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见过一只猫,盯着两盘同样香喷喷的鱼干发愁?

一盘是清蒸,鲜嫩爽滑,另一盘是红烧,味浓汁香。它左看看,右闻闻,急得喵喵直叫,可就是下不定决心。

这情景,像不像高一学生选科时的纠结模样?

尤其是面对“生物”和“地理”,一边是越啃越香的硬骨头,一边是起初浓郁诱人,却慢慢变成艰涩难啃的干饼。

说到底,选科这事儿,跟吃鱼干一样,选好了是享受,选不好就是硬着头皮咽。

高一选科: 别让一时兴趣,毁了三年努力

正如有位教育家所言,“选择教育,就是选择未来的模样。”

但在现实中,这个选择常常被简化为,一道看似简单却实则复杂的选择题,尤其是在“生物”与“地理”之间游移不定时。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戏码也愈演愈烈:

到底是顺应兴趣,还是听从现实?

到底是越走越宽的坦途,还是风景迷人的羊肠小道?

这不,戏才刚开场,就充满了张力与矛盾。

高一选科: 别让一时兴趣,毁了三年努力

01 兴趣是驱动,而不是枷锁。

曾经有位学生告诉我,他家里有位“地理博士”老妈,地理知识丰富得像百科全书,连小区停车场的朝向都能用地形图分析一番。

可他偏偏喜欢生物,最爱蹲在阳台研究草莓上的白霉菌。

老妈嫌弃他,说种地种出了虫子,他回怼:“这不就是生命的奥秘吗?”结果,老妈拉着他看地质纪录片,他一边看一边溜出去养他的菌,最后,考试一塌糊涂。

老妈急了,恨铁不成钢,他反问:“您是学地理的,我学生物,咱家基因多样性还不够强吗?”

又比如,一个家长开家长会时抱怨,说孩子非要选地理,理由是喜欢看地图,可偏偏数学成绩只有个位数。

我忍不住开玩笑:“他是想用地图找到高分宝藏吧!”家长脸色一变:“可不,真想给他定个位,让他别迷路。”

孩子后来偷偷告诉我:

“我就喜欢研究方向,尤其是妈妈的碎碎念怎么从东南吹到西北的。”

高一选科: 别让一时兴趣,毁了三年努力

02 随大流是选择,但别忘了终点。

比如有个孩子说,选科时不敢做异类,就跟着班里大多数同学选了生物。

后来他发现,全班50多人,只有2个成绩优异,其他全是“陪跑”。

有次课间,他问老师:“我们选生物是不是错了?”老师幽幽来了一句:“别问选科对不对,问自己努力够不够。”

他说:“老师,我没问题,我就是好奇——那两个尖子生当时怎么没跟大家选地理呢?”

还有一位班长为了带动全班氛围,选了物化生,结果几周后满头雾水:“我这不是学科学,是在研究生物‘灭绝’的全过程!”

班里没人敢承认听不懂,纷纷装模作样,还互相劝:“别退,大家都一样。”

班长看着厚厚的遗传学笔记,心想:

瞧瞧这集体意志,早晚把我逼成生物学家啊。

高一选科: 别让一时兴趣,毁了三年努力

03 困难只是风浪,选择才是航向。

比如高一时觉得地理简单,选了它。

高二开始后,这学生每天都在算位移、背大洲和洋流流向,简直比学数学还烧脑。他咬牙坚持了一学期,终于考到及格线,激动得发朋友圈:

“如果我能熬到高考,人文地理一定给我加冕‘搬砖王’。”

尤其是,生物的遗传学让人崩溃,有个学生私底下调侃:“这学科真像打怪升级,从染色体到基因突变,全是BOSS级难题。”

不过,到了高三,他却发现复习时越来越得心应手,甚至学得比物理还轻松。

他说:“当初差点放弃,没想到,我现在觉得生物是‘从地狱到天堂’的学科啊。”

高一选科: 别让一时兴趣,毁了三年努力

由此可见,选科是一次人生微缩版的选择,既关乎兴趣,也牵动前途,但更重要的是契合自己的节奏。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需要的是平等和倾听,而不是单方面的决定。

所以说,别用眼下的难易定义未来的可能,也别因一时的从众压抑个人的真实兴趣。

如果孩子喜欢地理,那就从他的兴趣入手,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如果最终选择生物,也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毕竟,教育不是填满一个容器,而是点燃一把火。

重要的是,在学科选择背后,让孩子明白:选择不是终点,而是通向精彩未来的一步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