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到了下半场了,连续喝了几天喜酒,还充当婚车接了两次亲,喜庆的装饰都不用换,接完第一个,第二个可以接着用。
最远的一个跑了整整一上午,早上五点就出发,一把老骨头都快要撑不住了。
不过也见识了不同地方的习俗,差异是真的很大,也很有趣。
这几天讲话也特别多,老朋友新朋友一大堆,被迫成为了他们咨询的对象。
都是这次股市大涨引起的,以前朋友聚会,其实极少谈及股市,现在好像全民都在说牛市。
不管是乡村里面的,还是城市里面的,一夜之间话题风向就变得这么彻底。
再次印证那那句话,没什么不是一个涨停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再来一个。
这个社会始终是存在信息差的,即便是股市这种东西,平时不怎么关注的人,国庆前几天的大涨他们可能都不知道。
或许看到了新闻但是习惯性没在意,经过这几天的发酵,终于反应过来了。
有一个转变是我没预料到的,以前在农村,即便很多人知道股市,也会因为它的虚拟性觉得不靠谱,更不可能自己去参与。
现在不一样了,观念转变很大,年轻人就不用说了,各个对股市兴高采烈,上了年纪的老人,虽然言语之中依然会有一些怀疑和谨慎,但是他们跟我沟通过程中,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向往和兴趣怎么都遮掩不住。
他们都想让我帮忙开户,教他们操作,当然赤裸裸的问我该买什么公司是必不可少的。
这让我很哭笑不得,我内心是理解的,我知道他们只是单纯的出于对我的信任,再加上淳朴的性格,简单的认为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就是一个赚钱的地方。
我很耐心的讲了很多,但是没帮他们推荐券商,更没告诉任何一个人应该去买什么公司。
这个责任太大了,大到我承担不了,虽然我猜测应该是会继续涨的。
因为很多人不止是没有一点专业基础,甚至平时都不关注这个的,上了年纪的更是什么都不懂,再加上风险承受能力很低,其实不适合进入股市。
我从来不觉得股市是一个可以让人完成原始积累的地方,相反大部分人最后都会因为股市损失惨重。
对于没有多少积蓄的人来说,即便抓住一轮牛市,能赚到的钱其实也很有限,因为本金太少。
那是不是本金不多的人,就都不应该进入股市呢?
那也不是。
股市是一个正规的金融市场,本身不存在应不应该的问题,只要是成年人,都可以进。
相反我是鼓励年轻人在股市学习的,股市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企业,参与人群覆盖每一个层级,本来就是一个学习金融等知识的好地方。
我觉得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都应该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
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金融的重要性一定会越来越高,年轻人不管愿不愿意,未来受到金融的影响一定越来越大。
但是这里面有个前提,如果进入股市单纯只是怀揣一夜暴富的美梦,那还不如别参与。
我之所以鼓励,因为年轻人本金比较少,不管是亏还是赚,也不管赚多赚少还是亏多亏少,影响都不大,因为年轻。
如果真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与,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一辈子的价值,这不是那点盈亏所能比的,更何况任何人学东西交学费本来就是正常的。
但是怕就怕初心错了,过程也错了,那就得不偿失。
如果只是为了盯着大盘花花绿绿的各种线条,如果只是不停地去投机,最终结果说“关灯吃面”可能有点夸张,但是焦虑、痛苦和失望注定会收获一大堆。
如果以股市为切入点,研究企业,研究人性,研究经济,那就是很好的事情。
每次发生比较大的事情的时候,总有人说一辈子遇不到几次这样的机会,还有人说发财必须靠康波周期等等。
这样说的目的无非就一个,让观众有紧迫感,你之所以没发财,是因为你没抓住机会,现在就是抓住少有的大机会的好时机,再错过这辈子就没希望了,所以赶紧交钱来听我的课。
其实都是瞎扯,永远记住两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成功,只有一条路径,那就是“熬”。
对于有一定底子的人来说,想要持续发展甚至后代延续,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弱化周期”。
解释一下这两点,这个理念是我自己琢磨的,没有任何一本书这样教你。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为什么普通?
因为运气普通、背景普通、学识普通、认知普通、性格普通,我把这五个东西叫做五条线,组成的一个五边形的圈,就四平八稳的把人困在“普通”这个圈子里。
想要打破这个圈子,必须要打破其中一条线才行,当然要是四条线都能打破,那就天高任你飞。
可是打破有多难呢?
比如运气,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
比如背景,这就不是你自己能控制的,白手起家的人确实有,但是又有几个?
比如学识,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样说有点夸张,但是顶尖名校就那么几所,要真考进去好好学习,前途也很有希望。
比如认知,这就纯粹是一种心理,教都没法教,得自己去悟,跟参禅一样,非常复杂,顿悟的高僧又有几位?悟透了就看清了本质。
比如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等同于就是天赋,长大之后很难更改,但是性格里面的毅力、胆识、果敢等等成份,是非常重要的。
都说七八十年代那次下海潮造富了很多人,确实大批人转业经商都赚到钱了,但是要知道1980年我们就有10亿人,敢不顾一切下海的人占比又只有多少?
上面这五条线,很大程度都是基因决定的,就算是每天悬梁刺股,也很难突破,所以从古至今,绝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东西,是相对来说容易被突破的,那就是性格里面的某些成份。
胆量是可以锻炼的,不敢上台演讲的人,多上台讲几次,慢慢的也就不怕了。
毅力是可以培养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强逼着去坚持一个事情,慢慢的也就成为习惯了。
这里面有个共同点,就是要“熬”过那段痛苦期,所以我说普通人只能靠熬。
然后对于第二点弱化周期这个问题,我其实断断续续也讲过一些。
任何组织,规模越大,求稳就会越来越重要。
你看上面开会,哪次文件里面没有“稳”字?稳中求进是标配。
而稳的目的,就是为了穿越,可能是穿越周期,也可能是穿越某个困境。
因为你不再是光脚的,保护好鞋子就是第一要务。
但是万物都有周期,连宇宙都不例外,所以穿越周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那么从长期角度来考虑,必须同时做好在山峰和谷底的计划,才能尽可能弱化周期,然后走的路才会更远。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如果登高的时候忘乎所以,下坡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力竭失足,滚下深渊再想爬起来,就不容易了。
把这个理念用到实践中,比如股市,我举个例子。
有几位亦师亦友的学生,非要我平时带着他们学习,对于投资我就提了两条,第一条,首次投入股市多少钱,随后每年或者每月就必须以这个为标准,以一定比例追加本金,比例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条,以平均年化15%的收益率为目标。
第一条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他们,如果本金不高,就不要奢望股市能帮助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只能靠自己努力赚钱。
即便第一次只投入一万元,都没关系,复利效应会很恐怖。
很多人可能对复利效应有所误解,即便平均每年赚15%,即便赚的钱全部复投,即便是20年,虽然也能积累一笔钱,但是总额并不高,大家可以拿计算器按一下,很简单的数学题。
但是如果加上本金的复投,结果完全不一样。
所以想要股市帮助自己获得巨额财富增长,就必须平时努力工作赚钱,拿出一部分用于投资。
是每月执行,还是每年执行,根据自身能力而定。
之所以是平均长期执行,而不是行情好就多投,行情差就少投,就是为了让他们亲身经历自己是如何弱化周期的。
每个人的一生确实只有几次转折点,每一次都可以改变人生轨迹,但是我不认为一次股市行情就有这么大的力量。
从1990年开始,三十多年就经历了5次牛市。
第一次是1990年12月,一年半的牛市,上证指数从96点涨到1429点。
第二次是1996年1月,也是一年半的牛市,上证指数从510点涨到1510点。
第三次是1999年5月,这次时间更长,差不多两年的牛市,上证指数从1050点涨到2245点。
第四次是2005年6月,这次时间依然很长,差不多两年零四个月,上证指数从998点涨到6120点。
第五次是2014年7月,这次时间不长,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上证指数从2000点涨到5180点。
现在如果是牛市的话,那就是第六次,那改变人生的机会也太多了,怎么可能。
所以股市不是改变人生的地方,至少短时间内不是,即便有,那也一定是屈指可数,还不如买彩票。
现在这么多人讨论股市,对于他们我觉得不一定是好事,投资其实是有门槛的,不是一次好行情赚了钱就万事大吉。
我不知道这次行情会涨多少,就算后面真的涨了,国庆后进去,然后赚钱了,就能守得住吗?
我看未必。
假设真的是牛市,但也谁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涨法,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这样一种心理变化。
冲进去后,继续涨了,赚钱了,很开心的卖掉。
后面还在涨,尝了一次甜头后,实在忍不住,又进去......
到最后高点的时候,完了,不要只觉得涨的时候这么疯狂,跌的时候同样会让人目瞪口呆。
而且只要不是那种极端性的普涨牛市,也就是每天超过五千家公司上涨,那么很多公司同样会有涨有跌。
只要是波动行情,即便整体是牛市,亏损概率也会急剧上升。
因为很多人对买入价格和卖出价格是没概念的,主要是被情绪引导,就算是泡在股市很多年的人,同样也会有这个问题。
正是因为没有这个概念,就会产生追高心态,甚至可能无限追高。
其实不管持有多长时间,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持有,成本都很重要。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追高,也要知道高到什么程度吧,别追到顶了还不自知吧。
一定要记得,股市总是会涨涨跌跌的,没有哪家公司不能跌,不要觉得会错过机会,更不要觉得自己可以在高位逃顶,这是很危险的。
我始终觉得,就算错过了低位,至少也要买在合理位置,不要买在高估,跌了不会太惨,涨了也可以赚钱。
这样的机会在任何一次牛市,都是很多的。
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提前买在低位,宁愿多熬一熬。
你看,还是一个“熬”字!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财经##股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