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2024年中国光伏行业大会现场,发生了一件万众瞩目的大事: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下,在律师团队见证下,33家光伏企业签署了一份自律公约:自觉限产、限价,来拯救正处在三九寒冬中的行业,和他们自己。
接下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组织专业团队,对全国300多个光伏基地的产能进行实地核查确认。这份自律公约预计在2025年元旦前后正式生效。
虽然这只是一个行业自律公约,具有自发、自愿的性质,但对于签约企业亦设置了相应的惩罚机制,从而保障公约能够真正落地执行。
据了解,自律公约的保障机制包括:保证金安排;严格遵守并执行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包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招投标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其中,约束力最强的保证金细节暂未确定。在隆基绿能投资者交流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回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保证金是一种可能,有第三方机构的加入,监督公约的执行并不困难。
01一场守卫森严的会议
光伏企业闭门会场外;赶碳号摄
12月5日下午,宜宾华邑酒店403会议室外,守卫森严。
会议室外有多位工作人员,有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签到处的服务人员则逐一核实参会者身份。与会者需要上交手机及所有电子产品,放置在会议室门口带有编码的手机袋中,由专人保管。
这样的保密等级,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自今年10月14日的上海闭门会以来,所有的闭门会议,参会者都要上交手机,无一例外。
保密起见,这场闭门会议,甚至都没出现在2024中国光伏行业大会的任何公开议程中。尽管如此,在现场的消息比较灵通的机构分析师,大多还是知道有这么一场会。赶碳号熟识的几位电新行业的分析师,几乎穷尽了所有办法,希望能够得到这场会议的内容,包括具体细节,但所获信息仍颇为有限。
事实上,这间会议室全天候都处在严格管理与监视之下,即使在不开会的当天上午和中午也是如此,夸张说,就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想要蒙混过关绝无可能。
根据计划,12月5日的行业自律公约,由各家企业的法人代表签字。仅此一项,也显示出这场会议的规格和重要程度。
某位光伏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介绍,从业20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大佬,集中出现在这么一场小规模会议上。
据了解,此次会议除了通威集团刘汉元主席之外(有传闻称,刘汉元正在国外出差,无法出席,但是委派了代表赴现场签字),悉数到场。
晶科能源此次表现比以往更为积极。董事长李仙德12月4日还在香港参加路演活动,12月5日就已经出现在宜宾,只为参加这场闭门会议。
为了确保自律公约的公平、公正,以及能够落地执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此次还特别聘请了包括律师事务所在内的多家第三方机构参与。这次闭门会议上,由专业律师团队为自律公约起草文书、出具法律意见,并全程见证整个签约过程。
不需要碳中和、能源转型这些宏大叙事,这场小型会议,直接关系着无数人的生计!截至2024年,我国光伏相关企业近200万家,从业人员350余万人。一个例子,从全国各地赶到宜宾的,有上千位光伏人,会议酒店和方圆三公里内的几家酒店全部满员,而同期在线收看大会直播的,亦高达200万人次!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光伏领袖对话上,英发集团董事长张发玉大声疾呼,“我们都是靠这个行业吃饭的人,我呼吁我们要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这个行业!”这话发自肺腑,闻者无不震撼。
这是一场光伏企业家困境求生的会议!这也是光伏企业史无前例的高度团结在一起的一场集体行动——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02大难当前,求同存异!
在此之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扎口负责光伏行业对外贸易企业自律)已经组织了若干次会议,讨论光伏行业如何破除内卷,加强自律,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12月5日上午的公开主题演讲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回顾协会工作时表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积极向主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反馈行业困局,并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加班加点,汇集光伏企业意见、建议和要求,甚至于解决方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能源局、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多次积极地进行反馈,为政府机关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见。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行业自律,对最为核心的成本、产能、政策三大工作方向,设置三个工作组,由龙头企业隆基绿能、晶科能源与天合光能担任组长单位。
虽然12月5日的闭门会议很严肃、重要,但是主要工作(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三大环节企业间的磋商争论)已经在会前完成了。33家企业,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才达成了这次自律公约。
所谓“同”,就是同意行业自律,限产、限价!
所谓“异”,就是各家企业的态度有细微差异。有一家头部企业,总希望能在产能“配额”上尽可能的多争取一些,计算方式上向自己倾斜。会后,一位参会者表示,有的企业就像“搅屎棍”,产能或存在虚报情况。当然,这一点完其实全不用担心,因为每一家的产能,都会深入核查。有的企业表现得则是“锱铢必较”,希望能够严格、严谨、公正、客观地来计算产能分配额度。
赶碳号亦听说,在会议激烈争辩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以身作则,最先做出妥协与让步。他在现场表示,多一点少一点,为了行业就算了吧,龙头企业们应带头做出表率,吃点亏就吃点亏。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光伏企业领袖对话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就提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对中国光伏的启示。他认为,行业带头大哥,就应该像沙特一样,起到表率作用,释放产能时少释放一些,减产时多减产一些。
自律公约基本原则就是自愿参加:加入自愿、退出也自愿。会盟的33家光伏企业,基本涵盖了光伏制造百分九十以上的产能。然而,我们也关注到,有着“小隆基”之称的弘元绿能,并不在33家企业中。会后,弘元绿能CMO杜青就此怒怼披露此事的长江证券:幼稚!
目前弘元绿能的产能已覆盖光伏产业链中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个主要环节,形成产业链深度垂直一体化格局。
弘元绿能的缺席从另一个角度,也正体现出这次行业自律公约的自愿性:即自愿加入。不过,也不排除,弘元绿能等企业现在不参加,在未来也会加入。
据了解,自律公约也秉承“先加入先受益”的原则,同时鼓励和允许其他企业后加入。一位光伏人表示,弘元绿能未来再加入自律公约,在计算产能“配额”时,或许会按照系数打一个折,只有这样对于首批做出“牺牲”的企业们才更显公平。
参加自律公约的企业可能会率先受益。赶碳号大胆推测,假如未来央国企招标时倾向参加自律公约的企业、自律公约企业之间形成封闭的供应链等等,也将对自律公约外企业产生影响。
关于自律,钟宝申在领袖对话中表示,“我希望光伏协会能成为一个更加有力的组织,如果有一些企业不自律,就把他从这个圈子里拉出来。我相信光伏产业链很多企业都不跟他交朋友,对他就是最大的压力。”
03“配额”怎么分
似乎只有用“配额”这个词,才更容易理解这次光伏自律中的限产措施。
但是这个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词并不准确。在闭门会后当天的晚间,钟宝申在投资者交流会上,明确表态:“根本没有‘配额’一说。”
一位年轻的分析师感慨:“咱也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真不懂‘配额’的意义”。
赶碳号也认为这个措辞的确不够妥当。
“配额”,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管理和分配,是对供需不等或者各方不同利益的平衡。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对有限的资源特别有限的物资进行管理和分配。配额多,一定意味着是好事儿,是占便宜。
但是对于光伏来说,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还真不一定。因为现在产品价格太低,赚不到钱,有的企业即使争取到较大“配额”,估计也不会选择顶格出货。
现在光伏行业遇到的问题是产能太多,要限制的是产能。此次,光伏产能的统筹规划,充分结合市场要素,特别是市场占比、市场变化,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
(1)产能“指标”如何分配。
产能的分配基本方法,是先预估全行业2025年的光伏产品需求量,根据需求量,布局生产计划,以达到市场的供需平衡。
依据去年出货量、当前的产能情况,来确定2025年各家企业的出货安排。在各个环节,公约都设置了计算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各家企业明年的出货量限额。
赶碳号也关注到了网络上的多个小作文,虽然不准确,但是也较贴近事实本身。
(2)兼顾不同光伏技术路线的发展需要。
值得关注的是,在技术快速发展的电池环节,处于主流地位的TOPCon很大度地对HJT、BC给予了照顾和让步。TOPCon在计算公式中的系数是1,HJT、BC的系数则是1.2。当然,较落后的P型电池系数更低,大约是0.3(或是0.4)左右。
(3)终于堵住了继续扩产能的口子。
虽然光伏产能过剩是行业共识,但是今年以来仍有多家企业宣布扩产计划,其中有老企业,也有跨界新人。
这次光伏行业自律公约中的限产,包括了限制开工率、出货量,也包括了限制新的产能投资。
当然,自律公约规定:企业若是新建产能可以,但必须用关停老旧产能进行替换。
举例说,隆基绿能有计划到2025年年底,BC一代和BC二代合计产能大致达到70GW左右。这个BC产能计划是被允许的。隆基曾经是光伏一哥,应该有足够多闲置的P型产能进行置换吧。但是,已经报废、计提掉的,估计就不能置换了。
可能有企业因为加入自律公约需要限制扩产,而拒绝加入自律公约。
今年4月,弘元绿能宣布,其在包头市青山区建设总投资55亿元的16GW光伏电池项目。项目分为二期实施,一期建设10GW光 伏电池项目,预计于2025年投产;二期建设6GW光伏电池项目。而弘元绿能从去年才开始下场干电池,产能都是先进的TOPCon,手上没有可以置换的老旧产能。
弘元绿能的底气,还是地方政府。该公司曾公告,该项目厂房和主要配套辅助设备、设施由政府出资代建,建设期不占用公司资金。
此外,弘元绿能在今年2月再次从A股市场融资27亿元,自2018年IPO以来累计从股市中拿走99个亿,有继续卷下去的实力。
从这个角度上看,光伏行业限产、限价的自律行动,不仅仅需要各个部委司局的支持,也需要各个地方政府配合。不久前,国家已经出台“28号文”,对地方政府产业招商乱象进行大力整顿:
(4)硅料库存问题。
这一项只针对硅料,虽然在光伏四个制造环节中,除电池以外都有大量库存。但抓硅料,才会立竿见影。堆积如山的硅料库存清了,光伏才能真正的反转。
虽然长达数月,硅料价格已经低于现金成本,但是硅料企业均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减少开工率、停产、限产。
这是因为,硅料的产能投资成本最大,且一旦停产,重新再开起来的成本很高。因此,硅料企业们都很慎重,就怕一旦停下来,就等于被出清了。事情发展到后来,硅料企业失血实在太严重,在大家看不到硅料价格有任何反弹迹象时,部分企业才开始减少开工率,停产检修技改。当然,也有一些血条厚的头部企业,利用丰水期电价更低的季节优势,满产甚至超产。
因此 ,这就造成了硅料市场中目前至少存在十几万吨库存。这些库存,对全年150万吨的市场需求来说,影响巨大。这也将影响到了各家硅料企业未来的出货量,影响到硅料的价格走势。
从最终结果来看,行业自律公约对硅料产能的分配上,考虑到了硅料库存的不利影响,给到各家硅料企业的指标或配额标准,按照各家企业的实际出货量计算,而不是产量或开工率来计算。
赶碳号认为,作为供应链牛鼻子的硅料出货量若能有效控制住,那么整个光伏产业的价格将有望企稳。
(5)限产、限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一步是活下来。
大多数企业对于2025年出货量(开工率)的分配,没有意见,甚至是没有感觉,也没有意愿去争取更高的出货量。因为,对他们来说,给到他们的出货量指标,实际上已经高于他们现在的开工率了。所谓的“配额”,可能根本用不完。
年关将至。年关难过,今年光伏企业的年关更艰难。33家光伏企业,希望通过全行业的限产、限价,让整个行业能够活下来。只有行业活下来,企业才能活,才有出路。据说,即使头部的光伏企业,都已经考虑2025年1月份放半个月的假了。
自律,是一场自我约束的行动,也是一场科学约束的行动。光伏产品价格会动态调整,光伏自律的措施,也会随之动态调整。
光伏人普遍对自律公约有期待。明年的硅料价格,有望回升并维持在4万元/吨以上。
04自律公约,完全守法合规!
个别人认为,光伏企业的这场自律行动,不过是延缓一些企业的消亡时间,可能还会延缓此次光伏寒冬的长度。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通过完全的市场竞争,可能就会更快地出清产能。
也有人吐槽,自律行动,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企业是逐利的,是相互竞争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本身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总之,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看好这场光伏行业的自律行动,认为其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也不可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赶碳号想说,这些话放在平时都对,但现在说,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因为,当下光伏惨烈市场环境,已经找不到比行业自律更好的办法了——光伏已经处于生死一线,非常危险。过不了多长时间,各家上市光伏企业的2024年财报预告就会出来了。相对三季报而言,赶碳号的预期很差。
光伏行业过分内卷,光伏企业失血严重,企业普遍高负债率,低货币现金,紧绷在资金链断裂的边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在演讲中表示,“现在都失血,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任何利润,毛利率极低。”
钟宝申引用国家能源局领导的话说,“内卷外化,亏钱挨骂”。非但不能在国外捞到好处,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或正在针对中国光伏,抬高贸易壁垒。
从微观上看,一些国外经销商他们并不太在意中国光伏产品价格的高低,更在意中国光伏产品价格的稳定。剧烈波动或者说急速下降的光伏产品价格,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提货意愿,对中国光伏抱怨颇多。
进入12月份以来,莫说中小企业,就是头部企业也同样,他们都发现可怕的一点,价格高低倒在其次,现在的关键是,没有海外订单!
一位光伏从业者表示,最近出口退税调降而不是取消,就是考虑到了光伏的行业现状,既要达到产能、库存出清的目的,又不能让这个行业一下子死掉。
光伏行业的自律行动,限产限价之后,企业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静下来考虑技术、管理、产业生态、行业可持续性。
作为行业媒体,赶碳号深刻地感受到:这次光伏行业是真的有决心破除内卷、团结起来了,也有自信落实已有政策,拯救光伏、保卫光伏!
光伏行业的自律,不仅是自愿的,更包括守法、守规。其实,《招投标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都是现有法律,《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也已经颁布,这些本都应该发挥作用。
最近这两年,企业急于做大规模,资本无序扩张,政府急迫招商,置很多现有法律法规于不顾。此次行业协会除了倡导光伏行业开展自律以外,也会加大对整个行业的服务与监督,特别是将严格落实与监督光伏企业的能耗、水耗等。
据了解,光伏行业协会还将继续寻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促进光伏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