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大菲一直都是我特别羡慕的一个人。
她虽然家庭普通,长相普通,上学时期的成绩也很普通,但她身上总能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阳光和自信。
前段时间,我们见面,我跟她吐槽起养育儿子的种种不易,她仍旧跟以前一样,什么事儿都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化解。
我说孩子调皮,难管,费心又费力,她说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人缘好,会来事。
我说孩子成绩搞不上去焦心,她说,成绩不好就承欢膝下。
我说孩子脾气躁,惹不起,她说这样的孩子不怕被欺负。
我特别好奇的问她:
“为什么你总能保持这种乐观又松弛的状态?为什么你总能情绪稳定地处理各种麻烦?”
她笑笑说:
“其实也没什么,我也只是复刻了我的妈妈。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妈妈就是一个积极乐观,情绪特别稳定的人。
不管我闯了什么祸,不管我多么气人,无论我成绩好坏,妈妈都能温柔地对待我,引领我。”
突然想起毕淑敏曾在《家问》中写过:
“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爱是他的羽翼,爱是他的长矛。
在爱中蓬勃成长的孩子,他看天下就比较的勇敢,他看前途就比较的光明,他看事物就比较的冷静。”
确实,暴躁焦虑的父母,很难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
只有父母松弛有爱,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垃圾“,孩子才能被养得积极快乐。
二.最聪明的方式:培养自己的钝感力
尼采曾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写道:
“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是种美德。
生活满分的状态,无非是用20%的敏感觉察美好,用80%的钝感避免伤害。”
确实。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痛苦,其实都来源于我们太过敏感。
领导的含沙射影,同事间的明枪暗箭,随便一件小事都可能让我们心绪紊乱,思虑万千。
伴侣说话的语调,随手乱扔的臭袜子,孩子随便乱放的玩具,成绩的后退,莫名其妙的小脾气,随时都会引爆我们的情绪小宇宙。
我们太容易因小事内耗,因外界的风吹草动而痛苦。
记得360创始人周鸿祎也曾说过:
“人还是应该迟钝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这样就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
关系很好的同事经常因为自己的儿子是“学渣”焦虑不已。
结果,她越操心,越逼孩子,孩子越不给力。
直到有一次,她遇到儿子同班一个考“倒数第二”同学的妈妈。
那位妈妈丝毫没有同事的焦虑和自卑,她总是和孩子“勾肩搭背”,不在乎孩子是不是又考了倒数第二,不怕孩子将来考不上重点,考不上大学。
她只在乎孩子今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比之前有了一点小进步。
她能敏感地捕捉到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点进步,并及时地给与孩子鼓励和表扬。
她平静地接纳孩子的平凡,淡定地陪孩子慢慢长大。
所以,你看,当我们的过分敏感,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和生活的烦恼来源时,我们不妨为情绪脱敏,让自己多一点钝感力。
我们的钝感力越强,烦恼就越少。
我们的内心越平和,从容,孩子就能拥有一个更好,更有利于他的成长环境。
三.最彻底的方式,修炼自己的内心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曾经提出过一个“ABC理论”,理论表明:
“当一个人产生了抑郁,沮丧、痛苦等负面情绪,或产生愉快、放松、欢乐等正面情绪时,并不是由于某个事物刺激引发的,而是源于对那个刺激的看法。
简单来说就是:
让我们情绪波动的从来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所以,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育儿路上的种种艰辛,决定了我们获得幸福的能力。
就像我最羡慕的那位好朋友大菲一样。
她从来不会因小事而内耗,生活和育儿的任何烦恼在她眼里都是:
福祸相倚。
她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心理学上的“湖泊效应”也验证了这一点:
把一把盐倒在杯子里,杯中的水又苦又咸。
如果倒在湖水里,湖中的水仍然很甘甜。
所以,解决情绪最彻底的方式,就是修炼我们的内心。
我们的心大了,事就小了。
心宽了,烦恼就没了。
内心强大,才能万事从容。
诗人惠特曼说:
“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什么,就变成什么……
如果是早开的喇叭花,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孩子每天的所见、所感和所受,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成长。
如果我们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垃圾”,就会让孩子误读这个世界,毁了孩子的人生。
孩子未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藏在父母的情绪里!
修炼我们处理“情绪垃圾”的能力,是孩子的幸运,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