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突变!发生了什么?

市场炽热,但也有变化!

今天早盘,A股、港股大幅高开,市场再度火爆。然而行盘十五分钟之后,红利大盘股突然杀跌,农业银行和长江电力一度大跌超3%,中国石化、工商银行等红利资产亦是大幅下跌。那么,发生了什么?

分析人士认为,从大的战略方向来看,做多依然是一个重要趋势。但由于一些做绝对收益的资金此前在上述红利资产介入较深,而且这些股票一直在高位,因此出现高低切换也较为正常。反而资金从这些大股票撤离可能会给中小盘个股带来更多增量。

突变

早盘,A股再度走强,但市场却出现新的变化。今天,红利权重股杀跌非常狠,指数一度被带动回调,但中小盘个股涨势很猛。创业板指一度涨超6%,沪深京三市开盘15分钟成交额近4000亿元,较昨日此时放量2100亿元。

其实,市场可能正在经历一轮逼空。由于红利指数的权重股此前都在高位,在这一轮行情中的涨幅无法与中小盘个股相比,因此有一些做绝对收益的资金从这些股票出逃,并转战成长股。

从两融余额来看,长假将至,很多人并不敢上杠杆,但在昨天大涨的背景之下,不少人开始被动加杠杆。截至9月26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168.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87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483.7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69亿元;两市合计13652.1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6.56亿元。

中信建投策略陈果认为,当下A股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财政,也不是基本面验证的问题。而是资金、供求关系。从这几天了解情况看,内资增量资金短期不清晰,是否兑现也在犹豫,但外资是要回补A股的。从2022年以来,A股有一批右侧跟进的外资,目前美联储降息,短期不排除外资流入超预期。客观说,3000点之后,短期战术的把握会变得越来越高难度,但战略方向是无比清晰的:相信,战略做多中国优质资产。

热情洋溢

目前,市场热情洋溢。昨天深夜,中信证券微信公众号非常罕见地推出了一篇题为《干》的文章,标题很短,但充分彰显了当前情绪高涨,热情洋溢的市场状况。文章指出,干字当头、众志成城。相信自己的国,相信自己。其实每个普通人,都是中国脊梁。担当、奋进,是中国人最务实的家国情怀。

昨天凌晨的报道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负责同志表示,要统筹实施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一方面加快落实已有政策措施,加力推进“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更快更多形成实物工作量,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对实体企业的精准支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另一方面,锚定年度预期目标,聚焦经营主体和社会关切,加快出台实施有针对性、有明显成效的增量政策,打出组合拳,激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完成好全年目标任务。

市场往往就是行动派的天下。在利好政策推出之后,已经有银行连夜推出《关于开展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业务营销推动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优先支持纳入该行上市公司白名单内的客户;对于股票增持贷款业务,优先介入市值稳定,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活跃、流动性较好,纳入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的股票;审慎介入上市公司及其股东股份对外质押比例过高,存在分红不达标、破净、破发等情形下减持受限的股票。

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牧原股份已经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0亿—4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58.6元/股。按照回购金额上限4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58.6元/股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6826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3%。

购买狂潮

对冲基金亿万富翁戴维·泰珀(David Tepper)周四表示,过去一周中国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全面转变”,出台了“重磅”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他还补充说,他正在购买“所有”能买到的与中国股票挂钩的资产。

高盛全球市场董事总经理、策略专家Scott Rubner周四表示,中国股市近日走势强劲。一旦美国大选结束,中国股市应该成为投资者投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Rubner认为,期待已久的中国股市复苏可能终于到来,如果是这样,投资者应该想要参与其中。

高盛透露,在周二宣布政策放松措施后,其顶级经纪业务出现了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购买狂潮,也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银行报告称,对冲基金主要购买多个行业的单一股票,包括消费品、工业、科技和材料。

银行数据显示,尽管本周对冲基金对中国的股票敞口大幅增加,但仍低于历史纪录,与2023年和2020年初的高位相比,徘徊在五年低点附近。美国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对冲基金投资者对以中国为重点的对冲基金的配置有所下降,其中美国投资者表示,他们对以中国为重点的对冲基金的投资今年下降了15%。

高盛周三发布的报告称,周二,交易亚洲地区股票的对冲基金也上涨了1.1%,使其月度表现达到2.4%,今年迄今的回报率达到9.3%。高盛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另一份报告称,8月份,交易亚洲地区股票的对冲基金回报率为负0.4%,但今年以来仍上涨了9.2%。

据观察,不少外资机构目前还处于犹豫和怀疑的态度当中,他们仍在等待政策效果。数家大行的电话会议表示,目前缺乏刺激的规模和实施细节,需要密切关注后续的具体执行和时间表,以判断其真实影响。对冲基金则相对积极许多,上涨之前,他们就已经在港股市场有所动作。

责编:战术恒

校对:刘星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