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文涛、刘天宇 (黄文涛 系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黄文涛  src=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表明政策进入新扩张周期,特别是中央财政有望继续加码。上次财政政策转向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从“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底配套推出两年约4万亿元的政府投资计划。2009年以来,我国对财政政策的定调始终是“积极”,2019年开始强调“加力增效”“更加积极有为”等,财政更加强调质效。今年四季度以来,财政政策持续加码,本次将政政策定调为“更加积极”,标志着财政政策在规模上将再度扩张,预计2025年赤字率提升至4%以上。预计2025年财政发力重点包括:一是平衡地方财政,加力落实“三保”,打破各种应收应付负反馈,启动经济;二是平衡投资和消费关系,更加倾斜于鼓励消费、改善民生和充实社会保障。三是“两新两重”、新老基建仍有较大空间,尤其是城乡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等。四是鼓励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友好型社会。

黄文涛  src=

重申“全方位扩大内需”,居民部门仍将是政策重要发力点。当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关税冲击不容小觑,地缘政治动荡加剧,需要强有力的内需政策进行对冲。财政上预计将接续今年三季度以来的消费补贴,并扩大补贴支持范围。会议强调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部分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供给缺口还比较大,预计相关支出将进一步增加。

稳住股市楼市。这一表述在此前政治局会议中也较为少见,表明政府将稳定资产价格作为政策重要目标。将股市和楼市并列,一方面表明作为家庭部门重要资产,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稳定二者在提振社会预期、防范金融风险、打破资产价格负面循环的重要意义。特别提出“提高投资收益”。提升投资收益不仅包括提升实体经济投资质效,也表达了中央稳住资本市场的决心,以期将资产价格更好地转化为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财富。资本市场方面,预计将出台更多增量政策,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信心。包括:进一步推动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入市,强化上市公司治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资源配置等。

股债双牛有望延续。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既为经济活力回升提供充足动力,也为改善预期、重振信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更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源头活水。股市有望继续走强,无风险收益率有望继续下行。

(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将对政策落地作出更细化部署

12 月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存在紧密联系。一是在召开时间上先后承接,12 月的政治局会议通常在月初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紧随其后,一般在 12 月中旬召开。

二是在经济形势判断上形成共识。两次会议都会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评估,政治局会议先对经济形势有一个宏观的判断和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剖析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形成对经济形势的全面共识。

三是政策措施相互呼应。政治局会议是中央层面的重要会议,为经济工作定调明确大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是年度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在政治局会议确定的方向基础上,对明年的经济工作进行更全面、更具体、更系统的部署。

风险分析

各级主体可能存在对政策理解不深刻、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风险,政策效果可能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持续存在,地产筑底时间可能超预期,拖累宏观经济总体走势。消费、投资的复苏可能存在时滞,通缩风险仍存。

欧美货币政策的影响或超预期,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表现。海外需求出现下滑迹象,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衰退风险不减,可能拖累我国的出口产业和企业出海投资。

地缘政治冲突仍存不确定性,中东、俄乌等地区动荡,扰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和市场风险偏好。

文章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一锤定音: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治局会议学习体会》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