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才是华为的软肋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颖宝

余承东又给了智界S7一次机会。

12月1日,在智界新S7首批车主交付新车现场,余承东亲自站台,猛夸此车“拥有极高的性价比”“大幅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这是智界S7第三次上市,也是余承东第三次给它站台——他本可以不这么卖力。华为与鸿蒙智行已分家,而且后者旗下的“四界”中,销量有问界担,冲高端的有尊界在,智界并非最突出的。

但他仍下足血本挽救,这次的智界新S7起售价22.98万元、较老款车型降价2万元,更是不惜做亏本买卖,“希望可以通过提升产能来减少亏损,我们是按百万级豪车标准来制造的这款车”。

这般偏爱,原因除了心疼于“纯电赛道太难闯”,更多是华为需要智界赢一回——

如果连“出卖灵魂”给华为都不灵了,其他车企还会继续拜入华为门下吗?如果只是增程大卖,造不出爆款纯电车,华为真的能算是全面的遥遥领先吗?

三战归来

智界S7的第一、二次上市,都被寄予厚望,又以失败告终。

2023年11月,智界S7第一次上市,售价24.98万元起,标志着华为首次进军“纯电轿车”赛道。

在当时,30万以内纯电轿车赛道上,可以说只有一个赢家,就是特斯拉,新势力们前赴后继,销量都不如人意。对标最强者,一直是余承东的风格,第一次给智界S7站台时,余承东便卖力造势,将此车捧上神坛:“智界S7的定位将超越Model S。”

狂热情绪只给智界S7带来了短暂成功。开启预售不到24小时,智界S7预定量就突破5000辆。但从交付量看,上市第一个月销量的只有115辆,虽然第二个月升至784辆,但跟同门师兄问界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智界S7在当时遇到的问题,是交付能力不足。

智界S7是华为与奇瑞合作推出的车,与奇瑞的另一款车星纪元ES恰巧前后脚上市。据传奇瑞高层为保星纪元ES销量,干预了智界S7的生产,导致后者交付困难遭遇退订潮。而据今年1月的报道,智界S7向车主提出了“超出交付期后的时间,每天补偿200元”方案,但再遭星纪元ES背刺——交付快,并能给到2万元现金优惠。

此外,芯片缺货与工厂搬迁,也拖慢了智界S7的进度。

直至今年10月再聊起智界S7,尹同跃才坦言,实情是低估了与华为的合作难度,“在推出S7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想到和华为合作对质量的要求这么难,满足华为对质量的要求会这么辛苦”。

伴随奇瑞的态度转变,余承东认为可以再试一把。2024年4月,智界S7迎来第二次上市,这意味着华为再次向它输送了大范围曝光的资源。

有意思的是,就在智界S7第二次发布之前,小米SU7于3月28日发布,同样是定位纯电轿车,同样价格在20-30万,问世后迅速爆卖,终于打破了新势力中高端纯电轿车卖不动的魔咒。

这次站台,余承东直接拉上了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打破结仇争议,并主动承认华为芯片供应不足的错误。尹同跃则激情表示:“美国有乔布斯和马斯克,而中国有余承东,我们根本不怕任何人。”

智界S7似乎赢回了市场好感,2024年4月、5月的销量均超过5000辆。但仍是昙花一现的成功,6月的销量腰斩至2306辆,8月更只剩425辆。

智界才是华为的软肋

余承东在7月的一次直播中表示,这次智界S7卖得不好,是因为营销没跟上,智界的品牌还没构建起来。其实说白了,智界S7是靠华为光环活着的,余承东推一下,销量就动一下,不推了,销量就停了。

而智界S7的第三次卷土重来,还得感谢智界的另一款车型R7。

今年9月24日,奇瑞与华为合作的第二款车——定位纯电SUV车型的智界R7发布,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指导价25.98-33.98万元。相比S7,R7同样是纯电车型,而且价格更贵,不过这一次没有让余承东失望。

10月8日,余承东发布微博显示智界R7在国庆期间大定突破9600台,并直言:“除了问界M7和M9持续热销大卖外,R7起来了!构筑一个全新品牌实在是太难了,智界品牌随R7崛起!”

显然,相比问界的遥遥领先,智界R7的成功,更让余承东激动。

智界才是华为的软肋

理想汽车也受到拖累,2024年二季度仅盈利11亿元,与2023年底大赚56亿元的辉煌相去甚远。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理想股价在美股市场下跌了16%、在港股市场下跌了10%。

李想被气得在财报会上说:“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同时,他点出了国内所有纯电车会面临的困境——包括智界S7:“现阶段销售中高端纯电SUV,足够多的自营超充桩是必要条件。当自营的超充桩数量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近的数量时,才是产品推向市场的合适时机。”

所以,纯电要解决的不只是产品力和品牌力问题,还有充电桩的基建配套问题。

更需要警醒的是,在30万左右纯电车型这个赛道上,留给华为学习和进化的时间并不多了,首先是因为华为入局晚,更重要的是其他车企也曾屡败屡战,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

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极氪001等热门车型均聚集在此,而更细分的“纯电+轿车”赛道中,更是只有三款车真正算得上爆款,分别是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小米SU7。

这三款车有一个共性——背靠强大的品牌光环,有高粘合度的用户群体。

尤其是近年狂飙的小米,被网友笑称“单靠现在的营销套路和雷军的个人魅力,小米都能躺赢一辈子”。就连曾经累计亏损384.3亿元的小鹏汽车,在复制小米模式后,今年三季度的亏损情况也已较去年同期收窄了53.5%。

智界S7的处境与之相反,虽然背后有华为,但从第一次上市开始,声量就一直被问界压着,甚至到今天还有不少人以为“华为车=问界车”。

而伴随鸿蒙智行独立门店的建设项目逐步推进,预计2024年新建的鸿蒙智行门店数量将达800家左右、2025年冲击1000家,华为正慢慢与智选车业务解绑,并在去年明确了“华为商标不得出现在车BU业务传播物料中”。未来,智界S7就更加沾不到华为的光了。但残酷的是,多数车主购买“四界”,就是冲着华为去的。

这对于智界来说,挑战远远还没有结束。回头看,如果没有余承东的三次站台亲力亲为,很难说智界能够起死回生,如果未来鸿蒙智行之中再出现第二个纯电友商,那么智界又该如何应对呢?

只能说,华为需要更多的余承东。

参考资料:

金角财经《华为第二界,卷土重来》

汽车大观《华为X界,几界能成功?》

电动汽车观察家《纯电不好卖,华为也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