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我们会开始用眼镜做更多的事情,而更多地把手机放在口袋里。”在推出最新的AI眼镜产品Orion后,Meta董事长兼CEO扎克伯格说出了这一番话,表达自己对AI眼镜的无限期待。
近日来,伴随着Orion的横空出世,各家厂商的AI眼镜也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业界确信,扎克伯格这番言论有可能在未来变成现实。但是在AI眼镜引领智能设备未来之前,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年研制 Orion展示AI眼镜最新成果
2024年9月26日,在Meta Connect大会上,扎克伯格从保险箱中缓缓取出了该公司最新的AI眼镜产品Orion,揭开了这款新品的神秘面纱。
Orion由Meta团队历经十年研发而成,是首款功能完备的全息AR眼镜原型机。该眼镜重量仅98克,配备7个摄像头和传感器,续航可达到2小时,远超其他竞品。Meta表示,AI眼镜并没有将用户与现实隔绝,提供不受手机或头显显示屏限制的数字体验。Orion提供了AI语音控制、眼球追踪、手势追踪、EMG神经腕带等多样的交互方式。相比此前的AR眼镜,Orion配合Meta自研的LLAMA大模型,能够感知和理解佩戴者周围环境,以“研判和主动满足”佩戴者的需求。这样,Meta的AI可以根据冰箱里的食材生成食谱,或者在用户洗碗时拨打朋友的电话。
这些功能意味着什么?Meta在官网表示,新的Orion AR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AR显示体验”,“从确定眼镜的外形,到提供全息显示,从开发引人注目的AR体验,到创建新的人机交互模式,并将所有功能整合到一款产品中,是我们行业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之一。挑战之大,以至于我们认为成功的概率不到10%。直到Orion的诞生。”
除了硬件,Meta也在大语言模型方面投入精力。今年4月,Meta就发布了新的LLAMA 3大模型。Meta和眼镜品牌雷朋(Ray-Ban)在去年9月联合推出的智能眼镜Ray-Ban Meta二代就先行接入了该模型。本次Meta Connect大会上,新的LLAMA 3.2大模型同时面世。其中,该模型最先进的900亿参数量模型引入了图像推理功能,能够完成图像理解和视觉推理任务,适用于图像标题、图像文本检索、视觉基础、视觉问题解答和视觉推理,以及文档视觉问题解答。
作为Meta推出的原型机,Orion暂不对外市售,而用于Meta进一步研发AR技术。扎克伯格也在发布会上表示,该产品仍需要在显示系统、轻量化、成本控制上继续改进,直至实现量产。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其X账号发文披露,Orion最快在2027年将实现量产。
群雄逐鹿 AI眼镜赛道强手如林
随着Orion眼镜的推出,在AI眼镜的战场上的其他玩家也受到了业内的关注,它们的出现让更多人相信,AI眼镜就是未来科技的大势所趋。
今年5月,谷歌在I/O大会上,展示了一款智能眼镜。该眼镜结合新一代Gemini AI模型,可实时识别生活中的场景、物品,并通过 AI 识别、搜索、信息整合后反馈给用户,给出智能化的建议。据了解,谷歌已主动接触眼镜制造业巨头依视路陆逊梯卡(EssilorLuxottica),希望合作生产AI眼镜。苹果也继Vision Pro后,加码研究轻量级AR眼镜。
在国内,OPPO、魅族、小米等手机厂商也已投入到一体式AI眼镜的开发,与雷鸟、XREAL等长期专注AR眼镜的国内厂商同台竞技。魅族在去年11月推出的MYVU眼镜搭载了自研的Flyme AI大模型,通过与魅族手机连接,让眼镜与手机共享手机算力和网络。此外,MYVU Discovery 还提供了手势触控和带有按钮按压功能的戒指交互。而今年2月,OPPO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出了其最新的AI眼镜——OPPO Air Glass 3。只有50克的眼镜通过手机端专属App调动OPPO自研安第斯大模型。用户只需轻碰眼镜腿,即可体验语音助手功能,实现智慧交互。
引领未来 AI眼镜道阻且长
众多企业参与AI眼镜的竞争,重要的原因自然是看到了AI眼镜在未来丰富的应用场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在播客中预言,耳机和智能眼镜将成为AI硬件的两个重点领域。
长城证券等券商的研究报告也指出,AI眼镜提供了一种不受屏幕限制的数字体验,无缝集成了情境感知AI,并能够感知和理解用户周围的世界。随着未来MicroOLED和MicroLED等显示技术发展、生产成本降低,AI眼镜将实现量产,运用范围将更加广泛。除了应用于影音娱乐、消费办公等场景,AI眼镜还在高精密度的工业制造、医疗等领域实现其商用价值。群智咨询(Sigmaintell)最新报告指出,全球AR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预计80万台递增到2029年的1210万台,其中2027年有望迎来行业“奇点”——AI眼镜将进一步发展为有完整光机系统的AR眼镜,将刺激全球AR市场加速成长。
当然在乐观的数字背后,AI眼镜还亟待进一步进化。一副Orion眼镜的平均研发成本达到10000美元,且如何在利用照片训练模型和保护用户隐私之间实现平衡,都是各家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AI眼镜能否代替手机,引领智能产品生态,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