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进入第四季度,“两重”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多地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应加强对“两重”项目的支持和引导,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加强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多地抢抓机遇

“两重”建设包括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今年第四季度以来,多地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新一批重大项目迎来集中开工,多个省份辖内开工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已超千亿元。

在云南省近期举行的四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紧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出台窗口期,研究出台省级政策举措,迅速推动系列政策落地见效。四川省提出,要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改革举措和近期利好政策,持续巩固和增强四川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0月8日,安徽省第四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551个项目开工,总投资426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1亿元。安徽省发改委主任陈军表示:“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重要的机遇窗口。我们要精准对接,做深做实前期工作,推进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充分发挥对有效益投资的关键作用。”

“‘两重’建设对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首先,“两重”建设能够拉动经济增长,通过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形成正向循环;其次,“两重”建设可以扩大内需,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提高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内外循环;最后,“两重”建设能够惠及民生,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纷纷将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作为实现投资增长、提升增长动力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有利于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还能够通过项目的行业分布和投资主体构成,对扩大有效投资发挥风向标作用。

资金保障有力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是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截至目前,今年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里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也全部落实到项目。

从各省份来看,第四季度,陕西省集中开工重点项目318个,总投资1716.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1.52亿元。据山西省财政厅透露,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共计50.88亿元,并全力筹措省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资金31.1亿元,用于支持“两重”项目的加快建设。截至9月底,中央下达和省级配套的“两重”“两新”资金已拨付市县。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也在有力支撑年末基建投资。记者查询中国债券信息网了解到,10月以来,各地抓紧完成今年剩余新增地方债额度发行工作。近期,包括河北、贵州、浙江、福建、宁波等地也披露了11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安排表。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按程序下达。该负责人明确表示,将争取在年内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侧重各有不同

从各地情况来看,“两重”建设的聚焦重点也有不同。比如,北京市相关资金聚焦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重点基础设施等领域;江苏省表示要加快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步伐,进一步扩投资、促消费;福州市则发力汽车工业。

此外,湖南实施“项目大谋划 谋划大项目”行动,瞄准重大基础设施、科技、产业等26个细分方向,形成“省级万亿、市级千亿”的重大项目谋划推进体系,构建“两重”建设的长效机制。山东明确,要围绕产业发展、绿色转型、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进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创新模式招引有潜力的优质企业项目,强化“一对一”联系服务,增加优质要素供给,为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夯实支撑、增强后劲。

袁帅对记者表示,各地在“两重”建设中的不同侧重,体现了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精准发力、科学施策的智慧。建议各地在推进“两重”建设过程中,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每一项投资都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同时,也要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两重”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柏文喜认为,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和方式来推动“两重”项目建设。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两重”项目的支持和引导,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加强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此外,企业也应积极参与“两重”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