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光伏电池龙头英发,正计划进军下游组件领域。
01 进军下游?
来自行业的消息显示,光伏电池龙头英发,正计划进军下游组件领域。
笔者分析,进军组件的主体,很可能是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发睿能)。
据英发集团官网,英发拥有安徽睿能(英发睿能)、英发德耀、英发德盛三大电池制造基地。
从持股关系看,后两个基地的公司实体——英发德耀和英发德盛,都是英发睿能的子公司。
英发德耀和英发德盛,直接做组件的可能性很小。
上个月,有媒体刊发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的文章写道:“张敏说,英发集团的宗旨是做专做精,所以英发德耀只做电池片,做更优质的电池片。”
张敏是英发创始人、英发睿能实控人张发玉之女,2020年加入英发。
而从英发德盛目前经营范围看,也并不包括组件生产相关。
而张发玉控制更直接的英发睿能,经营范围则包含有光伏组件的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
也就是说,很大的可能是,张发玉将电池片成熟业务交给女儿,自己下场亲自做组件。
虽然不算完全跨界,但进军下游的战略转变,还是令人颇感意外。尤其是在组件价格战愈发刺刀见红的情形下。
9月第二周,TOPCON组件价格再度跳水,价格打到0.6元/瓦附近。
仅仅在前几天,9月9日,中国华能组件双面TOPCON组件中标均价刚刚来到0.709元/瓦。这一价格与一个月前的中标均价0.784元/瓦相比,已下跌近10%。
组件是需要时间、资金和品牌市场的深厚积淀的,看似门槛最低,其实非常高。
电池业务如日中天的英发,如逆向布局组件,是否另有隐情?
02 逃离“压榨”
今年以来,英发睿能堪称光伏界逆势黑马。
2024年上半年全球电池片出货量排行榜,英发与爱旭股份(600732.SH)并列第四。其中,英发在全球TOPCON电池出货量排名前三,属实电池片第一梯队。
英发崛起,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英发持续提升电池片以质量与效率,其转换效率从年初的26.61%提升至27.02%。技术提升效果显著。
另一方面,得益于光伏一体化组件大厂的组件订单外溢。这些大厂关停自己的产能后,找了英发等电池厂代工。英发的电池片供应给隆基(601012.SH)、晶科(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光伏巨头,以及英利、赛拉弗、海泰等组件企业。
但为大厂代工的电池片厂,日子过得并不好。因为定价权在一体化巨头客户那里。
以捷泰科技的母公司钧达股份(002865.SZ)为例,销售毛利率自2023年三季度公司17.76%创下新高后,不到一年,根据2024年中报,销售毛利率已跌至1.03%。归母净利率转负,甚至仍有恶化趋势。
不仅如此,TOPCon电池,隧穿钝化层(即非晶硅膜层和氧化硅隧穿层等)制造的核心设备,掌握在拉普拉斯、捷佳伟创(300724.SZ)等设备商手上。
一般情况下,在产品研发环节,设备商与电池片厂“半捆绑”。因参与研发的电池片厂,电池片厂可提前使用和优化先进设备,从而加快了产品上市步伐。
但这也意味着,设备商有能力将同样的设备销售给电池片厂的竞争对手。
只需简单调试,新的竞争者就能迅速加入生产行列。进入门槛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跨界进入。
设备厂商当然乐见其成,甚至为促销发起“0元购”。不能不说,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产能过剩的态势。
新手都能入局的行业,对只专注于电池片生产的企业来说,几乎谈不上有技术核心竞争力。
不仅是英发,据业内人士透露,同为电池片厂的捷泰科技,也开始向组件环节拓展。
为规避一体化龙头客户的“压榨”以及技术不在手中的恐慌,英发、捷泰这样的电池片厂做组件,也能打造自己的品牌,进而从单一制造企业转型为低碳能源服务商。
更何况,转型对英发而言,并非首次。
在涉足电池片领域前,张发玉做了30多年电子产品,2016年才正式进入光伏电池领域,迄今仅8年。2022年,英发抢先布局N型TOPCon,两年后即跻身第一梯队。
03 小厂的生存秘密
组件环节本已是拥挤交易,为何英发们还要纷纷挤入“死亡之谷”?
与龙头靠技术“争上游”的竞争法则不同,中小厂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他们之所以能出生和壮大,或多或少都有当地政府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土地使用成本“优惠”、新购设备、搬迁设备和新建厂房政策性扶持,甚至还有地区直接发放现金补贴。
安徽英发睿能,也有10%以上的股权,由四川宜宾国资持有。
并且,宜宾市政府也给予过英发颇多支持。
每个地方政府,都有税收和就业的诉求。
大厂原本希望通过价格战淘汰中小厂,以实现产能的优化。但背后有人撑腰的中小厂,反而成为最难倒下的阵营。行业产能出清遥遥无期。
有一丝生机在,总比认赔出局强得多。既然不会被大厂彻底干倒,那么干脆扩产。只要保证产线运转,就能留在牌桌,挣一点是一点。
当然,电池厂如能够成功打开组件市场,就能扭转近乎白牌代工厂的被动局面。
包括英发在内,无论跨界者还是上下游,各怀目的加入组件大军,都将使结局变得愈发莫测。(来源: 阿尔法工场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