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被美股股民薅走30亿

已经蛰伏了四年有余的阿里,又摊上事了!

10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NYSE:BABA,09988.HK)发布公告,同意支付4.335亿美元(约合30.87亿元人民币)了结一宗合并股东集体诉讼。

公告用词有些晦涩,但可以通俗地解释成“破财免灾”——支付了30亿,那些要求赔偿的股民就不用再告了,公司也不用费神费钱打官司了。

既然给了钱,阿里就开始“嘴硬”了。

在公告中,阿里称上述和解不构成承认或认定诉讼主张的索赔有任何正当理由,公司否认任何有关过错、责任、不当行为或损害的指控,达成和解仅为避免进一步诉讼的成本和造成的干扰。

阿里此次花钱了结的诉讼,根源在于被监管机构启动的反垄断调查。由于涉及“二选一”的垄断行为,阿里已经被罚了182亿,此次又拿出30亿和解,这意味着,阿里已经至少付出了212亿的代价。

今年8月底,阿里完成了为期3年的整改,称“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当人们以为阿里会从此轻装上阵之时,没想到阿里又拿出了30亿的真金白银。

阿里,这次真的是又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了吗?以后还会不会再出现“飞来横祸”?

诉讼始末

阿里的转折,始于监管机构的反垄断调查。

2020年,当时阿里巴巴因被指控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而被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立案调查。经过数月的调查,监管部门于次年4月公布了调查结果,认定阿里巴巴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了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并据此对其处以182.3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这一处罚决定对阿里巴巴的股价产生了显著影响。在处罚消息公布前后,阿里巴巴的美股股价经历了大幅波动。尤其是在2020年10月创下319.32美元的历史新高后,股价迅速下跌,11月和12月两个月内累计跌幅达到24%,市值蒸发超过1700亿美元。尽管2021年1月股价有所反弹,但随后又开启了漫长的下跌之路。

美国投资者认为,阿里巴巴因不遵守中国内地法律而遭受监管部门处罚,是导致其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2021年,美股投资者向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发起针对阿里巴巴的集体诉讼,指控由于阿里巴巴的虚假和误导性陈述,导致阿里巴巴的股价被人为夸大了。

同时,原告还指控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存在重大失实陈述。但在认定过程中,法院驳回了原告对阿里巴巴就蚂蚁集团IPO声明的质疑。因此,对阿里巴巴是否存在垄断行为及失实陈述的指控成为讨论关键。

而另据观察者网报道,2022年4月22日,他们修改了起诉状,将马云列为新的诉讼对象。

金通社注意到,马云已于2019年9月辞去阿里巴巴董事长职务,并在2020年10月卸任董事职位后不再担任集团职务。美国投资者修改起诉状,在指控内容没有明显变化的前提下,依然将马云增列为诉讼对象,其中意图耐人寻味。

这场诉讼不仅耗费了双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引发了市场对阿里巴巴公司治理和合规性的广泛关注。

30亿和解是多是少?

2024年10月26日,这起备受瞩目的美股股东集体诉讼案达成和解协议。根据协议条款,阿里巴巴将支付折合30亿元人民币以平息这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

公告称,该和解协议须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获得法院批准,并且不构成对诉讼中主张的索赔有任何实质价值的承认或认定。阿里巴巴称,公司否认任何有关过错、责任、不当行为或损害的指控,“我们达成此和解协议是为了避免进一步诉讼的成本和干扰。”

公告显示,和解协议已提交给曼哈顿联邦法院,尚待法院批准。

阿里巴巴,被美股股民薅走30亿

30亿人民币的和解费用,是多是少?

根据原告律师在法庭中出示的文件显示,4.3亿美元的和解金额远低于原告们最初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告律师表示,如果继续诉讼下去,投资者可能寻求的最高赔偿额将达到116亿美元。

但原告律师在法庭文件中称,拟议的协议是“一项非凡的成果”,远远超过了类似投资者损失超过100亿美元的证券集体诉讼案中的平均赔偿金额。

也就是说,美国投资者的律师认为,4.3亿美元的和解费用“很赚”,超过平均赔偿金额。

这项和解的金额4.3亿美元,尽管只占到了本案可能获得的最大赔偿金额112.29亿美元的3.73%。但这一比例是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证券集体诉讼中估计赔偿金平均数1.8%的两倍以上,并且远远超过了过去十年中投资者损失超过100亿美元的证券集体诉讼和解金占最大赔偿金额0.4%的平均比例。

而阿里巴巴花了30亿,买到了“平安”。阿里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考虑到继续诉讼可能带来的高昂成本和对公司正常运营的潜在干扰,公司决定采取和解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不仅可以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纠纷和诉讼成本,还可以帮助公司尽快摆脱这一负面事件的阴影,重新聚焦于业务发展。

金通社注意到,今年8月,阿里巴巴截止至6月30日的季度财报中,已经显示了一笔金额为31.45亿人民币(4.33亿美元)的股东集体诉讼的计提准备金。

美股的集体诉讼及和解制度是投资者保护制度的重要一环。它允许大量投资者通过集体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诉讼能力差异。

这一制度在美国资本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对被告一方来说,为了避免漫长诉讼牵扯公司的时间和精力,更好集中精力发展业务,保障投资者利益,往往是和解集体诉讼的主要原因。出于类似的考虑,美国绝大部分集体诉讼的被告都会支付和解费用以结束诉讼。

阿里此次支付的30亿人民币和解费用,可与瑞幸咖啡的和解金额作一对比。国内咖啡连锁巨头瑞幸咖啡也曾因财务造假事件而面临美股集体诉讼。2021年,瑞幸咖啡与美国集体诉讼的原告代以1.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和解款了结案件。

阿里又站到一个新的起点

今年8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宣布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整改,取得良好成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公告中表示,阿里巴巴严格规范自身经营行为,认真落实平台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合规管理制度,提升平台内商家和消费者服务水平,合规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阿里巴巴对此回应称:“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创新,坚持合规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阿里,曾经是国内最高调的互联网巨头,但过去几年整改期间,其在宣传和扩张上变得空前谨慎。

而随着监管的靴子落地,阿里正在找回过去的状态。

9月初,淘宝天猫发布公告,宣布计划接入微信支付,用户可以使用微信付款;9月底,有消息称淘宝天猫即将正式接入京东物流,商家可使用京东物流发货。

这些都是可以帮助阿里树立好形象的举措。毕竟,“二选一”是阿里被要求三年整改的核心原因。

阿里虽然回归,但和当年不一样的是,互联网江湖已经大变,阿里的各个业务都得面对新时期的新难题。

2020年,阿里的市值和腾讯不相上下,最高时达到8500亿美元。但现在,腾讯稳居第一,被拉开差距的阿里排名第二,偶尔还会被拼多多反超、掉到第三。

此次在资本市场了结诉讼,阿里又可以轻装上阵了,能否重现昔日“王者风范”,业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