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余额已清零。
想着要继续重复着一成不变的起床作息,一成不变的工作安排,一成不变的KPI焦虑。
便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人到底有没有可能会爱上自己的工作?
脱口秀节目告诉我们:
不可能,工作是万恶之源。
然而。
在这个假期里,Sir却看到了一部台剧。
故事里的主角做着这世上,人类最不愿意去做的工作。
却充满了感情。
胡扯?
一部可能会治愈你的大尺度剧集献给你:
人生清理员
(友情提示,以下内容不适合在饭点观看。)
01
为什么说这是正常人都会避之不及的工作?
因为这家叫“明日清洁社”的清洁公司,其主营业务是:
清理特殊死亡现场。
众所周知,人类的死亡,如果能及时被发现,是不需要什么特殊清理服务的。
那些和死者相关的物件,或弃或留,家属自己都能搞定。
但问题是。
在更加疏离的现代社会,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消失”后,能立刻被人发觉。
而当一个人去世很久才被发现。
那个环境,经过了几天的“发酵”,就不是正常人能够接受的了。
怎么说?
《人生清理员》的第一集,就展示了这种状况。
主角大川(凤小岳 饰)接到了这么一个单子:
一个异国的客人在浴缸里滑倒之后撞到头意外身亡。
尸体过很久才被老板发现。
老板叫来这群专业人士,但是却怀疑他们的收费:不就比普通清理稍微复杂一些些吗?为什么价格差异这么大。
是不是你也这么认为?
于是。
大川就开始和老板打赌。
他让老板亲身进入房间陪自己清理,如果做得到,费用就打三折。
结果呢。
老板进屋没有几秒钟,就在呕吐声中被吓得落荒而逃。
为什么?
首先,是气味。
要知道,尸体腐败之后的分泌物会沁入地底、墙缝,许久之后都很难消除。
不仅难闻。
且具备一定的有害物质:
也就是一些探险小说中提到的“尸毒”。
举个例子。
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黑龙江讷河42人特大凶杀案中,一法医在进入埋尸的地窖工作时,不慎取下面罩,他迅速被尸体产生的有害气体感染,当场昏迷,并留下了严重的肺部后遗症。
这是真实的横亘在特殊现场清理员面前的危险。
所以每次清理之前,明日清洁社的众人都全副武装。
一身防护服+防毒面罩。
保护自己的每一寸皮肤,裤脚要牢牢扎进靴子里。
其次,是视觉。
比如孤独死的老人房内,会有很多腐烂的水果,和不散的蚊蝇。
或者,有人溺亡的水塔内,墙壁染上得用喷枪冲洗多次才能干净的粉色血迹。
即使水都抽干,也不能阻止这里迅速地滋生蚊虫。
电影版里还有对密恐极不友好的一幕。
豪宅的主人在某个空旷的房间身亡,清洁社推开门,之间天花板都是密密麻麻的苍蝇。
光看画面就头皮发麻,何况置身其中?
而即便如此。
死亡特殊现场清理员们,也得硬着头皮工作。
他们需要一铲铲铲走粘稠的尸水。
需要掀开地毯清理黏连的尸油。
甚至有时候,他们还会遇到最可怕的场景:
被他们称为“荡秋千”的尸体。
即上吊自杀的现场,从高空裹下来一个人形的毯子,混着红黑交织的分泌物。
此情此景,Sir光是描述都觉得难以忍受。
那么。
为什么,为什么会有人主动去做这一份工作?
02
说到这里,或许你要抢答了:
豆瓣9.1分韩剧《我是遗物整理师》说的也是类似的职业。
通过遗物。
我们可以像拼拼图一般,来讲述死者的戏剧化人生。
不过。
对Sir来说,《人生清理员》还是有所不同。
相比于故事。
它似乎想聚焦另一个更当下的话题:
孤独死。
还记得前段时间,那篇女生死于出租屋的长文吧?
引发了舆论的海浪。
只是,几乎全部的目光都注视在了她作为死者的标签是否足够吸引流量,“211高材生”“考公笔试第一”“父母将她骨灰抛入河中”。
在罗生门一样的信息和标签澄清面前。
却没有办法还原,她是如何一步步,失去了所有的社会牵系的。
或许是,这样的事件,太常见?
也或许是。
因为“太晦气”,被刻意忽略了?
《人生清理员》所做的事,就是聚焦这一批孤独死的人群,通过填补生与死之间的信息落差,让我们看清,这里涌现的问题。
比如,一位老人死在了出租屋,他的儿子满怀伤痛。
但是,细看之下,会发现二人的信息差:
儿子直到母亲死后,才知道母亲瞒着他在酒店工作赚钱养家。
儿子成家之后的确也没停止尽孝。
但是,注意一个细节。
儿子给母亲的礼物总是一盒护手霜,而母亲的柜子里,早就堆满了密密麻麻同一品牌从未开封的护手霜。
她需要的究竟是物质,还是在远距离之下的一点点沟通呢?
或者。
乡下的母亲过来找在城里工作的女儿,帮她处理后事。
可即将走进女儿的出租屋时,她却不敢踏入那扇门。
她说,她害怕房间里的一股味道:
“孩子是我生的,从小吐的、拉的什么没见过,但那个味道我就是没办法。”
是什么气味能击破一个爱孩子的母亲的防线?
那是出租屋里被“清理”了几轮,也抹不掉的痕迹。
更是母亲和女儿心理上的隔绝。
所以该怎么说呢。
所谓孤独死,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独自前行的物理结果。
更是心理层面的孤独与绝望。
NHK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死的冲击》中有这么一个场景。
节目组记录了多段无缘死的真实案例之后,它们也接到了一些少年少女迷惘的邮件、自述。
这个场景,在《人生清理员》中也有呈现。
清洁社老板龙哥(金士杰 饰)在清理现场,给死去的朋友爱听的电台打去了电话,告知了老友的死。
对面的阿娇依旧声线甜美地表达了感谢。
什么意思?
或许,表露情绪亦是一种自救。
舆论给死亡添加的标签式砝码太重。
却忽略了,推着他们走向这一步的,或许是比蛛丝还轻的,那一点点被关注、被看见的缺失。
说到底。
面对死亡,公共舆论空间总那么一些“摆不上台面”的回避。殊不知,影像传播本身,也可能成为那一根细小的、把孤独之人往回拉的蜘蛛丝。
而剧集之所以把这些异常状态的死亡日常化。
原因也在于此:
对真实的接纳,恐怕才是破除死亡恐惧的第一步。
03
说起来,中国人是极其擅长回避死亡的。
我们有着太多的避讳。
比如仙游,比如安息,比如长眠,比如永别,书面语一点的,叫千古、就木、殒命,口语一点的,叫没了、走了、去了……总之五花八门,就是不谈那个“死”字。
但问题是,未知死,焉知生?
当我们对死亡这个字眼避之不及的时候,其本质上,是逃避一切“不美好”的东西,眼里只愿意看到一片光明。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生清理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的。
它不像类似《不虚此行》的电影这样把死亡这件事诗意化、洁净化。
它是把死亡中,最难堪的一面呈现给大家,通过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
让我们重新认识“死”字。
而这,本该是人类死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课。
这也是为什么将角色设计成这样的原因:
他们是被社会抛弃的一群人。
男主角大川原本是医学高材生,却因为医院事故找实习生背锅,被判刑,从此游戏人间;女主利颖(宋芸桦 饰)在国外留学,却无法释怀男友的自杀,她在黑色的情绪漩涡中捱过每个夜晚。
而老板龙哥,身上的纹身更是暗示了一段不堪回首的黑社会往事。
这其实是一群在角落里被人忽视、在社会上因为公序良俗被“判死”的边缘人。
肉体的死亡和社会性死亡哪个更可怕?
Sir不知道。
但有一点,我们在故事中,看到了另一种面对死亡的方式。
关于社会死亡:
Sir特别喜欢的一个角色,叫伊雯。
是个单亲妈妈。
人很胖。
再加上从事这样的职业,应该很自卑是吧?
但是并没有。
她每天都笑嘻嘻的,热情面对所有人,该哭就哭,该闹就闹,活得让人无比羡慕。
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例子。
女儿要在幼儿园表演,讲述一段《我的妈妈》。
伊雯不想让女儿提家庭的不完整和工作的“不体面”。
可是小孩子却没有想那么多。
她说,离婚很正常,幼儿园里很多小朋友的父母都这样,至于妈妈的职业,老师说了,所有的职业都是平等的。
是的。
当一个环境都可以正常地看待一切职业。
我们很难不拥有正常的精神状态。
而只有这样。
在沉重的死亡阴翳面前,才不会因为异样的眼光,给共度时艰的生者,拔掉彼此的一点点联系。
关于物理死亡:
有这么一个画面。
龙哥带着员工去看自己的妻子,就埋在公园一排绿荫的石子下。
阳光带着柳叶拂面,死亡从未如此安宁。
没有沉重煽情,没有繁文缛节。
龙哥甚至给员工打趣说:“你压到我的老婆了。”
什么意思?
其实是说,这些关于人生大事的故事,最好的讲述方式,本来就不必振臂高呼,只是让它自然生长。
就像海涅那首耳熟能详的《还乡曲》:
死亡是凉爽的黑夜
生命是闷热的白天
天黑了,我进入梦乡
白天使我很疲惫
而它,还有后半段:
一棵树长到我坟墓上面
年轻的夜莺在枝头歌唱
它歌唱纯洁的爱情
在梦中我也听得见
说白了。
死亡并不可怕,它并不是生者的敌人。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
如果你只是视之为洪水猛兽,并一个劲地避讳它,甚至将其理解为生命的败局。
那么,你所关闭的不仅是理解逝者的那扇门。
更有直视现实的能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就是涂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