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专业地理备考咨询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最全汇总
■怎样描述地形特征:
思路:先从整体上描述,再从局部描述,并且强调极值。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先描述整体,如总体上以山地为主,然后描述趋势,如由东南(西北)向西北(东南)倾斜。极大值在哪里,极小值在哪里。
3.主要地貌类型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如本区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从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两个维度分析):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如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如我国西北地区);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
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
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如距海洋越近年较差越小等。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地势(海拔):降水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逐渐增加并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然后开始减少。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如我国大部分地区距海越近,降水越多。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为降水提供水汽来源。
7.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2.风带和气压带控制、季风
3.海陆位置(沿海、内陆)
4.地形(如平原或山地,背风坡或迎风坡,山脉走向)地势
5.洋流
6.人类活动
■描述河流水系特征:
1.发源地:山脉(坡向)/湖泊/冰川
2.流向
3.注入地
4.流程
5.流域面积大小
6.落差大小(水能)
7.河道曲直情况
8.支流多少
9.河流支流排列形状:如扇形、树枝状、向心状、平形状等
10.河道:上中下游河道宽窄、弯曲、深浅情况等
■描述河流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汛期:长/短;春汛/夏汛;
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4.结冰期:有无、长短;
5.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6.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拓展】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a.流域广,支流多;
b.含沙量大;
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
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
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
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河流航运价值分析【拓展】
自然条件
①地形平坦或崎岖,水流平缓或急促
②河流流量大或小,季节变化大或小
③冰期(有无长短)
④河面宽否,水深否
社会经济条件
⑤流域内人口稠密或稀少,经济发达否,运输的需求量大小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从热量和降水两个角度分析):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
二
人文
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7.互联网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为工业提供原料;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市场需求、距离市场的远近;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数量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如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工业集聚意义分析【拓展】
1.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省基建投资;
2.有利于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3.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产业迁移影响【拓展】
对移出区: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②参与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占据设计和营销环节);
③环境得到改善;
④失业人口增加
对移入区:
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参与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占据加工环节);
③环境问题加剧;④增加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总要求为地形平坦开阔。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气温和降水适宜。
a.热带地区城市布局在高原上(凉爽);b.温带高原,城市布局在河谷当中(热量较多)。
3.河流:提供水源和交通条件等。
社会经济因素
1.矿产资源:一般布局在资源丰富之地;
2.交通:一般布局在沿江、沿铁路和公路线等;
3.政治、军事、旅游和宗教等也影响城市区位。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水库评价【拓展】
1.有利影响:
经济效益(防洪;发电;养殖;供水和灌溉;航运;发展旅游业);
生态效益(调节气候;降低河流含沙量)
2.不利影响:
蓄水淹没土地、城镇、古迹;
改变库区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
下游泥沙来源减少,
海岸受侵蚀;
海水倒灌——淡水咸化(土地盐碱化)等。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原地区(沿等高线或沿河谷分布)、地形平坦利于施工;
2.水文:避开沼泽、少跨河流,工程量少;
3.地质:选择地质条件稳定、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
4.气候:避开暴雨、大风、多冻土,风雪较大等地。
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串联较多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经过居民点少,搬迁人口少;
2.经济:可以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3.里程:距离短、工程量小、节省运营时间;
4.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沿线地区人员、物资等交流;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巩固国防;
5.环境:少穿过自然保护区;
6.技术:解决冻土、高架桥等技术难题。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5.岛屿:岛礁众多,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旅游业区位条件
1.资源价值: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
3.地理位置及交通: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
4.客源市场: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距离,经济距离(旅行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越长,吸引的游客越少。
5.基础设施
6.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能力(容人量),超过环境承载量会对旅游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达不到承载量,会造成资源浪费。
命题特点
【设问形式】“该省位于我国的……”、“当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是……”、“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等。
【考查方式】一般以陌生的区域与情境,让考生推断具体地理事项背后的原理,籍此来解答相关问题。
答题思路
1.从情境入手,联系相关背景知识,迅速调动与链接;2.结合具体区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题模板与典型分析
【模板一】季节现象的判读
高考地理关于季节现象的总结。
地理现象
1月
7月
地球公转
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
正午太阳高度
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日出方位
全球太阳东南出,西南落
全球太阳东北出,西北落
等温线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
气压带、风带
南移
北移
对流层厚度变化(北半球)
对流减弱,厚度变小
对流旺盛,厚度变大
中国的锋面活动
昆明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梅雨)
北印度洋洋流
北半球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北半球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长江口盐度:
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
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
我国的降水
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降水少
夏季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降水多
南亚的降水
冬季受冬季风(东北风)影响,降水少
夏季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降水多
我国的河流
冬季大部分河流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塔里木河断流
夏季东西部河流均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
雪线
冬半年积雪,雪线下降
夏半年融雪,雪线上升
天山牧场放牧活动
山麓是冬季牧场
山腰云杉林带以上草地是夏季牧场
我国渔场鱼汛
带鱼汛
墨鱼汛
动物迁徙
(北半球)
侯鸟
南迁
北迁
长颈鹿
热带草原向热带雨林迁移
由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迁移
驯鹿
冬季向针叶林带迁移
夏季向苔原带迁移
强盛气压带
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强盛
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强盛
地中海气候区特点
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巴塞罗那、马赛、福斯、嘎那、罗马、塔兰托、米兰、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雅典、亚历山大、洛杉矶、旧金山温和多雨
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
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过直布罗陀海峡
(向东)
顺水顺风
顺水无风
过马六甲海峡(向东)
顺水无风
逆水无风
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的特点
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尼罗河水位
6~10月定期泛滥,8月水位最高
我国主要农事活动
春小麦:春种夏收 冬小麦:秋种夏收
春季:冬小麦返青、江南采茶正忙、长芦盐场晒盐
秋季:华北平原收摘棉花
中高纬度草木
秋枯春荣
热带草原草木
湿季荣干季枯
钱塘江大潮
农历八月十八
青海湖鸟岛最佳观赏时间
5月
我国的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及我国主要灾害
5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7月中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带结束
寒潮:冬末春初及秋末冬初
台风:夏秋季节
沙尘暴(北方):冬春季节
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
赤潮:夏季严重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夏季较多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事安排
小麦种植:犁地(1-2月);播种(3-5月);生长季节(6-10月上半月);收割(10月下半月-12月)
绵羊饲养:牧场放牧(1-4月);配种(5-7月);剪羊毛(8-9月);收割后麦田放牧(10-12月)
极 光
极夜期间出现
南极科考
11月到次年3月
河流与地下水互补关系
当地雨季,河流补给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
【例题】(2017·新课标卷3)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
11.当天可能是( )
A. 4月28日 B. 6月28日 C. 9月2日 D. 11月2日
【解析】10.好友丁向北望去极光→地处北半球高纬地区; 好友丁黑夜漫长→北半球正值冬半年。好友乙冬季邻近→地处北半球中纬地区。好友丙入秋不冷→地处北半球低纬地区。好友甲即将入夏→地处南半球。
11.北半球正值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
【答案】10.B 11.D
【举一反三】(2015·四川卷)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 日出东南方向 B. 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 昼长较广州短 D. 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是4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进入夏半年。青岛日出东北方向,A错。昼长大于,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B对。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昼长较广州长,C错。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所以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D错。
【答案】2.B
【模板二】风向的判读
1.从大气的受力状况判读
2.从风向标和风频玖瑰图判读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气象台的风向标即指向风的来向。风频玖瑰图的判读则需掌握其绘制的原理:中心原点的风频概率为零,离中心原点越远,说明风频概率越高。该点所在位置朝中心原点的指向即该方位的风向。
3.从地理位置判读
由于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在全球形成了六个风带,因此在典型的地理位置,其风向应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东亚--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南亚--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西欧--全年处在西风带中。
4.从景观图判读
风是一种动力。受风的吹拂,一些地理事物常会留下一定的痕迹,故从这些痕迹中就可以判读风向。
(1)从流动沙丘判读风向
流动沙丘与风的关系:新月型总是在背风坡,且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徒,因此确定该地风向应是西北风。
(2)从旗形树判读
树枝常年受较稳定的强风吹拂,结果迎风一侧树枝受损,生长受到抑制,背风一侧生长较快,形成所谓的旗形树,如黄山的迎客松。故旗形树可以指示风向,树冠的朝向即风的去向。
(3)从合理的工业布局判读
在进行工业布局时都必须考虑风向,故从合理的工业布局也可以判读风向。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的,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例题】(2019·海南卷)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题。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解析】祁连气象站经度位置约为90°E,图中所示时间换算成当地时间约为23时至次日11时,由材料可知,谷风主要形成于白天,从当地上午以后的图像可以看出,白天主要是偏北风,故C项正确。
【答案】C
【举一反三】(2015·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解析】4月5日荣归,航行时间在此之前。根据图中航线位置,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航段主要在西风带范围内,顺风顺水,A对。非洲以南→南海之间在南半球是东南信风带,不是顺风,赤道是无风带,也难利用,B错。南海→台湾海峡时段,大概在春季,风力不明显,C错。台湾海峡→青岛时段,季风不明显,不是利用风最方便的时段,D错。
【答案】A
【举一反三】(2019·四川遂宁一诊)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第10题。
10.甲、乙、丙、丁四地中,其风向最接近的两地是( )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气压南高北低,其风向为西南风;乙地气压西高东低,其风向为西北风;丙地气压东北高西南低,其风向为偏东风;丁地气压西高东低,其风向为西北风。因而风向最接近的两地是乙和丁,故D项正确。
【答案】D
【模板三】气候类型的判读
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或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确定大气环流(受气压带、风带影响,还是受季风影响);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
【例题】(2015·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3--4题。
甲 乙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解析】
3.北纬30°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大部分区域降水少,中西部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或地中海气候,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读图,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特征,甲图周围一片荒凉,湖泊处可能是绿洲,①地降水丰富,②、③地降水较多,不可能是甲地,人错。甲与④对应。乙地景观以草地为主,植被分布较广,但是矮小稀疏,说明降水较少,热量较少,最可能是③地。所以D对。
4.根据甲乙两图景观分析,两地纬度相同,甲地湖泊边有热带植被分布,说明热量充足,海拔较低。乙地景观植株矮小,体现出热量不足的特征,可能是高原景观,所以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D对。同一纬度太阳辐射差异不是主要因素,A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距海远近影响不大,B错。两地不临海,临海的两端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洋流性质影响小,C错。
【答案】3.D 4.D
【举一反三】(2007·全国卷)读图,回答第9题。
9.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通过特定区域确定气候类型,是考查气候知识所采用的最直观的考查方法。通过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形成要素分析,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对比分析能力。依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0o纬线,40o经线,印度洋、山峰),可推测该地为东非高原,为典型的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
【模板四】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
1.依据河流所在地区判断
地区(我国)
补给类型
东部季风区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降水稀少,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长江、黄河源头地区
气候高寒,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东北地区
冬季寒冷降雪多,河流的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夏季高温多雨,夏汛是雨水补给形成的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①径流的变化随降水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②径流的变化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径流常年较为稳定、平缓,多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④湖泊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例题】(2019·银川模拟)无定河,唐代这条河就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而有晃忽都河、无定河之名。无定河流经毛乌素沙漠和陕北黄土高原,在巴图湾至芦河口段,河床切入岩体20~30 m,总落差131 m。古代无定河流域因生态环境恶劣让世人痛到无法流泪,人们无法给“无定”的河“确定”未来。下图为无定河流域图。据此完成3~5题。
3.唐代这条河就有晃忽都河、无定河之名的根本自然原因为( )
A.降水变率大 B.植被覆盖率低
C.土质疏松 D.地势起伏大
4.现在人们要给“无定”的河“确定”未来,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沙源区植树造林 B.沟壑区综合治理
C.建设水质监控网络 D.河源区打坝建库
5.判断无定河巴图湾至芦河口段、米脂附近河段河水主要补给形式分别是( )
A.降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B.冰雪融水补给 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冰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降水补给
【解析】3.该河具有晃忽都河、无定河之名的原因是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根本自然原因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
4.人们无法给“无定”的河“确定”未来是因为无定河流域因生态环境恶劣造成的,故现在人们要给“无定”的河“确定”未来,可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整治,沟壑区综合治理。
5.巴图湾至芦河口段位于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海拔低,无冰雪融水补给,故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米脂附近河段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河流补给以降水补给为主。
【答案】3.A 4.B 5.D
【举一反三】(2020·浙江模拟)图1示意我国某河流上游地区,图2示意该河流甲河段水源补给构成及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甲河段水源补给构成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湖泊水
B.冰雪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C.雨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湖泊水、雨水
2.该河流航运较发达,限制其发展的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 )
A.通航里程短 B.径流量变化大
C.含沙量大 D.冬季寒冷漫长
【解析】
根据该地不同月份气温、降水特点,推断河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假如该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量大,甲河段水源补给构成中,①在7月是主要补给水源,代表雨水;②在1月是主要补给水源,7月缺失,代表浅层地下水;③在4月占比较大,应是季节性积雪融水;④只在7月占一定比重,此时为我国夏季,应代表冰雪融水。假如该河流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甲河段补给构成中,①在7月是主要补给水源,代表冰雪融水;②在1月是主要补给水源,7月缺失,代表浅层地下水;③在4月占比较大,应是季节性积雪融水;④在夏季占有较小比重,应代表雨水。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河航运发达,因而可排除其位于西部内陆的假设。选C。
2.根据航运发达,可推断该河流位于东部季风区;根据春季有大量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夏季有雨水、冰雪融水补给,可推断该河流可能位于东北地区,限制该河航运发展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冬季寒冷漫长,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时间短,D对。东北地区河流水量较大,通航里程较长,A错。东北地区河流有春、夏两个汛期,径流量变化较小,B错。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C错。
【答案】1.C 2.D
【模板五】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
1.分析判读地质构造。褶皱判断方法有二:一是通过岩层的弯曲形态进行判断;二是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2.判读地貌形态。一般和地质构造联系在一起,可直接读取。背斜正地形形成山岭,逆地形形成谷地,向斜相反。断层常形成块状山地、高地、裂谷、陡崖、谷地或低地。
3.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分析地质构造特征
(1)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3)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4)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例题】(2017·江苏卷)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
5.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可知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甲沉积岩。故选B。
6.图中有多个侵蚀面,当侵蚀面与岩层界面相交,不是平行关系时,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图中有两处侵蚀面与岩层相交,所以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故选B。
【答案】5.B 6.B
【举一反三】(2016·浙江卷)如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5题。
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解析】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向里依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现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规律,据此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模板六】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为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例题】(2016·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 m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解析】
1.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
2.该山坡2 000~3 000 m处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2 000~3 000 m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根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2 000~3 000 m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测该地土壤含水量低,地表径流量大。
【答案】1.A 2.C
【举一反三】(2019·南昌调研)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如图是将广东省甲山(24.5°N,113.1°E)、乙山(24.6°N,112.9°E)、丙山(24.9°N,113.2°E)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高度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以推测出( )
A.甲山南坡林线高于乙山 B.丙山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
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 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6.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甲山和丙山相比,乙山阳坡林线分布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风力弱、局地多雾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 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解析】
5.甲、乙、丙三座山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都为阳坡,北坡都为阴坡。据图可知丙山阴坡(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B对;甲山阳坡(南坡)林线低于乙山阳坡(南坡)林线,A错;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较低,C错;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D错。
6.乙山纬度在甲、乙、丙三座山中并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乙山阳坡为背风坡,风力较弱,局地多雾,蒸发小,土壤湿度大,适宜森林生长;西北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不会带来丰富降水;光照强对喜光植被的生长是有利的。综上,B正确。
【答案】5.B 6.B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每日万余阅读总量
关注搜索地理词语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点赞分享在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