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据说,当年,溥仪离开紫禁城,来到天津。

他还很兴奋地对外说:“天津卫比紫禁城好啊!”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

这句话很有名,说的是九河同归于海,天津的海河水系汇聚了华北地区众多河流,说“天子渡口”是实至名归。

还有句顺口溜很有意思——

天津卫的墙,小站稻的黄

大沽口的炮台烂泥塘

袁大人的兵,直隶武镇厅

西洋造的火器真威风

近代史背后是开埠史,开埠史背后是海运贸易史。

天津开埠164年,依海而生、向海而兴。

环渤海,其实天津才是这个“家”的大哥,带大了几乎半个河北。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上个月有件不大不小的事,还引得官方媒体都争相报道。

9月18日,有11.7吨从秘鲁进口的蓝莓历经34天抵达了天津港,这也是南美进口蓝莓首次登陆我国北方口岸完成接卸。

几箱蓝莓,引得官媒报道,凭什么?

因为这背后的事,是去年12月份天津港至南美直航航线的开通。

航线开通以来,天津港已累计接卸超过30航次,进口了南美地区的白虾、冷冻牛肉、车厘子、红酒等特色应季产品,也出口了国内化工品、玻璃、卷钢以及汽车整车等物件。

这是条高效便捷的海上物流通道,有效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与南美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海运贸易本就是天津起家的本事,100多年了依然强悍。

根据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报,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45亿吨。

其中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为2002万TEU(标准集装箱),在中国北方排名第2(次于青岛的3000万TEU),在全国排第6,在全球排第8。

世界级的天津港地位还是很耀眼的,不仅很大,很重要,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而且2019年以来,天津港依托前沿科技解锁新质生产力,还建成了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

根据央视10月2日的前线报道,天津港码头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在执行作业。

那能看到啥?

能看到搭载着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边缘计算模块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能看到L4级自动驾驶把集装箱送到指定位置,背后有车路云网协同的智能驾驶系统,有5G、北斗、高精地图的整合技术,用AI算法达到全局调度最优的效果。

这一点就太厉害了。

虽然说天津这几年经济数据有点疲软,2020年还被南京反超,跌出了GDP榜单前十,但不能否认的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都和这座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夸张地讲,在京津冀这片地儿,天津就像家里的大哥,小半个河北的城市和产业,都是天津给带大的。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古代天津因兵防立卫所,又因漕运而繁荣。

到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天津被迫开放为商埠。

1861年,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成立同时,也任命崇厚为三口通商大臣,负责办理天津、牛庄(今辽宁省营口市)、登州(今山东省烟台市)三个口岸的通商事务。

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轫地,一座城开始崛起。

三口通商大臣设立不久,就开始聘用英国军官训练新式军队。

训练新军需要洋枪、洋炮等军火,清同治五年(1866年)开始筹建天津机器局,仿照西方国家设厂制造新式枪炮和兵船。

第二年,又在天津城东九千米外的贾家沽道,设立火药局,俗称“东局”,制造火药。

同治七年(1868年),又在南关外海光寺兴建枪炮厂,称为“机器西局”。

这两处局子,成为北方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

直到现在一些老天津人还称它们为“东局子”、“西局子”。

港口、船坞、军工厂,带动了码头、大木、轮机、熟铁、熟铜、铸铁、模样、锅炉、枪炮检查等厂的设立,人口增加又引得民用工业兴盛起来。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清末民初天津城市厂家设立年代一览表

大量的商贸在口岸聚集,通过海关进口的洋货和国内各埠的工业品、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运往腹地。

到清末民初,天津口岸用子口税单(当时一种海关税单)运往腹地的商品总值(1913年约3738万海关两),占该年运往腹地的商品总值的43.4%。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城市的发展,内地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运到口岸。

有的是工业原料供应国内外的大工业,有的是供应世界市场和国内城镇居民需要的消费品等。

1914年各地运到天津的商品价值总额为5652万余海关两,1917年增加到7589万余海关两,1919年超过1亿海关两,1921年达到13100余万海关两。

虽然出口的总值与天津运往腹地商品总值相比,差距还不小,但增长速度快。

1914年后的7年时间里,天津运往腹地商品总值增长了91.07%,而腹地运到天津商品的总值增长了131.78%。

这说明,一战爆发,似乎通过天津,让中国内地的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了。

因为天津的带动,中国北方由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逐步向为市场而生产的近代农村工业开始过渡,机器大工业在华北内陆地区开始兴起。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一、唐山

如今在河北经济排到第一的唐山市,是因天津而起。

天津的军事工业对于煤、铁等原材料的需求量极大,刺激了附近地区采煤业的发展。

清光绪二年(1876年),福建候补道、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奉李鸿章之命,亲赴开平勘察煤铁矿务,并向李鸿章屡次条陈,从煤质、储藏量、生产成本、利润、市场营销等方面对开平煤铁详加分析,得出了“采办应有把握”的结论。

李鸿章高兴坏了,令唐廷枢赶紧设法筹办。

光绪四年(1878年),开平矿务局在开平镇正式开局,唐廷枢担任该局总办。

为了把开平的煤矿方便运到天津,唐廷枢开挖了芦台到唐山的煤河,又从胥各庄到唐山矿区一段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轻便铁路(虽然最早时是著名的马拉火车)。

开平煤矿从1881年开始正式出煤,1883年运到国内各口岸煤8503吨,1886年达到33677吨,同期天津口岸自国外进口的洋煤,由9728吨下降到301吨,在100多年前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

铁路的通车,铁路的修通还带动了唐山其他工业企业的兴办,最早主要有唐山修车厂、启新洋灰公司和华新纺织厂。

人员往来,又发展出乡间采购的“百货场”,就是如今的唐山市区位置。

发电厂、陶瓷厂等一些近代工业企业陆续创办,唐山的工业人口因之大量增长,商业繁茂,真正成了一座现代城市。

二、秦皇岛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秦皇岛市,同样也是因天津而兴。

19世纪70年代以来,主持洋务的官员们看到了开埠通商的好处,也看到了外国力量控制下许多权利的丧失,也产生了自行开放、趋利避害的想法。

加上十几年过去,天津码头出现拥挤堵塞的情况,就近寻个新港就成了当务之急。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1900年以前秦皇岛港口平面图

秦皇岛港得以成型的直接动因,就是开平煤矿煤炭输出的需要和“津榆铁路”的修通(天津到临榆的铁路,由唐胥铁路延长而来,形成于1894年,临榆县治在今天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秦皇岛距开平煤矿约135千米,地处津榆铁路的中心,距津榆铁路的汤河站仅4.8千米,并且当时的秦皇岛海湾没被外国人控制,自然成了自开商埠的首选目标。

清政府难得眼疾手快一次,抢在外国人前面,命令工部侍郎张翼以开平矿务局的名义,把秦皇岛沿海地带连同北戴河金山嘴、戴河口八九成的土地全都买了进来。

秦皇岛港完全置于开平矿务局的控制之下,出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特殊情况——港口单独由一个矿务局把持。

津榆铁路后来成了京奉铁路的一段,而后京奉铁路的开通和北戴河海滨的开发,让来往人口大量聚集,彻底奠定了秦皇岛的城市基础。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京奉铁路图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以前说起整个京津冀,很多人认为北京是这里整个环渤海区域的中心C位。

这样理解也没问题,但可能有失片面。

事实上,因为不同的历史定位,在上百年的时间里,天津才是那个起到引领、支撑、拓展、反哺整个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城市。

天津不仅直接带动了唐山和秦皇岛两座城市的直接形成,也以众多“第一”开启了整个中国北方的近代化。

1877年,李鸿章主持架设了天津机器局至北洋大臣衙门(今金钢桥附近)的电报线路,这也是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78年,天津海关发行了中国第一套以蟠龙为图案和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的“大龙邮票”,中国近代邮政在天津诞生。

城市照明和自来水工程,这些在天津的出现都早于北京。

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还在天津率先实行了西方市政管理制度,改造老城区的市容市貌,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天津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在1906年开通,几乎与世界同步;到1927年,天津已经有7条有轨电车线路;而北京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是在1924年开通的,到1929年北京也不过开通了6条。

反观北京呢?

北京长期是一座消费都市,各行各业的人口只是围绕当时的贵族官僚服务的,过去又靠权力大量汲取着周边的资源,几百年雍容华贵,老气横秋。

这是一把双刃剑,背后的问题,就是城市发展路径单一,近代政治因素动荡,工业匮乏,繁荣的商业只依赖官员消费,缺乏经济造血功能等。

1928年6月,国民政府跑到南京,“北京”变成“北平”,政治中心职能消退,昔日门庭若市的军政机关一下子人去楼空。

而天津直到今天仍是举足轻重的北方出海通道,和腹地同呼吸共命运。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中国货物大港一半在北方,集装箱大港多在南方。

这当然和港口的布局,以及背后辐射内地的产业结构息息相关。

天津港对内辐射力极强,是如今北京、雄安新区的主要出海口,辐射东北、华北、西北甚至更远的内陆腹地,背后是大半个中国。

腹地经济的发展和天津之间,互相提供了支撑。

整个渤海西侧,津冀6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密集分布着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黄骅港等诸多大型港口。

通过环渤海内支线串联众多港口,天津港拉动整个渤海港口群的吞吐量不断攀升。

这一连串港口就像一串璀璨宝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天津跟河北的港口,也形成了有机的互动。

不同港口错位发展,天津承担着最多的集装箱吞吐任务,而唐山港、秦皇岛港等散货运输影响力越来越大。

2023年,河北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3亿吨。

以唐山港为例,2023年唐山港京唐港区总吞吐量约3亿吨,其中三分之一是煤炭。

大秦铁路输送的1.07亿吨煤炭在京唐港区装船下水,运往南方。

石家庄海关今年1月发布消息,2023年京津冀地区进出口总值突破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津冀港口中,集成电路、锂电池等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汽车、飞机等商品进口居全国前列,平行进口汽车更是占到全国八成以上。

环渤海,还得看天津

一艘轮船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卸载

这种底气来自近些年天津港和河北港口群的协作。

去年5月,天津港集团、河北港口集团达成《津冀世界一流港口联盟合作协议》,将口岸服务、陆海联动再次推向纵深。

去年12月,津冀港口又签署《深化联学共建 打造津冀世界级港口群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战略合作协议》。

早在2008年,就有一篇分析文章提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港口之间尤其是相邻或相近港口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彼此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些港口相互竞争与彼此牵制,可形成港口群的“合作竞争”,港口群的整体效益将具有1+1>2的特点,德国的汉堡和不来梅这两个港口就是这样的例子。

天津就像家里的大哥,饱经风霜也见过世面。

这会儿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准备带着兄弟们一块下好世界级港口集群的“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