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合肥科学岛”)获悉,该院研究团队在等离子体肿瘤治疗机制方面再次取得突破,发现低剂量(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仍可有效抑制肿瘤。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期刊。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可快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并具有显著的肿瘤细胞“选择”性作用(对正常组织和细胞损伤较轻),被认为是极具潜质的新型肿瘤治疗技术,目前已获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合肥科学岛健康所韩伟团队长期研究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治疗肿瘤方面的技术。早前,韩伟团队先后发现低温等离子体抑制癌细胞侵袭的分子机制、等离子体杀伤癌细胞的机制等。
但等离子体治疗的缺陷在于其生物组织穿透性差,有效成分和剂量随作用深度快速下降。现有研究集中于等离子体在中高剂量区间的肿瘤治疗效果和机理研究。现实场景下,当等离子体在肿瘤内衰减至低剂量区间时,是否仍具有肿瘤抑制作用,仍属认知“盲区”。
对此,韩伟团队再次取得研究突破,发现低剂量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仍可有效抑制肿瘤,其机制是通过损伤肿瘤细胞的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继而诱导发生有丝分裂灾难实现抑癌。他们通过检测肿瘤中连续深度层的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水平,发展了等离子体有效作用的评价方法,解决了现实场景下有效作用深度未知的问题困扰。
值得一提的是,在等离子体诱导肿瘤细胞死亡方式的探索中,细胞有丝分裂灾难也是继细胞焦亡之后,由该团队首次报道。
(记者 刘小容 实习生 张佳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