没有拿到名校的名片的毕业生,同样应该拥有发声的权利和机会。他们或许没有在的学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他们在生活的磨砺中积累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在各自的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创造力。
社会应当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倾听他们的声音,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独特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多元且可持续的发展。
而双非高校的毕业生其实也有着他们自身的优点,我们不能完全忽视他们,应该给予他们和985或者211高校一样的机会。
非 985、211 高校的学生,在众多的就业场景中,往往展现出一种令人由衷钦佩的吃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并非偶然所得,而是在他们相对更为艰辛的求学道路上逐渐磨砺而成。他们或许没有名校的光环笼罩,但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从不轻言放弃,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也正因为如此,这为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赢得了独特且珍贵的机会。从实际情况来看,非名校生在性价比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他们深知自身的学历背景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占优势,所以在工作中往往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和努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非 985、211 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大胆地向面试官表明自己的薪资要求相对较低。这并非是对自身价值的低估,而是一种基于现实情况的明智策略。比如,他们原本期望的薪资是 5000 元,那么可以提出 5500 - 6000 元左右的要求,给面试官留下一定砍价的余地,从而增加双方达成共识的可能性。
尽管非名校生在大学背景和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进取来弥补这些差距。在工作之余,他们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据相关调查显示,有高达 70% 的非名校毕业生在工作后,会主动参加各类培训课程,以提高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他们参加的培训课程涵盖了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培养、沟通协作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
例如,有的非名校毕业生会报名参加编程类的培训课程,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前沿的技术,从而在工作中能够承担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还有的会参加商务礼仪的培训,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形象和人际交往能力。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使得他们有机会最终进入自己心仪的企业,实现职业理想,为个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公平就业对于推进社会稳定和谐意义非凡。当人们能够通过公平的方式获得就业机会时,就会对社会充满信心,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如果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那么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就会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亲爱的读者,对于教育部出台文件,明确校园招聘严禁限定985和211高校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