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缩水”,关乎民生需细化标准

近期,有网友发现多个品牌的卫生巾都存在“缺斤少两”的现象,其实际长度小于外包装标明的长度;如果只看能吸收液态物质的内吸收层,则长度差距更大。11月7日,有媒体对七大品牌的卫生巾进行实测,证实多家品牌都有此问题。

卫生巾的长短有什么区别?几厘米的误差是否有必要较真?作为适龄女性的必需品,这个问题对不少女性而言并不难回答。卫生巾的功能是吸附女性在生理期脱落的子宫内膜及出血,各商家也会在包装上注明长度、用料和款式。如果卫生巾长度货不对板,自然难以达到相应的吸附量,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若商家故意夸大卫生巾长度,则还有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事实上,卫生巾作为消耗型日用品,受生产工艺、制作流程等影响,有或多或少的误差在所难免。这也是为何国家出台GB/T 8939-2018卫生巾(护垫)标准,允许卫生巾和卫生巾护垫的全长偏差在“±4%”之内——如若只计算全长,卫生巾集体“缩水”的长度也确实在国标允许的范围之内,多数商家也按此回应。

但更重要的是,卫生巾真正起作用的关键部分在于内部吸收棉的长度,而国标对此并未有所规定。若用“棉长”与商品标注长度作比,在网友和媒体进行的实测中,这样的误差多的达到66毫米,商品实际使用效果可想而知。

除了国标有待对卫生巾的内吸收层长度进行细化规范之外,诸多品牌卫生巾的集体“缩水”更耐人寻味。所谓“误差”自然是有长有短,但清一色“偏短不偏长”,再结合尚无标准的“棉长”更大幅度的缩水,难免让消费者怀疑,这些商家是在钻空子、故意踩着国标的“下限”生产,以此来节约成本。

更进一步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商家们不约而同念起“偷工减料”的生意经,与公众对卫生巾的关注度、讨论度不高大有关联。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认为,卫生巾作为女性的经期用品,性质过于私密,若非出现“骇人听闻”的事件,鲜有人会公开讨论,这也无疑给商家们提供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卫生巾被放上台面盯一盯、量一量,女性消费者才会少些忍一忍、不敢讲;这样的纠偏过程也能让行业醒一醒、标准涨一涨。商家们与其把成本与心思放到营销与算计上,还不如多点真诚与实在。毕竟,卫生巾是每位适龄女性每月都要使用、半生都离不开的日用品,包装再精美、牌子再响亮,都不如实惠舒适、做足“棉长”,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这门生意才能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