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需要和家长、社会通力配合,才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如今各所学校提倡家校共育,老师和家长各司其职,通力配合,结果不止有家长不理解,就连一些教育工作者理解的也有偏差,彼此都站在自身角度要求对方配合,却忽视了教育的目的。
“谁说学校坏话就群起而攻之”?广东一学校校长因不当言论道歉
网络舆论成了家长监督学校教学质量的利器,以往有学生在学校受委屈,家长可能投诉无门,很多问题石沉大海,现在只要公布到网上,就能给学校造成舆论压力,问题也就解决了。
满足家长诉求的同时,学校的声誉也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开始质疑老师的威信和学校的公信力,不再听老师的话,处处跟老师作对。时间长了会影响教学风气,学校的口碑不好,将直接影响招生。
网传华南师大附属普宁学校,特意召开以《家校同心共建共享》为主题的家长会。会上校长与家长代表谈学校的发展,和孩子的教育问题。还在PPT上公然写明,要从家庭做起实施爱校教育。也就是家长带头维护学校的名誉,内部问题内部解决,不许别人说三道四。
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向班主任、校领导反映解决,而不是发到网上。校长更主张“谁敢说学校坏话,就要群起而攻之”。家长不得不怀疑,这是在威胁家长,警告家长无论学校出现什么情况,但凡有家长敢说出去,学生在学校就会坐冷板凳。
没想到,家长会一结束,PPT就被家长发到了网上。网友表示大开眼界,以前都是培养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啥时候又多了一个爱校教育?当地教育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派相关人员到学校展开调查,相关图片言论属实,已要求校长做检讨并向家长道歉。
学校出问题就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师范类高校,附属学校办学质量也不俗,是按升一级学校标准建设的公办十二年制学校,向来以“完整的现代教育为师生的精彩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没想到一校之长,在学校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但凡学校能给学生一个体面的答复,家长何至于要发到网上。毕竟舆论是把双刃剑,不止会伤了学校的名声,也会将学生置于风口浪尖之上。学生和学校向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长但凡有更好的方法,也不会出此下策。
学校的初心可能是想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想因为一些小误会闹得满城风雨,结果言辞不当反而碰到了家长的逆鳞,越不让公开就越公开,学校此举如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是学校没问题,自然也就不会有家长投诉举报的情况,而不是出了问题不许家长声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学校真有不良之举,无论再怎么威胁家长,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理解家校共育?
如今的教育环境,好像越是提倡家校共育,越激发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家长嫌老师教学不够用心,老师嫌家长玻璃心,学生像皮球一样被来回踢,即便撇清责任又如何,最终吃亏的都是学生。
现在很多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没有正确理解家校共育的根本含义,教育部门应该不定期举办教育讲座,普及家校共育的理念。学生在学校,老师就要全权负责,不能在学校不学习,让学生放学后到校外学习。学生能在学校完成的作业,就不要留到放学后,避免让家长辅导作业。
家长也要履行教育义务,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三观,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不要把老师当保姆使唤。学生放学回家后,可以不辅导作业,但也要积极配合老师完成的其他教学任务。
毕竟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在放学回家以后拉开的。家长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酌情安排兴趣班和研学活动。有问题多与老师沟通,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做到不当着学生的面相互吐槽,尤其是家长有问题可以跟老师反馈,而不是背后把老师数落的一无是处,这样会直接影响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地位,一旦学生不再敬畏老师,教学质量也就无法保证了。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学校的做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