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琰瑭
日前,中美瑞康宣布其和蔡磊携手推进的第二款针对渐冻症(ALS)的小核酸药物RAG-21迎来新突破,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
“孤儿药”是什么?以渐冻症为代表的罕见病患者有救了吗?
对此,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在知乎上邀请到蔡磊及其团队,请他们以一名渐冻症抗争者的角度,分享这款“孤儿药”的研发相关经历。
什么是“孤儿药”?
所谓“孤儿药”,是指针对罕见病开发的药物,一种药物可能只有很小一群人能用到。由于罕见病总体发病率低,所以药物需求量小,也就无法量产化。平均每年一亿美元的新药研发成本,导致其费用很高且市场上很难寻觅。
然而,社会对“孤儿药”的总需求实际上并不少。目前全球有5000-6000种罕见病,约占人类全部疾病的10%,其中,仅有不到1%的罕见病存在有效治疗方法。此外,多数罕见病是慢性严重性疾病,一个人得病,往往就是一个家庭、一辈子的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孤儿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是一种医疗突破,更体现了重要的社会意义,即对生命的平等尊重与关注。”蔡磊说。
据蔡磊介绍,具体到本次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ODD)的小核酸药物RAG-21,在科学层面上为渐冻症研究开辟了新途径。通过RNA干扰机制,这种新药能够靶向沉默致病基因,从根本上解决毒性蛋白的累积问题,为渐冻症的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从“孤儿药”到新药上市有多远?
那么,一种新药从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到真正上市造福罕见病患者要多久?
蔡磊在回答中写道,大部分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的药物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需要继续完成临床前开发,I期、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以验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剂量。
从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到药物上市通常需要7-10年,具体取决于临床试验进展和监管审批流程。
在中国,药物从临床试验到上市时间可因加速通道而缩短,如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优先审评审批和附条件批准上市。罕见病创新药可通过优先审评,将审批时间缩短至130个工作日,若临床早期数据表明疗效,还可申请附条件上市,极大提升患者可及性。在理想情况下,从“孤儿药”认定到上市的时间可缩短至3-5年。
为何要推动“孤儿药”研发?
有人担心,“孤儿药”面向小众患者群体,商业价值不突出,企业会有动力研发吗?
事实上,这背后有相应的政策激励,包括市场独占权、费用豁免和税收减免以及研发风险分摊等。
市场独占权:获批上市后,“孤儿药”可享有7年的市场独占期,避免竞争产品进入市场。
费用豁免和税收减免:“孤儿药”开发企业可免除新药申请费用,临床研究费用也可享受25%的税收抵扣。
研发风险分摊:“孤儿药”的高定价策略和政府支持让企业能够在商业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将更多资源投入罕见病治疗领域。
此外,“孤儿药”的研发还带动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以RAG-21为例,这种药物的研发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美瑞康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针对渐冻症的全面布局之一。这种技术不仅服务于渐冻症患者,还具有广泛的疾病适应性,能进一步推动RNA治疗在神经系统疾病、遗传病等领域的应用。
蔡磊直言,“孤儿药”研发不仅需要科学家和企业的努力,也需要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孤儿药”的成功研发和推广,有助于改变社会对罕见病的认知,让更多人意识到,“科学和医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利益,还有守护生命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