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之川:语文教师如何使用好教科书?

伴随《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和今年9月新教材在起始年级正式启用,语文教与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更好地助力一线教师把握新课标,用好新教材,我们特别推出“新教材与新教法”系列,以飨读者。

来源 | 《中国教师报》现代课堂版

作者 | 顾之川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

从2024年秋季起,小学、初中从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修订后的语文教科书,并将在三年内实现新老版本的逐册替换。

这套语文教科书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现行教科书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代表着国家对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的最新期待和基本要求,是语文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的基本遵循和主要依据。

一个教师的学识修养、教学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使用或驾驭教科书的能力水平。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使用教科书呢?

熟悉掌握教科书

狭义的教科书就是“课本”,广义的教科书统称教材。 教材就是教学的材料,范围要比教科书大得多,不仅包括课本,还包括上课用的讲义、讲授提纲、参考资料、挂图、生字表,课外用的自读课本、练习册、工具书、教辅图书等。 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教科书。

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钻研教科书,熟悉掌握教科书,仅仅是大致了解还不够,必须达到真正熟悉掌握、得心应手的程度。如果对教科书不甚了了,当然说不上熟悉掌握,就是明白了、记住了,也还不能算熟悉掌握。必须了解教科书为什么要这样编,指导思想、编写原则、编写体例是怎样的;熟悉各册有哪些内容,是怎样安排先后顺序的,为什么这样安排;领会每一课为什么要选取那些课文,目的是什么;文中包含了哪些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辅佐;学生在学习课文、开展阅读理解、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时,哪些是关键,哪些是难点,教学中应该如何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只有对这些问题了然于心、应付裕如、得心应手,才能算是真正熟悉掌握。

比如,这次修订,小学教科书增加了《我爱我的祖国》《两件宝》《一定要争气》《长城》《秦兵马俑》《女航天员的信》《雷锋日记二则》,初中教科书增加了《往事依依》《回忆我的母亲》《梅岭三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井冈翠竹》《青春之光》《“蛟龙”探海》《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等课文,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文化自信”的语文核心素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科书,以文润心,以文化人,加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强根固本,凝聚精神,引导中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打好中国底色,厚植家国情怀。

再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识字课、识字量适当减少,拼音教学时间增加,是为了加强幼小衔接,减缓起始阶段的学习坡度。小学增加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初中增加“阅读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单元”“整本书阅读”等,是为了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教学中无疑就要贯彻这些理念,落实相关要求。

灵活使用教科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 “教学不能不从课本入手,可是决不能限于课本里的语言文字,课本里的语言文字原是实际的反映,必须通过它而触及实际的本身。 要是学生头脑里有这么一种印象,课本是一回事,实际又是一回事,彼此连不到一块儿,那就是教学上的大失败。 ”

教师不仅要熟悉掌握教科书,还要能够灵活使用教科书。教科书既是教学的依据,又是教育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科书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工具好不好用,用起来顺不顺手,手段得不得法,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靠教师的教学实践来检验。相对于教科书本身,一线教师教学的实际效果更重要。

拿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熟读语文教科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掌握语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具体说,就是要在阅读理解、表达运用两方面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阅读理解、信息处理、语言表达、应用写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等,并能够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分析、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熟悉掌握教科书的目的在于灵活使用教科书。要灵活使用教科书,教师就要做到:明确语文教育目标,突出语文教学特点,切合中小学生实际。

明确语文教育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体现了课程设计要求的整体观和完整性。

实际上这四大核心素养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在教学中不宜平均使用力量,要区分基本任务、重要任务和必要任务。

基本任务就是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文化自信是重要任务,思维发展、审美创造是必要任务。这样区分丝毫没有轻视文化、思维和文学的意思。因为这些不是语文学科独有的任务,而是中小学各学科(包括语文)共同承担的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中小学各科共有的任务,其他学科也要培养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能力。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之于思维能力,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戏剧之于审美创造。只有语文担负着培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这是语文课独有的任务。语文教学应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从语言文字运用出发,在学生自主且丰富的阅读理解、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实践中,相机开展文化自信、思维发展和文学审美教育,融会贯通,最后必须再回到语言运用上来。如果出去了回不来,那就有可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历史课、政治课、人文课,或者上成“四不像”的课。

突出语文教学特点。语文教学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综合性,二是实践性。综合性主要体现在阅读内容的丰富性、阅读文本的多样性以及写作是语文能力素养的综合运用上。实践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掌握语文工具,不能仅仅死记硬背语文知识,要在运用实践中熟练掌握,多读书,勤思考,勤练笔,即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教科书设计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单元”“单元学习/研习任务”“跨学科学习”“整本书阅读”等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

近年来的中高考命题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主动贴近教材,体现教、学、考的有机衔接。

以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为例,鲁迅《理水》(2019)题目“中国的脊梁”,勾连初中所学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海明威《越野滑雪》(2020)题目“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大量留白”,呼应高中所学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冰山理论”;陈村《给儿子》(2023)要求写文学短评,直接改编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毛泽东《论持久战》(2024),则呼应语文教材中的《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

这些题目既是对相关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也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特点。这就启示我们,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听说读写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的简单线性训练模式,发挥语言知识能力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加以整合,营造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和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积累知识,增加学识,增长见识,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符合中小学生实际。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学好自己所教的学科,但学生人各有志,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欢科学,有的喜欢人文,有的喜欢艺术,孔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扬长避短,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一定都要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比如,《红楼梦》选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并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喜爱《红楼梦》。当然如果有学生确实喜欢,理应受到鼓励,但也应允许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只要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好处,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成功,哪怕他不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也应该得到鼓励。

1941年重庆南开中学一次考试,学生谢邦敏拿到物理试卷,一道题也不会做,只好填了一首《鹧鸪天》,物理教师魏荣爵先生评卷时批道:“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结果他顺利考上西南联大法学院,成为著名法学家。他晚年著文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说他最感激的就是这位魏荣爵先生。

这就启示我们,教师教学要符合中小学实际,就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不至于盲目地教。教师对教科书钻研越深入,对学生身心特点认识越真切,教起来也就越有把握。

注意克服两种偏向

教师使用教科书还要注意克服两种偏向:一是主观主义,一是形式主义。

有的教师喜欢“跟风”,看流行什么,就立马学什么。有的教师很勤奋,也愿意学习,看到一篇文章、一本书,或别的老师的某种教法有效,就想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应该说,这些教师的学习精神值得称赞,只是学习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前者只是有样学样,缺乏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学科定力;后者仅凭一孔之见,浅尝辄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学到了皮毛,粗浅理解或学习别人的经验,并不一定符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或是与教科书内容不符,或是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灵活变通,结果往往方枘圆凿。

比如,有的教师教《猫》,不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梳理探究、表达交流,感受课文的思想意义、生动描写和优美语言,而是让学生化身小法官,调查“芙蓉鸟被害案”。有的教《白杨礼赞》,让学生画白杨树。如果学生确有绘画特长,不妨让他们画,一展其长,但不能以偏概全、舍本逐末,让全班学生都去画白杨树。这样刻意追求创新,课堂看似很“热闹”,但学生学不到真本领。

我曾在“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看到一位教师上《赤壁赋》《登泰山记》的群文阅读课。这位教师把大量精力放在《登泰山记》,而对《赤壁赋》这样的传统名篇却轻轻带过。显然,这样的教学只注意到了群文阅读的形式设计,却忽略了经典作品的内在价值。 山西有一位教师曾对我说,现在上公开课,如果不搞大单元,自己就不好意思。其实,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守正”远比“创新”更重要,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创新”对语文教学有害无益。

要克服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最根本的在于修炼“内功”,吃透教科书的精神,把握教科书的本质,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保持定力,实事求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科书使用策略。不为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中说:“说千道万,教师水平是关键。记得多年以前,叶圣陶先生说过(大意如此):在好教师手里,编得不好的教材也能发挥作用;反之,教师不行,多好的教材也教不出好结果。我完全同意。 教材如此,教法也如此。越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要求越高,机械地搬用不会有好结果。”

这就启示我们,对待教科书,既要认真钻研,熟悉掌握,力争能够驾轻就熟,灵活运用,但又不能囿于教科书,只死守着教科书的“一亩三分地”,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妨适当“出圈儿”,突破学科思维,跳出教科书,超越教科书。这里说“适当”,是说不能“出”得太远。即使离开了教科书,也总要在教育的范围里,在育人的范围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服务。无论教哪一学科,都不能脱离育人这个总目标。教科书是教育教学的依据,但受教育不等于仅通过教科书来学习。能不能超越教科书,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学识和见识,也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许多语文教育家知识丰富、学识渊博、见识独到,有着高超的教育教学智慧,是名副其实的“杂家”,既是“经师”,更是“人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至于教学方法,需要多学习、勤思考、多实践,特别是学习别人尤其是语文名师的教学经验,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自己用心思考。

语文教学教什么?在我看来,无非就是教识字、读书、作文三件事。如果能够把这三件事真正抓好落实,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引导学生热爱语文,熟练掌握运用语文工具,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语文教师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是成功的语文教育。

当然,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小学语文要从识字抓起,认准字形(包括正确书写),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并能灵活运用。认识了一定量的字,他们自然就会过渡到阅读和作文上来,重点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养成热爱语文、享受阅读、乐于表达分享的良好习惯。

初中语文主要应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上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读好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写好两篇文(规矩文、放胆文),养成四个好习惯(享受阅读、乐于表达、深入思考、自主学习)。

高中语文要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素养,重点培养阅读理解、信息处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等六大关键能力,拓展阅读的宽度、表达的厚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教科书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不管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只要符合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积极参与语文实践,就是好的语文教学形式,就是成功的语文教育。

对目前流行的整本书阅读、大概念、大情境、大单元等新提法新理念,既要积极试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又不能强调过头,更不能走极端。

教师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师的创造性在教学,关键在于“实”和“活”;既要扎扎实实,又要灵活高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学生的、学生受益最大的才是最好的。

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语文感兴趣,不仅愿意学,而且充满热爱,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进而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顾之川:语文教师如何使用好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