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大家赚钱都赚嗨了吧,真是印证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没有什么不是一个涨停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再来一个。
似乎所有人都沉浸在大牛市来了的兴奋中,周五那天交易量太大了,交易所都买卡单了。
低迷了4年的股市,像这样连续大涨一周的盛况,确实够刺激。
想必今年很多人心力憔悴亏损的钱,几天差不多就回来了。
有不少朋友问我本轮行情类似于以前的哪一次?
这还真不好比,就拿启动势头来说,短短几天时间就拉升近400点,以往即便是牛市也没有这么疯狂的。
这种行情纯粹是情绪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情绪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最高层的推动,这次政策发布的力度、密集度、及时度都在调动着这股兴奋情绪。
本周发布的政策很多,包括上面的讲话更是激情满满,我没有特意去讲解这些文件,因为全都是利好。
至于及时度不得不提一下,美国降息,我们就立马做出了反应,很显然这一切都是早已经准备好的,就等这个契机。
关于降息这个事情,今年一直都在广泛讨论,不管有多少观点或者传言,有两点本质是毋庸置疑的,第一点是目的,无非就是收割别人来填充自己,第二点是代价,时间越长代价越大。
在这个期间,大家都很难熬,我们不但要保住自身,还要保住其他友好合作伙伴被割,然后顺势把他们的美元债置换成人民币债,加大人民币的全球市场份额。
这样一来我们确实压力巨大,高层的战略定力也确实很强,一直就这么咬着牙坚持着,敌不动,我就不动,敌一动,立马就跟上。
第二个情绪是这次熊市低迷时间太长了,很多人都愤怒、焦虑、失望,但是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因为亏钱了,所以他们心底里的欲望,还是无比期待能大涨一波。
就像我前两天说的,股市是没有记忆的,每轮低迷周期的时候,再多的负面情绪,在连续大涨的面前,就会烟消云散。
因为人性的两大弱点是极难克服的,第一点是懒惰,第二点是贪婪。
不管地位的高或低,也不管财富的多或少,只要还有人的属性,就逃不掉这两大弱点。
而人与人的区别,就取决于克服的程度,多克服一点就离成功更近一点,就这么简单。
道理虽然简单,执行起来却非常难。
就好比有位读者朋友问我的,他说为什么在低位的时候只有怨言,而破3000点的时候纷纷下场,如果破3500点估计杠杆都要加起来。
答案很简单,因为都想赚钱啊,看到赚钱的希望,哪顾得上是不是追高。
一般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当回本后,或者赚到一部分钱之后,也会担心又跌回去,所以有些人会卖掉入袋为安。
但是后面看着行情还在涨,又后悔了,不卖的话就赚得更多了,所以纠结来纠结去,最后忍不住又继续进场,这个时候成本就不低了。
越到后面,这个风险会越大,即便这样折腾几次赚了一些钱,最后一旦跌下来,很可能就会全部吐出去,如果熊市来了,还会加倍亏进去。
这是很多人在周期里面亏钱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情绪是博流量带节奏的人太多了,熊市的时候为了迎合发泄负面情绪的需求,很多自媒体会带头发表各种负面内容,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粉丝的共鸣。
之前陆陆续续也有读者朋友分享这样的内容给我看,我发现很多账号的流量还非常高。
但是一旦行情好转,他们就会找一些理由和切入点,简直毫不违和的切换过来,从责怪和批评,很圆滑的转变成暗含看好的点评。
为什么不是直接看好,还要转点弯呢?
因为那样太生硬了,太显得墙头草,那肯定不行,得找几个台阶,最后给人一种错觉,因为市场怎么样了,所以我就勉强接受你吧。
就好比人与人闹矛盾,好面子的那一个即便是自己错了,如果对方给一个台阶,那就是既然你道歉,那就勉强原谅你吧。
其实是他自己错了,其实资本市场从来就没变过,好的坏的都摆在那,这次央行给的几千亿,真的就是全部原因吗?美国降息真的就是根本原因吗?
当然都不是嘛,这都只是一个个的台阶。
之前不看好的人踩着这些台阶,很自然的华丽转身,变成了另一副说辞。
还有熊市的时候,很多财经自媒体会做不下去,因为本质上他们是没有真正实力的,无法穿越周期,低迷时期自然就没法忽悠了,所以不是断更,就是偶尔发点内容吊着一口气。
而一旦行情好起来,就有了他们的用武之地,反正不管怎么吹嘘,都是对的,因为确实涨了嘛,说啥都对,说啥都爱听。
所以行情好的时候,这类人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用极富情绪的语言,来挑动读者想赚钱的欲望。
那么在这些媒体的推动下,正面情绪会被无限放大,交易所被挤宕机算什么,曾经可是出现过消灭10元股的现象,也就是怎么能允许出现股价10元以下的公司?
你看这是多么疯狂的情绪,这三股力量在短短三天内,完美的诠释了否极泰来这个成语。
当然我不是说这样不好,只要涨了,肯定是好事,大家都赚钱了嘛。
我只是希望我的读者朋友,赚钱要赚得明明白白。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有个朋友分享给我的一篇文章,这位作者反其道而行,忘记是周二还是周三写的,他的意思是这次大涨是假象,现在不存在牛市的前提,所以马上就会打回原形。
我看了一下文章数据,那是非常好,点赞的和转发的人非常多。
先不说他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他的理由是真有煽动性。
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他说现在经济起来了吗?现在消费恢复了吗?上市公司业绩转变了吗?
如果都没有,股市凭什么涨起来?
你们看看,乍一看是不是很有道理?是不是说到心坎里了?
不得不说这几个问题确实很好,但是他偷换概念了,或者说混淆顺序了。
资本市场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我经常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第二个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这类言论的立足点显然就是第二个概念,既然经济目前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晴雨表的指针就不应该转起来。
那为什么是偷换概念呢?
先不说这个晴雨表准不准,实际上这个问题讨论好多年了。
不管是经济的变化,还是指针的走动,都不是短时间内的事情,换句话说,不管股市是涨三天,还是涨三个月,都跟经济这个前提没关系。
如果是涨三年或者跌三年,那确实会有一定关系。
我不知道他说的马上打回原形这个“马上”是多久?不管是多久吧,也不管后面是不是真的打回原形,跟这个概念都没关系。
然后为什么是混淆顺序呢?
假设先忽略这个时间周期,假设经济或者说消费是跟股市直接挂钩的。
即便是这样,那也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先说其中一个顺序,消费很低迷,因为大家没钱消费,不消费就会导致商家的产品卖不动,进而就会传导到各行各业,最后上市公司的业绩就不好,市值自然就上不去。
反过来另外一个顺序,大家从股市赚钱了,就有钱消费了,商家生意越来越好,同样也会传导到各行各业,最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就好了,市值自然就上去了。
这两个顺序,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实际上没有答案,都可以是,也都可以不是,所以这类言论才能做到让人听起来有道理。
但是这里面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是混淆不了的,那就是“信心比黄金重要”。
要知道股市是一个虚拟市场,纯粹就是信心交易。
买入某家公司,意味着你看好,卖出某公司,意味着你不看好,就这么简单。
看好或不看好,就是信心的表现。
不管是具体的某家公司,还是整个股市,只要看好的人多,看好的力量大,那就会涨,反过来就会跌。
至于为什么看好,或者为什么不看好,这就很复杂了,这也是股市不可预测的根本原因。
所以这种混淆顺序的言论,并不能解释牛市或者熊市的本质。
有个典型的例子,好几个国家的经济一塌糊涂,可是人家的股市涨得那叫一个好,相信都知道是哪几个吧。
所以我觉得能够解释的,只有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个概念。
这个波动有时候幅度很大,那就是大牛,有时候时间很长,那就是长牛。
如果大到令人震惊,那就是疯牛,如果长到令人习惯,那就是国运。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我不是反驳这类言论的结论,反驳的是因果关系。
实际上我也觉得本周这种夸张的涨法不可持续,我依然坚信我年初的判断,整体上会是上蹿下跳,但是也不至于打回原形,继续低迷下去。
所以很多担心这轮大涨速度太快,没来得及上车的朋友,如果不想追高,那就耐心等一等,不要担心没有机会。
但是也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在低位的时候没有进入?如果后面真的跌下来,到时候是不是就敢买了?
如果不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很可能依然会把握不住机会,因为没有突破恐惧心理那一关。
过不了这一关,持仓成本就下不来,就会变成追涨。
所以想要收益最大化,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成本。
控制成本其实也没有诀窍,就是耐心和心态,一定要记得,没有哪家公司是不能跌,宁愿多等一等,宁愿错过,也不要跟风,更不要冒风险。
如果成功低成本持有了某公司,心态就很重要了,这个道理都懂,我也讲过很多次了,不要跌了就慌,也不要涨一点就着急。
在操作之前,自己一定要设置加仓价位和减仓价位,在持有期间,就靠这两条线帮助心态保驾护航。
所以我们不要去猜这次会涨多久,如果错过了,更不要后悔,首先在我看来,目前依然还有被低估的公司,至少按照我计算的《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格的数据,是还有的。
然后即便自己看好的公司已经涨了很多了,也不要紧,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未来有的是机会。
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获得收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保持自己的定力,该出手的时候不含糊,不该出手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待着。
没有人能知道明天会涨多少或者跌多少,所以不管怎么猜,50%的概率都是错的。
那还去猜它做什么呢?
选择一些自己认可的优秀公司放在那,三五家也好,十家二十家也好,都可以,到了理想的低价就买,到了高位就卖,中间就别折腾了。
实在想折腾,那就在自己的备选公司里面切换,看谁的性价比更高。
总归有一点,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急在一时,我一直觉得慢慢赚钱,比没有底气的大涨大跌要好。
所以不管后面的行情如何,我自己始终会根据我的《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的估值操作,我不期待短时间内赚多少,当然能大涨更好。
如果不能,我也会有很好的耐心,在涨跌之间,按照自己的节凑切换即可。
我想这是在尽可能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收益最大化的最优途径!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财经##股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