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基金经理离职率创24年新低,平均任职年限增至4.7年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继去年313位基金经理离任后,2024年以来,已有307位基金经理离职,连续四年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超300人。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连续四年超300人,但在监管和基金公司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背景下,基金经理整体队伍稳定且呈现离职率下降趋势。而随着公募投研人才的流动,将为资管行业注入更多活力。
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连续四年超300人
离职率却创24年新低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以来已有307位基金经理离职,连续四年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超过300人。
但从整体数据看,基金经理队伍较为稳定,从业人数持续净增长,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基金经理总人数已经接近3900人。
从历年基金经理变动情况看,近四年离职人数分别为314人、321人、313人、307人,离职率分别为10.79%、9.74%、8.51%、7.88%,离职率创下24年新低。
谈及上述现象,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分析,一方面,近年来基金公司在一体化投研平台、投研梯队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基金经理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注册基金经理人数已超过3800人,降低了基金经理的离职比例。另一方面,由于近两年市场震荡,而且整体监管要求增加,基金经理去私募创业或者加盟私募的人数下降,使得整体基金经理主动离职意愿下降。
“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也在弱化短期排名、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更加强调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以及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和获得感。这使得基金经理短期考核压力有所降低,也是基金经理离职率下降的一个原因。”王铁牛称。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汪璐也表示,该现象说明行业内的流动性有所缓解,投研队伍稳定性提升。这可能与基金公司的管理策略优化、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明确,以及行业监管提升有关。整体来看,尽管人员有所流动,基金经理队伍的净增长趋势不变,表明行业发展稳健。
在离职率降低的同时,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不断拉长。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当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4.7年,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拉长对做好投资有积极作用。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从基金公司角度,基金经理任职年限拉长,投研队伍更加稳定,有利于基金公司的长期战略更好地落地执行;从投资者角度,基金经理管理年限变长,也有助于基金投资者持有更长的时间,部分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
汪璐也表示,长期任职的基金经理可以更好地执行长期投资理念,减少市场短期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从而提升投资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投资者对长期任职的基金经理更具信任度,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和忠诚度。
多举措提升公募平台吸引力
近年来,为有效吸引和稳定公募投研人员,监管机构和基金公司都在积极营造有利于基金经理稳定的环境,不断提升公募平台对投研人才的吸引力。
王铁牛表示,监管政策要求基金经理离职后需经历静默期才能从事投研工作,这有助于规范基金经理的离职行为,并减少频繁跳槽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基金经理队伍的整体稳定。从基金公司角度,也在持续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降低单纯依赖少数核心人员完成投研工作,这也客观降低了公司人员流动对于投研工作的影响。
王铁牛建议,未来基金公司还需要在薪酬体系、绩效考核、管理架构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为投研人员提供更好的未来职业发展,在强调合规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提升投研人员的稳定性。
汪璐也表示,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动基金公司建立长期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支持基金经理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从而提升平台吸引力。同时,基金公司可以继续优化薪酬激励、丰富职业晋升渠道、打造更好的工作环境等,为投研人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职业发展空间。
而针对离职投向其他资管行业的基金经理,业内人士认为,投研人才的适当流动将为资管行业注入活力。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人员流动为资管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强的活力。中国资管行业时间短,人员的流动有助于交流不同观点,加速不同投资理念和体系的碰撞,迸发形成新的投资体系,为资管行业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超额收益的来源更加广泛,多样化的投研体系将更好挖掘投资机会。
“投研人才的流动为中国资管行业注入新鲜血液,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分享,推动了行业创新。适度的投研人才流动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使整个行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汪璐称。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