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与会嘉宾在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交流活动现场进行趋势解读。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
在传统印象里,项目评标是由评标专家打分决定的。可是,由“机器专家”进行智能评标,你见过吗?
10月24日,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交流活动中,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AI交易整体解决方案,引起观众的强烈兴趣。
在项目招投标中,AI交易整体解决方案可通过大模型自动识别企业投标信息、自动对比筛选入围企业、自动确定中标候选人,实现招投标全过程智能化应用。目前,该技术已在海南省“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中应用。
长期以来,“熟面孔”“人情分”是招标投标领域存在的顽疾。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核心载体。推动数据和业务的深度融合,能够提高平台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布宁辉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们发挥专长,与河北石家庄、雄安新区等地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字化、智慧化升级。
数据结构性治理、数据共通共享……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给当地公共资源交易带来了很大变化。
“过去,评标经常要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办完,现在很多评标只要几分钟。”布宁辉说,交易平台数字化建设极大提高了评审效率。
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交流活动是2024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由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主办,以“AI+,让交易更便捷”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交易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字化转型新思路、新举措。
如果说,工业时代资源是石油,那么信息化时代资源就是数据。
“公共资源交易行业沉淀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与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新技术结合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说,当前,全国各地大型企业纷纷开展大模型研究,很多研究成果已进入实践阶段。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提供的一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全国已备案197个大模型,其中通用和行业大模型分别为61和136个。从行业大模型的类型看,包括教育19款、金融18款、办公15款、政务11款、医疗11款。
何宝宏表示,大模型正从训练向端侧走,从单模态向多模态走。大模型跟终端结合,出来了AI汽车、AI电脑等网络热词。
对于当前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鲍静这样生动形容:“不是让子弹飞,是子弹‘嗖嗖’就来了。”
新型标准化是当前数字政府数据治理的重要问题。过去的标准化,是车同轨、书同文。针对人工智能的标准化,鲍静起了一个新词——“数同行”。
“人工智能标准化不同于工业时代标准化,本质是互联互通、互信互构,需要加强基础设施标准、安全评估标准等建设。”鲍静说。
数字化、智能化是公共资源交易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河北持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转型,实行招标投标全程网办,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合同签订等事项“一网通办”,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双盲’评审是招投标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举措,从专家盲抽、技术盲评、分散评标等小切口举措入手,从根本上保证了评审结果公正透明。”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融合创新,推动河北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升级不断迈出新步伐。(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