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背景材料:
举报,原本是保障权益和实现监督的一项制度。然而,因为举报门槛低、成本小、渠道多,这一工具正在被部分家长滥用,逐渐成为“割”向教师的一把“钝刀子”。据《半月谈》报道,西南某地基层教育局提供的台账显示,今年1至8月,该局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经调查,仅7起举报基本属实。那些举报的理由简直是五花八门——作业布置得“太多”或“太少”,对学生太“温柔”或太“严厉”,甚至因为老师没及时回复家长的信息、在学生面前吃了外卖,或者学生丢了块橡皮,都成了投诉的理由。还有的家长因为不满老师的管教方式,举报老师“心理虐待”学生,结果调查后发现老师只是对不当行为进行了班会批评,行为合情合理。更有甚者,有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批评,竟借着举报撒气,捏造出“老师体罚、辱骂学生”的故事,经查完全子虚乌有。(光明网)
这样的举报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不管因何举报,有无证据,是否属实,接到了举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就要有所回应,不得不为那些不实举报、荒谬举报浪费大量的行政资源。当老师陷入自证的繁琐流程,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又如何保障孩子们能够获得健康的教育环境?当举报的随意性使教师在教学中进退维谷,不敢管、不想管,又如何督促学生求学和上进?举报者动动嘴,调查者跑断腿,被举报者心很累。
滥用举报既是家校沟通不畅的“果”,也是加剧彼此不信任的“因”,教育生态若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受到影响的一定是学生。
不实举报会降低老师的职业荣誉,破坏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得老师陷入自证清白的罗生门,最后老师很可能就会选择躺平,不敢管、不愿管、不想管。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一个跪着的老师,不可能教出站立的学生;一个跪着的教育,不可能夯实一个伟大民族的根基。那大概简直是一定的了。
高中生的成绩是考生自己和家长所格外关注的,成绩下降并不是突然的,提前都会有症状,只不过可能没注意到。以下5点,如果你有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引起格外注意啦~
学习积极性下降
◆ 你是否开始拖拖拉拉、丢三落四、上课迟到?
◆ 是否经常上课时玩笔或玩手,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课下练习题不会做?
◆ 是否经常写作业不专心,总找借口做其它事(看手机、玩电脑、吃零食……)?作业经常不能按时?
这些都是导致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建议学习时要尽量避开或减少各种可能会产生干扰的因素,在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学习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有时候家里不停地来客人、家长看电视玩手机,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干扰。
建议在家里营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空间和氛围,又或者可以找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学习,比如图书馆等。
同学间也可以相约一起学习,互相比赛,使学习更有动力。
假装很努力
某中学的一位老师曾在班里60多个学生中做过一个小调查,她专门抽出一天时间,让同学们在当天同样的作业量的情况下,记录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完成得快的同学,仅用了一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完成了之后,还看了一部英文电影。而完成得慢的孩子,整整花了5个小时!
老师说她观察发现,那些作业完成得快的同学,往往质量还非常高,成绩也非常好。
而那些作业完成得慢的孩子,也并没有想象中慢工出细活的效果。他们是典型的“假装很努力”。
如果同学出现上述这些现象,首先要分清学习任务的主次,其次要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很多同学都会面临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细细盘点下来,一天的有效学习时间被大量的琐事占用,例如通勤(上下学)、等待(等吃饭、等家长接送、排队)、放松(饭后、午休后)。
其实,在时间利用与效率当中,同样存在“二八定律”。在效率最高“黄金时间”,20%的时间投入就能产生80%的回报。
在效率最低的“疲顿时间”,80%的时间投入就只能产生20%的回报。
因此,提高时间利用率,关键在于对时间的精细化把握。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
如果按照学习单元的客观情况划分,可以得到完整时间和碎片时间;如果按照学生的效率高低划分,可以得到高效时间和低效时间。
◆ “黄金时间”:高强度的主动学习
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时间的“黄金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时间,可以完成一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推荐关注地理图文
例如各科的限时训练(尤其数学等理科)、难题的重点突破、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
◆ “垃圾时间”:低强度的被动学习
碎片化的低效率时间是学习的“垃圾时间”,你的精神状态欠佳,也没有充足的完整时间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此时适合进行一些不需要进行大量思考的低强度学习任务。
例如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或英语的练字、摘抄积累作文素材。
◆ “反馈时间”:归纳、总结、调整、计划
完整的低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反馈时间”,适合进行对白天所学知识方法的总结、错题的分析与归纳、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思考下一阶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 “积累时间”:背诵、记忆、复习、提升
碎片化的高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积累时间”。“积累时间”,适合进行与记忆和积累相关的学习任务。
例如巩固英语单词、背诵语文古诗词、熟悉作文素材、背诵文综知识点。
建议同学们将自己所有的时间进行类型化的划分,这样能够更好地兼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每日的时间安排和精神状态进行灵活的调整。
只动嘴,不动手
有些同学说起知识点来头头是道,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时,思路似乎也挺清晰。
平时写作业时,感觉一看就会,觉得题目简单索性就不写了,或者是随便写几下、敷衍了事。
但是一到考试时就“原形毕露”了,简单的题因为少了某些步骤而扣分、遇见不会的题瞬间就放弃、会写的题也不知道错在哪了,经常无辜的丢分漏分。
这种现象反映出你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也反映出你不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对于学生来说,要端正学习态度,并落实在行动上。写题时要重视过程,注意掌握方法,提高解题正确率,吸取教训,防止一错再错。
学习没有重点和目标
有的同学成绩不理想,就想着多学一点,买很多学习资料、制定紧张的学习计划,但是往往坚持不下去,因为他们把自己安排得“太满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时会发现自己想做很多事,却又做不了什么,很是挫败。
当一个人这也想学,那也想做的时候,往往什么也做不成。精力跟不上自己的欲望,一山望着一山高,只会越来越对学习失去信心。
解决方案
不要过度增设目标,大量目标长期堆积,没有有效进行,反而形成负累。越是疲惫,越是无力完成目标,以此形成恶性循环。
碰到这类问题的建议是:刚开始每天完成最重要的一件学习任务即可。
例如:给自己制定每天晚上一个小时背英语单词的任务等。
害怕改变,停留在舒适区
学习的难度慢慢增加,大家或许会出现不适应,但是又不愿意改变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成绩自然也就下降了。
什么叫“学习舒适区”呢?
就比如:写数学卷子的时候,遇见不会的题就空着等老师讲、或者问同学,自己从不动脑想想,这就是“学习舒适区”。
你觉得让别人解决问题很方便、舒适,时间长了就更不愿意动脑子了。
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不会主动思考,对学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知道,脑子是越用越灵活、越不用越“生锈”的。
当遇见难题的时候,尽量自己去解决(这个解决是动脑筋,而不是上网找答案)。
即使最终没有想出本题的解决方法,也不要灰心,在思考的过程中你已经是有所进步了。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