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南京某一个小区里住着两户人家,赵家与孙家,两家的孩子小赵和小孙同年参加高考,成绩公布那天,命运的齿轮悄然开始转动,也由此牵出一段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启示录。

破局之钥:藏在志愿填报里的逆袭密码

小赵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成绩稳居年级前列,高考发挥也稳定,分数远超特殊分数线 124分,达到了640 分,位次全省8014位,全家人喜出望外。

查分当晚,亲戚朋友的祝贺电话就没断过,夸赞之词不绝于耳,赵家父母更是觉得孩子一只脚已经踏入顶尖名校,未来一片光明。在填报志愿时,两口子一门心思奔着那些声名赫赫的 985、211 高校去,翻来覆去研究高校排名,专业选择上也全是热门的金融、计算机,想着这些专业毕业后高薪又体面,压根没细问小赵的想法。小赵虽有些迟疑,可看着父母满脸憧憬,话到嘴边又咽下了。

破局之钥:藏在志愿填报里的逆袭密码

另一边,小孙家气氛却凝重许多。小孙成绩中等偏上,高考成绩刚过特殊分数线没多少,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孙家父母愁眉不展,唉声叹气,觉得孩子这分数太难挑学校了。但很快,老孙冷静下来,他拉着小孙,爷俩促膝长谈,把小孙从小到大的兴趣爱好、课余痴迷的事儿全捋了一遍。老孙发现,小孙虽是理科生,却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一有空就扎进古籍里,写起历史小论文也是头头是道。

录取结果陆续公布,小赵如愿被一所知名 985 高校录取,全家大摆宴席。可入学没多久,小赵就陷入了困境。金融专业课程晦涩难懂,高强度的数学模型、复杂的经济理论让他力不从心,课堂上昏昏欲睡,作业也全靠硬啃,几次考试成绩垫底,自信心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他开始频繁给家里打电话哭诉,后悔当初的选择。

而小孙呢,在老孙的参谋下,避开了竞争白热化的头部院校,选了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冷门专业 —— 文物与博物馆学。起初,亲戚们还颇有微词,觉得这专业没 “钱途”。但小孙却如鱼得水,大学里,他跟着老师四处考古实习,亲手触摸历史的纹理,撰写的学术小文章还发表在专业期刊上,整个人愈发自信,对未来也有了清晰规划,立志考研深造,投身文物修复领域。

关注更多择校升学信息

进家长群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藏在这些故事细节里。

其一,了解孩子兴趣是基石。每个孩子都有独特闪光点,成绩不是唯一标尺,兴趣能化为学习动力,支撑孩子熬过大学的枯燥与艰难。强行把孩子塞进热门专业,就像给小脚穿大鞋,走不稳也走不远。

其二,精准定位分数。别只盯着名校光环,要参照高校近年录取分数线、位次排名,分析分数段内合理院校范围。压线考生不妨退而求其次,挑王牌专业突出的普通院校;高分生也得权衡专业调剂风险,别因冲名校丢了心仪专业。

其三,深挖专业内涵。很多家长和孩子望文生义选专业,实则相差甚远。像信息与计算科学,乍一听是计算机类,实则偏数学;园林专业不是简单种花种草,还涉及规划设计、生态保护。要通过官网、学长学姐、专业论坛,全方位了解课程设置、就业方向。

其四,放眼未来规划。志愿填报是通往职业生涯的起点,若想本科毕业就业,优先选实践性强、对口率高的专业;打算考研深造,基础学科、学术氛围浓的专业更有利,还得考量院校推免资格、硕博点情况。

小赵和小孙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小赵在磕磕绊绊中调整心态,申请转专业,重拾学习热情;小孙则怀揣梦想稳步向前。他们的经历,恰似一盏灯,照亮后来者志愿填报的漫漫长路,提醒每位家长与考生:慎之又慎,巧用技巧,方能在这场关键抉择中,为梦想精准导航。

为了让大家了解志愿填报的过程,掌握志愿填报的底层逻辑,我们南京择校特地为家长开设了志愿填报课程,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扫码添加南京择校微信,报名参与学习志愿填报课程。让我们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与蜕变!

南京择校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