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行再现短线交易,致歉公告却有些敷衍

11月8日,张家港行发布了一则《关于董事亲属因可转债交易误操作导致短线交易及致歉的公告》,就公司独董裴平的配偶徐炜女士近期买入后又卖出公司可转换债券“张行转债”,构成短线交易一事对外致歉。

公告显示,徐炜于2024 年10月14日买入 1060张张行转债,同日卖出450张。经情况核实,徐炜女士在证券交易中,误将代码“123048”错输为“128048”,因此导致本次短线交易。本次误操作产生的收益为13.95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所得收益13.95元作为本次短线交易的获利所得已全数上缴张家港行账户。

对于本次误操作的处理情况及公司采取的补救措施,徐炜表示将积极配合公司的核查工作,主动上交本次交易的收益,并承诺将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张家港行独立董事对于未能及时尽到督促义务深表自责,并表示今后将督促自己的亲属严格规范买卖公司股票及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的行为。裴平还声明本人事前未知晓其亲属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相关交易情况,且未告知其关于公司经营的相关情况或其他内幕信息。

张家港行表示会将进一步加强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股份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关于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培训工作,督促相关人员审慎操作,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事实上,在2022年这位徐炜女士就发生过一次违规操作。根据当时的公告,2022 年7月19日,徐炜买入 5000张张行转债,于次日卖出5000张,产生的收益为1260元,产生原因是徐炜误将代码“127048”错输为“128048”。

两次操作失误产生的收益不大,银行高管为这一点收益以身犯险并不合理,因此乍一看这两次操作似乎都属于意外。但是对比两份公告,张家港行给出的补救措施却是完全一样,给人以敷衍之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份公告均显示“裴平先生声明本人事前未知晓其亲属股票或者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相关交易情况”。在2022年发生操作失误之时,丈夫对妻子的证券买卖不知情这一个理由或并不算牵强,但是2024年徐炜再次出现操作失误,银行独董裴平仍然“事前未知晓”,就很难不让人怀疑张家港行的内控建设是否完备。

事实上,张家港行有些敷衍的致歉公告未能平息外界的质疑,已经有网友质疑是“操盘手进错账户”。此外,短线交易发生的时间点临近“张行转债”到期兑付暨摘牌的日期,进一步加重了外界的质疑。

张家港行披露的公告显示,自2024年11月8日至2024年11月12日,张行转债持有人仍可以依据约定的条件将张行转债转换为该行A股普通股,转股价格为 4.13元/股。在本次发行的可转债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张家港行将以本次发行的可转债的票面面值的 109%(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到期合计兑付109元/张(含税)。

有评论指出,由于在可转债发行的最后一年,发行公司会加价回购和溢价转股,因此这一段时间,可转债在二级市场会变得较为活跃。

然而截至2024年11月12日,“张行转债仍有占总发行量54.50%的可转债未转为A股普通股。这反映出市场对张家港行的可转债缺乏热情。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张行转债的转股价值为105.57,溢价率为3.25%,这表明债转股的收益率低于公司回购债券,这是导致张行转债的债转股的比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债转股比率不高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张家港行未来的发展缺乏信心。

该行的204年三季度报显示,报告期内张家港行实现营业收入36.33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归属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增长6.28%。

虽然营收和净利润双增,但是银行的支柱业务却“全线溃败”。报告期内该行利息净收入25.03亿元,同比下降14.6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585.09万元,同比下降达26.82%。张家港行的业绩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收益驱动,报告期内该部分收益为9.59亿元,同比增长160.35%,主要是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债权投资取得收益增加所致。

有分析指出,对于张家港行这样的中小银行分依赖投资收益,会导致银行在债市整体利率波动或出现流动性问题时,面临利率风险和流动性的双重风险。中小银行最好将经营重心回归主业。(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