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立法惩罚AI造谣者

建议立法惩罚AI造谣者

  在AIGC技术快速迭代发展的今天,有图有视频,未必有真相。自去年AIGC爆火以来,用新技术编“伪消息”、造“假新闻”博眼球等AI造谣乱象频发,今年4月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有4起涉及使用AI造谣。如何避免AI造谣乱象“野蛮生长”?近日,南都记者专访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教授万小军。他表示,大多数AI造谣新闻是用AI工具“移花接木”,业界可以考虑从AI模型的入口和出口施加控制,避免谣言内容的生成。他建议从立法角度加大对AI造谣者的惩罚力度,明确AI造谣者的法律责任,“AI治理还需法治。”

  AI拼接

  “假新闻”用AIGC移花接木

  “现在大多AI造谣新闻用了AI工具移花接木,是AIGC技术的一种负面应用。”万小军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AIGC技术,是指利用AI技术生成内容的技术,生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今年4月,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有4起案件涉及使用AI造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包括“广州限制外卖配送”谣言案,经查,是使用AI工具批量生成不实文章。公安机关依法对6名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如今年5月,河南一网民尚某某在某平台发布《一场惊心动魄的“钞票大战”巴中市警民对峙引发轰动谁将成为胜利者》的图文。经查,文字由AIGC生成,图片则是在网上获取的真实图片。

  南都记者观察上述案件及实操AI软件发现,这类“假新闻”制作逻辑均是“移花接木”:基于某一事实事件或现实场景,用AIGC技术文生文或文生图,拼接合成图文并茂的文章。而同样可以用AIGC技术,将多张文生图或网络视频片段,拼接合成声色并茂的视频。

  万小军认为,如今获取AIGC工具途径简单,短视频平台等传播形式广泛,与传统谣言相比,用AIGC技术移花接木造伪造假新闻,具有门槛低、传播快、规模大、迷惑性强等特征。“但对于熟知AIGC的人来说,不难看出仍有AI痕迹。”他曾多次看到自媒体号发布的此类文章逻辑不顺,用图粗糙,或是用打码网图,与内容无关。“不可忽视的一点是,AIGC技术正快速迭代发展,生成的图文、视频也越来越真实。”

  “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都要重视AI治理,而不是等到AIGC技术真正成熟。”万小军表示,现今市面上大多数用AIGC技术生成的视频,长度不过十几秒,场景缺乏变化,细节不够逼真,专业人士能较轻易辨认。但预计未来三到五年时间,输入几句文字口令,就能在几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一键生成与现实场景无异的长视频。  

  AI幻觉

  偏离用户指令“胡说八道”

  “有研究表明大模型的‘幻觉’不可完全避免。”万小军的研究领域是自然语言生成与大模型。他坦言,AI幻觉也是如今大语言模型应用面临的问题。

  AI幻觉,是指模型生成的内容与真实数据不符,或偏离用户指令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胡说八道”。南都记者在某AI软件上提问“9.11和9.9,哪个更大”,AI给出以下答案与解答:9.11更大。因为9.11和9.9的整数部分都是9,十分位上1大于0,所以9.11更大。

  万小军认为,AI幻觉问题是基于概率进行文本生成的必然,流畅的文本无法避免幻觉,模型缺少相关新知识,也缺乏对内容真实性与一致性的有效控制。他还表示,研究AI幻觉问题时,若过度限制大模型,切断虚假内容避免误导的同时,也限制了AI创作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导致模型生成的内容缺乏创意。

  AI治理

  业界尝试用技术根治与监测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如今AIGC生成的内容真假难辨,这无疑对媒体和公众信任度造成冲击。治理AI造谣,要走在AIGC技术成熟前。

  据介绍,业界目前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尝试,一个是根治,另一个是监测。根治,即从源头切断谣言内容的生成,通过利用训练数据质量控制、模型对齐、检索增强、拒绝回复等多种手段消减大模型生成虚假信息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大模型的‘幻觉’不可完全避免。”万小军表示,要根治AI谣言,从源头切断谣言内容的生成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业界已经在做研究了。”

  业界目前还在尝试监测手段,即在互联网内容平台接入鉴别软件,实时进行数据识别比对。“这需要搭建很大的语料库。”万小军表示,这意味着,投入的人力物力将是巨大的,代价很高。“业界还在做研究,但目前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将算法应用到真实数据上的时候挑战很大。”

  AI法治

  建议培养“AI+法学”复合型人才

  在现阶段,用技术手段治理AI造谣难度大,难实现。面对AIGC大模型应用带来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挑战,万小军表示,“AI治理还需法治。”他建议从立法的角度,加大对AI造谣者的惩罚力度,明确AI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对AI造谣者的行为真正起到约束作用,离不开惩罚机制。”

  AIGC技术越来越强大,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在万小军看来,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AI+法学”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基于以前的法律条款或案例难以解决AI时代新的问题。对法律法规的研究也要与时俱进,需要多个学科联合研究。”万小军表示,目前,法学生、律师、研究人员等专业人士对于AIGC还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从全国层面来看,已经有多个学校在加速推进此类人才培养,比如成立智慧司法这类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专家名片

  万小军

  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语言计算与互联网挖掘研究室负责人,在北京大学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与文本挖掘,研究兴趣包括自动文摘、文本生成、情感分析、语义分析、多模态与多语言NLP等。

  采写:南都记者 李芷琪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图片由腾讯元宝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