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未来一段时期,降准、降息仍有空间,而且货币政策应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11月28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在“2024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金融峰会”上作主旨演讲时表示。

盛松成: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在盛松成看来,降准方面,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降准还有较大空间;降息方面,考虑到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1%左右,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还有40BP左右的降息空间。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但目前物价仍在低位运行。10月,我国CPI同比增长0.3%,增速较9月下行0.1个百分点,1~10月CPI累计同比增速仅为0.3%。与此同时,10月PPI同比下降2.8%,降幅较9月进一步扩大,为2023年12月以来最低值,已连续两年同比负增长;同时,今年10月PPI环比也下降0.1%。

盛松成认为,这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仍待恢复。央行提出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未来一段时期,降准、降息仍有空间,而且货币政策应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

首先,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降准还有较大空间。9月27日,我国央行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这是我国年内第二次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9月24日的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也给出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指引,预计今年我国还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盛松成认为,在诸多货币政策工具中,降准所提供的流动性期限最长、成本最低,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缓解商业银行的息差压力。

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3%,创历史新低。目前,1年期、5年期及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为3.10%和3.60%,亦为2019年LPR改革以来最低水平。

盛松成进一步解释称,我国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1.62%的利息,相当于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成本仅为1.62%,而从资产端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7%(截至三季度末),是前者的两倍多。

同时,降息也有空间。“按10年期国债收益率(2.1%左右)与核心CPI(10月为0.2%)的差值计算,目前实际利率为2.0%左右。”盛松成分析称,参考过去应对通缩的经验,我国实际利率最低降至0.88%(2016年10月),若未来核心CPI同比增速能达到0.8%(疫情以来核心CPI年均增速为0.8%),则名义利率最低可以降至1.7%左右。“考虑到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1%左右,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还有40BP左右的降息空间。”盛松成称。

此外,他表示,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也为我国降息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都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盛松成强调,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将明显增加的情况下,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发行。

我国大部分国债和地方债都由商业银行购买。目前,我国国债中70%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地方债中82%左右由商业银行持有。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宣布的增量财政政策,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盛松成表示,降准有助于债券发行过程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息则有利于债务置换发挥更大政策效能。由于目前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据财政部估算,5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