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突破1000万辆,我国也因此成了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规模起步推广,到2018年年产销量过百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时近10年;再到2022年的年产销量过500万辆,用时约4年;再到首次突破年产1000万辆,仅用时约两年。

这个数字究竟代表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路走来,实现了怎样的突破?在继续向全球化迈进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值得观察和探讨的问题?

《新闻1+1》本期节目,主持人柴璐连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带来分析解读。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国家

2013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计体系的第一年,当年的产量仅有1.8万辆。从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刚刚破万起步,到迈上千万辆新台阶,十年多的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从2015年开始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全球领先,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变速箱和集成式增程器全面进入市场,并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最广、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此外,我国日渐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让企业在成本控制和市场响应速度上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1000万辆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 许海东:应该说首次在一个国家年度内达成了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这样一个目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对于中国来说,是我们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意味着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我们的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代表。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哪些突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 许海东:应该说最关注的十几年来就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竞争力,这个里面包括它的质量,它的相关的性能,比如说它的续航里程、电池的安全,以及它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或者说辅助驾驶这样一些功能的使用。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因为它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逐步地改善和提升,才能够去和过去传统的燃油汽车竞争,并赢得整个消费者的需求。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中国的汽车企业做出了非常好的贡献,就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我们不断地去完善新能源汽车,包括增加续航里程,包括非常好的智能座舱、非常好的一些自动驾驶的辅助装置,让我们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更好的感受。正是这样一些努力,才能实现今天新能源汽车接近占主流。

进阶全球化是中国车企的必然之路

无论怎样走出去都是进阶全球化车企的必然之路,现在整个产业结构和市场格局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出海的新解法呢?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下一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 许海东:去年我们中国已经成为汽车贸易出口的第一大国,但是我们都知道汽车产业有它自身的规律,完全依靠贸易出口其实是不可持久的。真正的汽车出海,它最终是要到目的地,要到海外的那些消费市场去直接投资,因此在整个出海的这个过程中,它要伴随着我们的物流、金融、售后服务,以及供应链的协同出海。如果说要到最后的直接投资,更是要到目的国去建自己的工厂,建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同时还要有金融、服务等等十几个需要海外锻造的这样的能力,因此未来中国企业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