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唐志强)当人们在夜晚仰望天空时或许会看到流星坠落的闪光轨迹。流星体如果没在大气层内燃尽,坠落地面后就成为陨石。这些“天外来客”是从哪里飞到地球的?

  目前人类已知的陨石有7万多颗。此前科学界根据它们的构成判定,其中约有6%来自月球、火星和灶神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欧洲南方天文台和捷克查理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杂志和《自然》杂志上先后发表3篇论文说,他们发现,目前已知陨石中约有70%来自3个小行星家族。

  这3个小行星家族分别命名为“卡琳”“科罗尼斯”和“马赛”,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太阳系主小行星带,是由距今580万年、750万年和4000万年前的3次撞击形成的。研究人员通过望远镜观测主小行星带所有主要小行星家族的构成,并用计算机模拟了这些小行星家族的撞击和演化得出了上述结论。其中仅“马赛”小行星家族就贡献了37%的“访地”陨石。

  主小行星带也被称为主带,汇集了太阳系内近98.5%的小行星。它们由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部分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因为木星引力的影响,这些星子既不能被火星吸收,自身也不能积聚成大行星,最终演化成了大量小行星。小行星在主带内一旦“撞车”,碎片会形成更多的小行星或飞出主带。

  从宇宙的时间尺度看,这3次撞击算是“新近发生”。研究人员解释说,相比更加古老的天体碰撞,新近撞击产生的小行星家族碎片更多、更活跃。这些碎片脱离主带飞向地球的概率更高。

  应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还确定了更多陨石的来源,目前总计超过90%的地球陨石“身世”已明确。他们未来将聚焦近5000万年内撞击产生的小行星家族,为剩余不到10%的陨石溯源助力。同样的方法还可用于追溯千米级大小的小行星来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