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和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避免其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以OpenAI为代表的硅谷领头羊纵然营造出“世界是平的”、前沿技术惠及人人的错觉,却也为后发国家敲响了警钟:数智技术是否能催生一个更为公正、平等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看似将带来无限可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内核是否仍存在着文明排他性?

从根本而言,以美国为主的技术先发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制造端与使用端的双重不平等。从使用端而言,以OpenAI为代表的硅谷领头羊制造的大模型仍建基于存在政治与文化偏见的英文语料库,这一训练机制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跨国再生产。置身于“人机共生”时代,包括社交媒体、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内的跨国数智应用软件,成为民族国家投射、竞争战略叙事的基础条件与主要场所。然而,若仔细检视硅谷公司生产的底层大模型,则不难发现,前十大训练语料半数为英美国家的主流媒体。本就偏颇、暗含西方中心主义的训练机制,使得机器在自我学习、迭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再生产特定国家的意识形态与预设立场。

从制造端而言,在信息科技产业中,作为先发者的西方国家往往以掠夺式的姿态,凭借不公正的劳动分工体系,加剧既有世界权力秩序的不平等。长期以来,以苹果、元、谷歌、亚马逊、微软为首的硅谷巨头往往选择将“生态创伤”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剥削处于信息技术产业链底端的“全球南方”国家。更需警惕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出无疑进一步提高了准入门槛,因为它需要极大规模的数据、人力、自然资源,权力集中被进一步强化,少数的“富国和富人”决定着系统被怎样制造、劳动如何分工。

当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创造的利益掌握在“富国和富人”手中时,其催生的种种问题却危及世界每一个角落。面对2024“超级选举年”,大型科技公司虽然在年初便宣布将对虚假信息积极采取措施,但各类合成照片、声音伪造等误讯、谬讯、恶讯仍在网络空间肆虐。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这一具有欺骗性的名称,极大程度上掩盖了其实际上仍基于物质而成的事实。这类极其昂贵、耗费大量资源的大型基础设施,耗能至少是传统搜索引擎的1000倍以上,将加速全球生态的恶化与气候危机的到来。

在推动人工智能治理和国际合作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必要性与普惠性。2024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恶意输出、版权侵犯、深度伪造等热点安全问题。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举办了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习近平主席也在近日进一步号召,要强化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部长会议功能,在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自主权与治理话语权的双重提升,我们更应积极倡导加强国内人工智能伦理和监管法律建设,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作为后发国家与“全球南方”的一员,应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共享和合作,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惠及全人类。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机共生的时代特征,不单单考验着人类将如何与技术、机器共生,更考验着我们如何在新技术的赋能下真正创造包容普惠性。唯有如此,才能助力我们超越文明等级论与欧美现代性,打造百花齐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