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
全球科技与资本的激烈角逐中,太空已经成为新赛场之一。不久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成功实现星舰“筷子”回收。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一家中国民营航天企业也完成了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的飞行试验。当技术日益完善,商业航天将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像回收可乐瓶一样回收火箭,为何成为中美航天新赛道?
10月1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基地,成功实施了星舰第五次试飞。伴随着轰鸣声,发射约7分钟后,超级重型助推器成功落入发射台的“臂弯”,上演了“筷子”机械臂“夹住”火箭的科幻一幕。
蓝箭航天副总裁张静茹从技术特点给出了专业解释,“此次试飞有两大关键点,首先它是一个超重型的运载火箭,其次它的一子级、二子级均可完全复用。”
上海市宇航学会资深航天科普专家陶建中则表示,最直接的是成本的控制——回收再利用,成本自然摊薄。“火箭回收是直接降低发射成本的最佳方式。过去发射火箭是一次性的,就好比‘坐一次性飞机’一样浪费。当火箭实现回收后,它就能像飞机一样多次起降飞行,把成本越摊越薄。”
今年9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三号”VTVL-1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试验箭,完成了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的飞行试验。这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离凑齐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这“最后一块拼图”又近了一步。
蓝箭航天副总裁张静茹介绍说,此次完成的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可理解为万米级,即火箭到1万米高空时,发动机熄火,在空中经历自由落体过程,发动机进行2次点火,落到预定点位,是一个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在陶建中看来,我国商业航天对比和美国有一个巨大优势,即“国家队”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力、群策群力。“即将到来的大航天时代,航班化的发射将是常态。全世界人口有30亿,还不能够实现点对点的通讯,这就要求我们把互联网搬到天上去,就需要大批量的通讯卫星。”他补充说。而数量庞大的火箭发射,单靠“国家队”远远不够,必须要走商业化的道路,进行批量化、模块化、密集型的发射。
成本高昂 场地受限 国内商业航天如何实现“航班化”发射?
去年,中国一共将270颗卫星送入太空,有137颗是商业卫星,占比65%。执行这270颗卫星发射任务的,有13次是由商业火箭完成,但这一数字相比美国仍有较大差距。目前,SpaceX已基本实现三天一次的发射节奏。从具体数据看,SpaceX使用的“猎鹰九号”火箭的近地轨道运力为22.8吨,2024年单箭发射报价约为69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每公斤2.1万元。作为对比,国内商业化火箭型号发射报价大约在每公斤6万元到15万元人民币之间。
张静茹认为,我国商业航天还处于发展初期,发射成本也相对较高,如果未来实现可重复使用,这个价格就会指数级下降。此外,商业航天行业研发周期较长、投入较大,而且我们人才受限,所以只能稳扎稳打,一步步来。
陶建中表示,其实马斯克已经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阳光大道,我们能看到很多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未来实现可复用之后,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火箭性能迭代的过程。
至于商业航天发射场,张静茹举例说,马斯克用4个发射工位,就足以支撑每年上百次的发射任务。因为发射工位不在于多,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这就需要未来整个行业共同协调、通盘考量。
头部企业扎堆 商业航天为何“偏爱”长三角?
今年5月,“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担任此次发射任务的是,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在发射前一天,他们刚刚完成“谷神星一号”海射型任务。他们的制造基地就位于安徽池州。
如今,几乎国内知名的商业航天企业都会在长三角布局。天兵科技于2021年4月,在张家港建设总投资40亿元的天兵科技运载火箭及发动机智能生产基地项目。而选择在这里落户,正是因为完备的产业链。造一发火箭,95%的零部件都能在周边找到供应商,这让企业能以更低成本、更大的优势“飞”向太空。
张静茹表示,蓝箭航天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嘉兴和湖州建厂,如今40%以上的供应链都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究其原因,首先就是交通物流,陆路运输极限就是4.5米直径的火箭,再大就只能靠海运了,长三角陆运海运体系发达。第二点则是看中长三角完整的工业体系,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比较完备。第三就是人才的储备,因为一体化发展,它可以促进人才、投资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此外,良好的营商环境,都是企业在落地的过程中考虑的核心因素。
在陶建中看来,长三角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快应用到商业航天的智能制造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放眼未来,商业航天,这片太空里的“新蓝海”,未来不可估量。
看看新闻记者: 王骋
编辑: 王骋
责编: 秦扬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