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作为父母,你有对孩子大吼大叫过吗?

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是啊,可爱的孩子有时候也会化身小魔鬼,让父母抓狂得怀疑人生。

情绪压抑不住,就会忍不住会吼上两句,在无意中说了难听的话。

但是,正如《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户森博士所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对于父母而言,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但对孩子而言,其伤害可能会贯穿一生。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有网友曾经描述过被父母吼叫后的感受:

只要父母吼我,我就会有紧张感,然后下意识掐自己的手,掐破皮或者流血。

这种即时的身体反应只是冰山一角,更深层次的伤害牢牢地烙印在孩子心灵上。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李玫瑾教授曾对1000名未成年人进行过一项深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

她发现,那些经常被父母大声责骂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性格缺陷。

其中,自卑,抑郁,占到25.7%;冷酷,占到22.1%;暴躁,占到56.5%。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孩子因吼叫教育而扭曲的心灵。

它就像一剂慢性毒药,会让孩子的性格在无形中变得极端。

不仅如此,长期生活在吼叫声中的孩子,其身心健康还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尤其是大脑发育和智力水平。

哈佛医学院副教授Martin A. Teicher研究发现:

长期被吼叫的孩子,他们的海马体(记忆形成的关键脑区)和胼胝体(连接左右脑的神经纤维束)体积都会缩减。

换句话说,孩子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都会下降,智商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正如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托德所说:

父母发脾气时,孩子就会变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

你越吼,孩子就越笨。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意识到吼叫教育的危害,摒弃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转而采用更加温和、理性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加积极、正面的环境。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下面五句话,家长们很喜欢挂着嘴边。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威力无比的毒药。

1.“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不恐吓

下班的路上看到这一幕:

五岁的孩子撒娇要大人抱,妈妈不愿意。

两人拉扯了一番,妈妈生气了,抛下一句话:“你爱走不走,不走我就不要你了。”

说完,妈妈就迈开步伐往前走。

孩子慌了,哭声中带着恐惧:“妈妈,我走,我走。”

在很多时候,“我不要你了”这句话是父母的杀手锏,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被遗弃的恐惧感,会实实在在破坏内心的安全感。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2.“你看看别人,再看看你自己!”——不比较

《青少年蓝皮书》曾做过一项关于“最不喜欢家长说的几句话”的调查。

在27.5万个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的孩子不约而同选择了“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的期待,却也是大部分孩子的噩梦。

《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曾说: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

可是很多父母却喜欢拿孩子的短板跟别人的长处比,处处贬低自家孩子,还美名其曰 “激将法”。

殊不知,父母越爱比较,孩子就会感觉自己越差劲。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3.“你怎么这么笨?”——不打击

你怎么这么笨? 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没用! ……

类似的话,大家是不是耳熟能详?

当孩子把事情搞砸的时候,打击的话就脱口而出?

轻飘飘的一句话,像一把无形的刀,会把孩子的自信心一点点地割裂。

郑渊洁说:“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渴望欣赏,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多多鼓励孩子,赞扬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4.“你怎么总是这样?”——不翻旧账

演员王艳的儿子球球曾在节目中控诉妈妈,说妈妈翻旧账的行为令他特别痛苦,甚至说妈妈是“世界著名暴力女”。

生活中很多父母也喜欢这样说教:“你怎么总是这样?”“都说了多少遍了?”……

本意是希望强化孩子的记忆,结果却事与愿违,引起孩子的反感、沮丧和麻木。

正如作家刘震云所说:

反反复复地说教,不是在促进孩子的进步和独立,而是在消磨他们的生命活力。

揭一次伤疤,伤一次孩子的心灵;

翻一次旧账,损一次孩子的志气。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5.“我都是为了你,你知道吗”——不情感绑架

《小欢喜》里的宋倩总是把“我都是为你了”“我容易吗?”挂在嘴巴,希望女儿英子能因此感动而好好学习。

但每一句话都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英子身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英子感到极度愧疚,认为妈妈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而自己却做不好,配不上妈妈的爱。

最终她不堪重负,抑郁,自杀,差点酿成悲剧。

“我都是为了你”看似爱意满满,其实却是一种情感绑架,背后藏着令孩子难以反驳的专制。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网上曾有一个问题:吼完孩子您后悔吗?

几乎没有人不后悔的。

与其让孩子在痛苦中挣扎,父母在后悔中自责,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会低声教育,努力成为不吼不叫的父母。

1.设置情绪“暂停流程”

心理学上提供了一种情绪控制stop技术。

S(Stop):暂停。当情绪高涨时,首先抽身而出,寻找一个安静之处,避免外界刺激进一步激化情绪。

T(Take a Breath):深呼吸。连续三次深呼吸,以平息身体的紧张与怒火。

O(Observe):觉察。冷静后,反思生气的原因,审视孩子行为是否真正值得如此反应。

P(Proceed):继续。冷静思考后,制定明智的策略,采取积极正确的行动来应对问题。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2.管理对孩子的期望值

莎士比亚说过:

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父母为什么会生气?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做得不好,而是父母没有管理好对孩子的期待值。

当期望没有到达预期,就会焦虑、愤怒,把所有的过错推到孩子身上。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些期待是不是片面狭隘的,或者根本不符合孩子实际呢?

正确的期待是正视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为他们设定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

好的期待值,才会成为阳光和雨露,滋养孩子健康成长。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3.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掌握一些技巧,能避免冲突,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

★ 多用“我”开头,增强自己人效应,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我曾经也是这样”“这样的错误我也犯过。”

★ 多说他人的评价,用第三人效应说服孩子,让教育的话更入耳。

“听老师说,你进步很大。”“你同学夸你很善良。”

★ 巧用三明治效应,让批评的话更加顺耳

所谓的三明治效应,是指将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批评。

具体运用就是,表扬——批评——期待。

你的数学一直都学得很好,从来都不用妈妈操心。(表扬)

但是我最近发现你在语文上有点粗心了,常常把拼音写错。(批评)

但是没关系,我相信你能慢慢改正这个问题。(期待)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

作家沈夜焰说:

所有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等长大了一回头,才发现成长的轨迹就在那里,是它勾勒出你的人生。

父母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化作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助力或羁绊。

责骂吼叫,或许能暂时震慑孩子,却如寒风刺骨,留下心灵的伤痕;

温暖的语言,如春日的阳光,照耀孩子的成长之路。

点个【在看】,让我们做温和淡定的父母,用爱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词牌名

作者 | 花朵之蓝,有最遥远的梦想,和最朴素的生活。

主播 |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吼孩子可以,但别吼这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