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山一水二分田
四张名片话唐县
唐尧故里、革命老区
北方羊城、康养胜地
肉羊养殖可追溯到北魏时期
从会养羊→“慧”养羊
如今唐县的“羊”生意真“香”
年销售额近200亿元
今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
大型融媒体活动《寻百强看中国》第二季
走进河北保定唐县
河北保定唐县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现代化的发展面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作为一个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健康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区域。近年来,唐县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如红苹果和大枣,并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使得这些土特产成为市场上的“金果果”。特别是唐县大枣,以其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年产量高达800万斤,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跟随大型融媒体活动《寻百强看中国》的脚步,一同探索唐县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精彩故事,去见证新时代下唐县人民勤劳智慧、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苹”添秋色迎丰收!
红苹果变“金果果”,甜蜜产业被点亮
齐家佐镇位于唐县的丘陵地带,总面积116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为山地,地理环境独特。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齐家佐镇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该镇已经成功培育出包括红富士苹果、中秋小蜜桃、中华寿桃在内的多个优质水果品种,并通过规模化种植有效促进了村民的增产增收。
为了确保这些特色农产品能够顺利进入更广阔的市场,齐家佐镇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搭建起连接农户与消费者的桥梁。现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来自齐家佐镇的苹果。
会养羊→“慧”养羊!
超百亿元的“羊”生意,真香!
被誉为“北方羊城”的唐县,养羊文化历史悠久。从明清时期的贩羊经济开始,到如今,唐县的养羊业迅速壮大,逐步形成了一条涵盖种羊繁育、成羊养殖、屠宰加工及饲料生产在内的产业链。
目前,唐县的养羊业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包括荣获2022北京冬奥会羊肉定点采购基地和2016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多项荣誉。为进一步提升行业标准,唐县建立了先进的肉羊养殖网络监管体系,实现了羊只的电子备案,提供了强大的数字支撑。有助于监测和控制肉羊的安全性,还通过设立交易中心加强了源头品质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唐县通过生产二维码实现肉羊全流程可追溯。这意味着每一块到达消费者餐桌上的羊肉都附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描即可了解该羊肉从养殖、屠宰到分割的每一个环节。如今,唐县全县肉羊常年存栏量达到400多万只、出栏800万只,年销售额近200亿元。
美味“冀”忆!
一碗热腾腾的碗肉惊艳了舌尖
保定唐县的唐尧古镇,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庆都山景区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这里的古商业街上,不仅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更有让人垂涎三尺的传统小吃。其中,唐县碗肉作为当地首屈一指的特色美食,绝对不容错过。
每家碗肉店外都设有烧饼摊,这是唐县碗肉的一大特色。酥脆的烧饼与香嫩的碗肉相结合,为食客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味觉享受。唐县碗肉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养羊产业的壮大,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繁荣。此外,一些现代加工企业也开始研发速食碗肉产品,以满足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便捷美食的需求。
如今,唐县碗肉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成为唐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年产量800万斤!
唐县搭上“枣班车”,大枣映红致富路
在唐县的木兰村,大枣的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每当金秋九月到来,枣树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鲜枣,好似一幅丰收的美丽画卷。
木兰村多为山地,秋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枣果糖分的积累,使得这里的枣品质上乘,以“个大、皮薄、肉厚、味甜、色艳”而著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木兰村的大枣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年产量约800万斤,枣果收入占枣农总收入的40%以上,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此外,木兰村还大力发展深加工产业,不仅增加就业岗位,还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随着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地道的木兰村大枣,这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1把铁壶,68道工序!
一片“匠心”在铁壶看指尖上的“非遗”
唐县铁壶的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时期,当地采用的传统失蜡法制造工艺,已被列入保定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工艺的最大特点是能够精确复刻蜡膜上的细微之处,使铁壶的壶身异常精美,线条流畅,极具艺术美感。
在唐县铁壶的生产车间,生铁原料变成一把铁壶,要经过雕制泥模、翻制硅胶模、摇蜡、刻蜡、制作沙壳、脱蜡、浇铸等多达68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唐县铁壶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经典款式,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推出了多种创新设计。如根据二十四节气和传统佳节设计的不同主题的文创铁壶,在送出美好祝愿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