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基金“偏科”严重 两位基金经理掌管近七成资产

为了提振资本市场,近年来政府层面不断出台文件,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在今年9月由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

然而,部分公募基金对发展权益类基金的热情似乎并不高,尤其是银行系公募基金“偏科”十分严重。据第一财经统计,14家银行系公募基金的权益规模平均占比为7.98%,去年同期这一数字11.55%。其中有9家公司的权益类产品(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下同)规模占比不足5%。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200家公募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达31.01万亿元,除了刚成立的苏新基金外,其余14家银行系机构的合计基金资产净值为5.7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55.67亿元。但银行系公募的权益类产品规模却减少了1650.11亿元,同比减少两成以上。

也就是说,银行系公募以占比7%的家数管理着市场上近18.6%的基金规模,大量资金沉淀在货币固收领域。在这之中,中银基金和永赢基金的规模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1427.28亿元、1364.94亿元。然而,中银基金却是银行系公募基金中“偏科”较为严重的一家。

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不到5% 两位基金经理掌管近七成资产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银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5,973.87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仅为41.63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为224.90,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仅为4.46%。而货币基金的规模则达到了2,880.21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也达到了2,805.14亿元。

在中银基金内部,资产管理规模“贫富”分化也较为严重,两位基金经理管理了全公司司近七成的资产。

截至目前,中银基金旗下有46位基金经理,其中范静管理资产规模为2,527.82亿元,蔡静管理资产规模为1,468.00亿元,两位基金经理合计管理规模2995.82亿元,占公司管理规模的66.89%。

而这两位掌管了全公司近7成资产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均为货币市场基金或纯债基金。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安全性较高,但收益十分有限。

蔡静任职回报均取得了正数,但年化回报均未超过2%,范静管理的基金同样均取得了正收益,但年化回报也不高,任职回报最高的中银惠利纯债A在2013年12月3日至2024年8月2日取得69.32%,但年化回报实际上也只有5.06%,而在过去十年中国的平均通胀率大约为2%,也就是说这两位基金经理只是勉强跑赢了通胀。

“偏科”后果:规模掉队 权益基金羸弱

虽然中银基金在货币固收市场取得了相对安全稳定的收益,然而这也让其错过了权益基金发展的历史机遇。

中银基金是中国首批成立的银行系公募基金,背靠中国银行和贝莱德两大品牌的中银基金,股东实力雄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银基金管理规模均处于TOP10以内。然而在2020年后,中银基金却跌出了10名以外。

Wind数据显示,在2019年末,中银基金管理规模为3,818.47亿元,剔除货币基金及短期理财规模为2791.81亿元,位居行业第五,与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头部公募的差距不过千亿元。

然而在2020年权益基金爆发的这一年,中银基金规模几乎在原地踏步,为2796.65亿元,行业排名一下滑落至13名。据统计,2020年底,公募基金规模达到19.82万亿元,较2019年底的14.19万亿元增加5.63万亿元,全年新发基金规模超过3万亿元,百亿“日光基”达到13只,市场火爆异常。

靠明星基金经理吸金成为当时基金规模扩张的主要动力,但中银基金长期忽视了权益类基金发展,并没有具备强大号召力的基金经理出现,发产品也没有什么声音。

随后几年中银基金与头部公募基金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规模早已突破万亿元,而在过去四年间,中银基金规模仅仅增长了15%。

由于权益基金发展滞后,导致近年来中银基金旗下基金经理频繁出走。自2023年以来,已有陈鹄飞、王帅、吴印、王妍、王伟、宋殿宇、邢秋羽等基金经理相继离任,其中不乏任职年限较长的资深管理人。

而人才的流失,又进一步削弱了中银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在业绩下滑与赎回压力下,中银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出现了“迷你”化的趋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24日,中银基金旗下超过30只基金的规模未能达到5,000万元的标准,约占中银基金所有基金产品的五分之一。

部分产品因为规模太小触发清盘的条件,2023年中银基金约有14只基金宣布清盘,2024年以来已清盘7只,清盘数量居公募之首。(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