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先用后付”走偏,强加于人的新玩法动摇行业信誉

□蒋璟璟

“一觉醒来我爷爷用先用后付买了五十几样东西”“我也被默认强制开通了”……据报道,今年“双十一”,一些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新“玩法”遭到消费者吐槽,引发关注。很多消费者反映,自己默认的付款方式莫名变成了“先用后付”,不用输密码、刷脸或刷指纹就直接下单了。在相关投诉平台上,有关“先用后付”的投诉已接近9000条,投诉内容不仅包括“无感”或诱导式的开通过程外,还涉及取消服务时所遇到的困难。(中新社)

力推“先用后付”,可说是电商高烈度竞争的又一缩影。就如同此前各平台跟风实施“仅退款”政策一样,在用户、交易量双双增速见顶的大背景下,电商们不得不脑洞大开,玩起了新花样。按理来说,“先用后付”能够让消费者不花一分钱就先拿到商品,用得好再付钱,用得不好就退货,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从实际反馈来看,却并非这么一回事。现实中的“先用后付”,远比“字面意思”复杂得多。其给用户带来了便利,更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电商的所谓“先用后付”并不纯粹,而是夹带了太多的私货。有的平台面向资信达标用户默认开通了“先用后付”,或者消费者在没注意的情况下开通了“先用后付”,然而由于“先用后付”的“一键购买”下单方式和原来的结算流程不一样,造成下错订单、被收取逾期费用等不好的消费体验——在此类操作中,平台实质上已有越界“操纵”用户账户的嫌疑,非但是更改支付验证设置,更通过高敏按钮诱导误触下单,就差按着手帮消费者买买买了。

有的消费者只是想收藏商品或先添加到购物车,方便比价和统一结算,却变成了直接下单;也有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以“先用后付”的方式购买过商品,驿站里都是自家包裹不说,后续还产生了违约金和逾期费用……凡此种种,需要追问的是,所谓“先用后付”,到底是谁的“先用后付”?是消费者的自主意志、自发选择,还是平台的反客为主、强加于人?近年来,某些电商平台,越发越过其渠道、中间体、服务商的本位,而总是想着“教育消费者”,想着培养用户习惯、训练用户心智,忘乎边界、频频冒犯。

相较于帮助用户先享受到商品,“先用后付”所能带来的直接效果,其实就是虚增交易量。在电商退货率本就高得离谱的当下,如此自作聪明的玩法,只怕会造成行业信誉的进一步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