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4年前三季度的结婚登记人数出炉了!
民政部最新数据,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再创历史新低,同比下跌幅度高达16.6%。
要知道,在十年前的2014年,中国一年的结婚登记人数是1300多万对。这等于说,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结婚登记数减少了一倍。
甚至有媒体预言,2024年的结婚人数,很可能将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且未来还会继续下跌的趋势。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单身青年人数已经达到了1.34亿人了!晚婚甚至是不婚的浪潮已经到来。
关于不结婚的话题,各种原因网上有人已经反复说了,有人说是因为工资低,房价高,结不起婚。这个说法现在来看太片面,在人均收入更高的日韩、欧美,结婚率也一样是惨不忍睹,需要政府出面催婚。
也有人认为,是这届年轻人太自私了,都不愿意承担结婚的责任。这样的显然也是道德绑架了,毕竟也没有证据说我们的上一辈为了感情都在无私奉献。
那么,中国现阶段的低结婚率还有哪些隐形原因?全世界各国的政府催婚政策最后发挥效果了吗?
男多女少、学历高
中国现阶段结婚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相关数据显示,如今90后中男性比女性多了大概900万,而00后男性比女性多了大概1100万。
这样的性别比例失衡,核心原因不仅仅是60、7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大多数地区,男女地位观念根深蒂固,上一代的中国家庭也经常把男性考虑为继承人等因素,直接导致了90、00两代群体的性别比例失调。
图源:Pexels
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身边总有女性抱怨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了。因为就单身群体而言,身边的适龄适婚的群体是在逐步减少的,加之当下社交媒体喜欢营造的所谓世代交替,年龄代差等观念。一旦已经归入剩男、剩女行业,再想从年龄相近的同事、同学朋友圈中脱单的概率是很小的了。
经济当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人民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年轻人结婚成本平均值高达33.04万元,是人均可支配收入3.9万元的8倍多,更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1万元的15倍多。
一边是都市里的穷婚族,一边一些地区的天价彩礼现象依然很普遍。于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活明白了,与其这么累,倒不如单身一身轻,所以近三十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已经由23.6岁推迟到了29.4岁,女性从22岁推迟到了28岁。
还有一个被人忽视的因素是,受教育程度,目前中国大学的现状已经是女多男少。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本科共招生467.9万,其中女生294.8万,男生只有173.1万。如今的大学本科女生几乎是男生的两倍了。每年毕业的大学女生都比男生多了好几百万。
图源:网络
看下身边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基本是不会再回到农村老家的,回家发展的反而倒是一些男性。
有统计数据显示,女性的结婚率是和学历成反比的。比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初中女生结婚率是78%,本科是56%,到了硕士就仅有49%。
虽然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贬值,但在传统观念里,高学历还是意味着高收入、高认知,当女性意识觉醒,意识到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生活上都可以不依靠男性,婚姻就失去了必要性。
外加上社交媒体放大的男女对立以及婚姻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价值,都让这届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了。
图源:《再见爱人》
也有观点认为,因为社会发展,男女的学历、城乡的差异,引发了中国城市男女的资源错配,这才导致结婚率低。实际上,目前当下剩男、剩女经常已经很难在同一个层面思考问题,这或许才是现在结婚率持续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消费主义与不婚主义
对于婚姻的理解,除了个体的条件以外,社会观念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农业文明的时代,结婚毫无疑问是一种刚需行为。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欧洲古代,老婆孩子才是繁衍农耕文明最基础的方式。甚至到了工业文明的早期,婚姻也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的行为。
在上世纪70年代,物质生活还不是特别丰富的时代,几百块的彩礼外加单位分配的房子就能结婚。婚姻金钱属性还不那么高,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相应减少了。教育、医疗方面的差异也没那么显著,国有体制还能大包大揽,在很多工厂单位里,男女到年龄结婚几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到了成熟的工业社会,这游戏规则就变了,结婚开始成了一件高成本低收益的事。这里增加的不仅仅是婚姻的物质成本和育儿的教育支出。还有大幅降低的生活品质。
根据2024年的最新数据,中国女性每多生一个孩子,她的工资就会降低17%。同时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会增加。
图源:Pexels
还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现在的消费社会,可花钱消磨时间的地方太多了。从电子游戏、旅游、影视,还有各种各样的可以完成心理满足的途径史无前例地丰富。
现在的年轻人真正感受到了一句话,一个人也可以很快乐。所以结婚率是表面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其实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必须组建家庭,抱团取暖才能生存。
可是到了工业时代,进入消费社会。人类慢慢走向了个体,婚姻也不一定是社会共识了。
别出国了,留在国内结婚
结婚的人少了,着急不仅仅是父母。结婚对全世界的政府来说,已经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今年7月,印度第一首富安巴尼的小儿子的奢华婚礼成为全球焦点。印度总理莫迪对媒体表示:结婚要在印度结。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在他小儿子的婚礼现场
对个人来说,结婚是人生最大的一次消费升级。对国家来说也是经济的催化剂。根据媒体报道,安巴尼家族的这场奢华婚礼,仅婚前的庆祝活动就花费了将近2亿美元。《经济学人》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全国每年会举办约1000万场婚礼,婚庆市场的规模在1300亿美元。
不过大部分印度富豪选择在国外举行婚礼,而印度人独特的餐饮习惯,有时候婚庆团队还需要从印度直接空运了一个厨师团队和食材到了现场。所以在欧洲结婚的印度人基本都要在餐饮上多花些费用。看着钱都花在欧洲,莫迪要跳出来呼吁花更少的钱在印度结婚,可以多享受几天奢华的庆祝活动,更重要的还是能为印度当地人提供工作机会。
相比之下,印度还是幸福的,起码还能考虑如何解决哪里结婚的问题。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国家,政府都不得不下场直接催婚了。统计显示,2020年日本男性的终身未婚率约为28%,女性则为18%。日本各界开始各种脑洞大开,开启全面催婚模式,吃饭随机拼桌来提高男女双方见面的机会。各种联谊、加强男女互动“婚活”开始在日本盛行。东京市政府还推出了一款婚恋交友软件,官方出面给线上交友背书。
“婚活”
然而,现实证明这些努力收效甚微。在日韩两国,结婚率的下降已经是关系到社会结构和未来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一趋势已经持续很久,从日本经济失去的三十年可以看出,结婚率不一定能反映经济水平,但能反映经济发展潜力,甚至可以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趋势。
回到中国,这几年,为了缓解结婚率低的问题。各级政府也是推出各种措施,江西开始倡导“低彩礼”“零彩礼”活动,有地方开始组成喜事管家,狠抓婚礼大操大办。国家层面也修改了婚姻法,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设置“离婚冷静期”,防止冲动离婚等等。为了千方百计鼓励大家结婚,国家不可谓不用心,无奈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
图源:网络
尤其是“离婚冷静期”,或是起到了反向作用,如果双方已经闹掰,或者已经冷静到必须分开,设置这个冷静期无疑是脱了裤子放P,更多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想把不好看的数据往后拖而已。既然不合适在一起,硬凑在一起只会给未婚人士设立了一个反面案例,让年轻人更加恐惧。
结婚率和生育、人口、宏观经济等多个问题直接挂钩,也事关国计民生,社会也在期待地方“一把手”们能想出更多好办法。
但是,什么时候婚姻更关注双方个人的感受,更鼓励相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强硬捆绑在家族利益或者所谓人口红利上,婚姻指数或许才会慢慢见底回暖。
毕竟婚姻不是目的,幸福才是目的。
参考资料
1、结婚人数创新低!国家出手了,国民经略
2、悄悄领证、不发朋友圈,这一代年轻人的“结婚耻感”,显微故事
3、结婚人数再创新低,国家急了,意外的事接连发生,智谷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