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累计亏损达9.41亿元。
作者 | 刘俊群
编辑丨刘钦文
来源 | 野马财经
一滴血,真能验出癌症?
近日,做“滴血验癌”生意的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下称“觅瑞”)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冲刺IPO。这家由朱兴奋、周砺寒和邹瑞阳三位博士创立的公司,以其明星产品GASTROClear™闻名,据新媒体“融中财经”报道称,该款产品被宣传,主要靠血液检测,就能发现早期胃癌。
这项技术让觅瑞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2023年D轮融资后,觅瑞的估值已经跃升至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8亿元)。与此同时,在公司股东名单中,还浮现出“淘宝之父”孙彤宇的身影。
尽管“滴血验癌”的概念令人心动,但技术本身的“准确性”却遭市场质疑。同时,高昂的研发和运营成本使得觅瑞过去三年累计亏损高达9.41亿元。面对技术质疑和巨额亏损,觅瑞能否依靠“滴血验癌”的故事撬动资本市场?孙彤宇的“押注”是否能再次创造奇迹?
01
做“滴血验癌”生意
三年亏9.41亿元
觅瑞是一家专注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术公司,主打“滴血验癌”的高科技产品,可以说他们的目标是让癌症早筛变得轻松又高效。
癌症早筛为什么重要?因为早发现,治愈率就能大幅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40%的癌症其实都可以预防。比如肺癌,最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2%。但到了晚期,几乎为零。
癌症筛查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传统检测和液体活检。传统方法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医学影像检查和内镜检查。例如,肠镜是发现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但许多人因为不适感和心理抗拒而选择回避。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覆盖率仅为15%,远低于美国的60%。
相比之下,液体活检提供了一种无创的解决方案。通过采集血液、尿液等体液样本,液体活检可以检测癌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这让“滴血验癌”从科幻逐步走向现实。
来源:罐头图库
觅瑞瞄准的就是液体活检赛道。根据《招股书》可知,觅瑞的明星产品是GASTROClear™,专门用来筛查胃癌,只需1毫升血液,就能通过检测12种miRNA标志物完成筛查。
2019年,GASTROClear™在新加坡获得体外诊断(IVD,即在人体外对血液、尿液或组织进行检测,以获取疾病相关信息的方法)认证后上市。2023年,这款产品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称号。不过,目前该产品并未在中国上市。
除了胃癌领域,觅瑞还推出了肺癌早筛产品LungClear™,以及新冠检测试剂盒Fortitude™。同时,公司还有6款候选产品正在研发中,目标覆盖更多癌症类型。
从收入结构看,包括胃癌早筛产品GASTROClear™和肺癌早筛产品LungClear™在内的“早期检测及精准多组学服务”业务,也是觅瑞的营收主力,2023年占比高达72.3%。
来源:《招股书》
尽管技术和产品在业内领先,但觅瑞的盈利压力不小。2021年至2023年,觅瑞的营收分别为6064.98万美元、1775.9万美元和2418.5万美元,但亏损也持续扩大,同期分别达到308.1万美元、5620.27万美元和6956.93万美元,这三年间累计亏损约为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1亿元)。
02
研发费用占比93.5%
产品准确性如何?
据新媒体“融中财经”报道称,尽管觅瑞的GASTROClear™ 被市场誉为“靠血来筛查胃癌”的突破性产品,但它的“准确性”一直饱受质疑。
说到癌症筛查,患者关心的问题包括:会不会漏诊(灵敏度)和会不会误诊(特异性)。简单来说,灵敏度越高,越不容易漏诊;特异性越高,误诊的可能性越小。
根据《招股书》显示,GASTROClear™在一期胃癌的灵敏度为87.5%,高于传统胃镜(66%),这意味着它能更早发现更多病例。但据新媒体“子弹财经”报道称,该款产品的特异性只有68.4%,远低于胃镜的 99.5%。这意味每100个人中,约有32个人被误诊为阳性。
对此,觅瑞则强调,这款产品的AUC值(即“曲线下面积”,AUC值越高,说明检测方法越准确)达到0.85,明显优于现有的胃癌标志物(AUC值0.63到0.65),并称其检测能力已接近胃镜这一“金标准”。AUC值越高,说明检测工具在准确性上越强。
尽管如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的肖俐医生指出,基因检测更多是评估风险,而不是确诊癌症。最终确诊依然离不开影像学和病理学等传统手段。
然而,从经济效益角度看,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该产品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因检测技术的优势不仅在于早期诊断,还能减少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的痛苦,同时推动个性化和精准医疗的发展。
与此同时,觅瑞对研发的高投入也引发关注。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支出从788.2万美元增长到2261.03万美元,占营收比例从13%飙升至93.5%。这笔支出主要用于员工成本、研究合作、材料费用及设备折旧等,其增长主要源于研发团队的扩充和项目数量的增加。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觅瑞已组建了一支由109名成员组成的跨学科研发团队,成员覆盖多学科领域并具备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同一时间,团队中51.4%的成员拥有硕士或以上学历。
柏文喜补充道,高研发的模式对于提升技术竞争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能够促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加快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过程。
来源:罐头图库
包括研发等在内的支出,也给觅瑞的财务造成了一定压力。《招股书》显示,2023年,公司销售与分销、研发,以及一般与行政开支三大项总额达到了7179.48万美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97%。换句话说,公司的支出几乎是收入的三倍。
其中,一般及行政开支是最大的成本项,三年间从2659.16万美元增至3199.22万美元。觅瑞解释,这主要源于办公开支、折旧及摊销开支,以及“专业咨询费”的快速增长。“专业咨询费”在三年间从占一般及行政支出的比例从18.1%上升至32.6%,仅次于员工成本。这笔钱主要支付给法律顾问、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专业人士。
来源:《招股书》
此外,觅瑞的销售支出也在迅速攀升。同期,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的489.5万美元猛增至2023年的1719.2万美元,占营收比例从8.1%飙升至71.1%。这一连串数据背后,是公司在员工薪资、营销推广以及货运包装等方面的“大手笔”。
来源:《招股书》
凭借大笔销售支出,目前觅瑞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不仅在新加坡深入布局,还在日本、印度尼西亚、泰国、美国等重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03
3个医学博士干出一个IPO
背后“淘宝之父”加持
在技术挑战之外,觅瑞的资本背景同样让人注目。
觅瑞创立于2014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位教授朱兴奋和两位博士生周砺寒、邹瑞阳共同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朱兴奋是1993年从哈佛被引入新加坡的首批顶尖生物科技学家之一,后来在2021年荣获新加坡最高荣誉的总统科技奖。三人中,除了邹瑞阳是中国籍,其余两人均是新加坡籍。
来源:罐头图库
觅瑞的资本之路同样精彩。从2018年的B轮融资开始,公司一路吸引了全球资本的目光。B轮融资3020万美元,估值达1.5亿美元。2021年,C轮融资8700万美元,估值翻了三倍,达4.87亿美元。到2023年D轮,觅瑞又获得5000万美元投资,估值跃升至6亿美元。
背后的资本阵容堪称豪华,包括复朴资本、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基金、三井物产和诺辉创投等顶级机构。
觅瑞的第一大股东 Central Road 背后,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孙彤宇。这位阿里“十八罗汉”之一,曾是淘宝的奠基者,被“电商报”等媒体誉为“淘宝之父”。2003年他在马云指派下创办淘宝网,仅用三年将其打造成中国第一大C2C平台。
不过,2008年,孙彤宇从淘宝退场,随即淡出电商舞台。在2015年,他又以拼多多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强势回归。当时,他和段永平、丁磊、王卫四人对拼多多首轮投资仅为数百万美元,而如今拼多多的市值已让这笔投资翻了百倍。
如今,他再次站在聚光灯下,成为觅瑞背后不可忽视的资本推手。根据《招股书》可知,孙彤宇通过 Central Road 持有觅瑞22.03%的股份,估值约1.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4亿元)。
来源:罐头图库
此外,觅瑞的创始人周砺寒、邹瑞阳、朱兴奋师徒三人分别控制公司8.12%、7.77%和14.11%股权,合计控制30%股份。
谈及此次港股上市,据《联合早报》报道称,创始人周砺寒表示,中国是公司最大的未来市场,因此选择港交所作为上市平台。过去五年间,港交所为60多家生物科技公司融资1300亿港元,这样的资本环境非常契合觅瑞的发展阶段。
不过,觅瑞并未放弃新加坡市场的可能性。周砺寒透露,公司曾向新加坡交易所提交过申请,未来不排除在香港和新加坡双地上市的可能。
如今,觅瑞站在“滴血验癌”赛道的最前沿,背靠豪华的资本阵容和学术实力。然而,面对外界的质疑和盈利压力,这家公司能否借助港交所的舞台,把“滴血验癌”的故事讲得更加圆满?
你听说过“滴血验癌”吗?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