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温和回升!最新解读来了

【导读】四季度物价水平有望温和回升,助推A股温和上涨

【编者按】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资源配置重要平台,资本市场深刻反映着宏观经济的脉动与走向。中国基金报特推出“从资本市场看宏观”专栏,力求敏锐捕捉资本市场动态,前瞻性洞察宏观大势,把握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与核心动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基本稳定。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通胀水平正处于温和回升的早期阶段,预计货币政策仍有降准、降息等总量性宽松空间。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落地,预计四季度物价水平将有所改善;中长期看,A股市场也有望实现温和上涨。

预计四季度物价水平有望温和回升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CPI、PPI数据。2024年9月份,国内价格水平整体平稳,CPI同比上涨0.4%,环比持平;PPI环比下降0.6%,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8%,受去年同期基数影响降幅有所扩大。

国泰君安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黄汝南对此分析,从结构来看,9月由于暑期出行结束和中秋节日等因素的影响,CPI整体呈现食品价格上涨、服务价格回落的特征;PPI则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的拖累,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降幅有所收窄,生活资料环比小幅下降。

黄汝南表示,9月下旬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提振下,多项价格指标已出现企稳迹象。预计这一趋势仍将在10月延续。下一阶段,全球降息潮与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升温,叠加国内政策合力与低基数效应,预计四季度物价水平有望温和回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从趋势看,物价涨幅有望适度加快。主要是国内生猪供需改善,传统消费旺季,以及增量政策效果释放,有助于提振国内商品消费和投资需求,加上基数回落,预计四季度物价有所改善。

银河证券也表示,预计年内CPI保持温和回升趋势,主要源于翘尾因素改善。9月末以来宏观利好政策频出,提振市场信心,但政策效果传导至基本面改善仍需时间。PPI同比降幅有望趋于收窄。

9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组合拳相继推出,有力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此轮政策组合拳目标明确,力度较大,系统性强,从增强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提振经济基本面两方面入手,既聚焦短期又兼顾长远,有力提振了A股市场投资者信心。

黄汝南表示,下一阶段推动物价企稳回升是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物价水平与企业盈利息息相关,特别是PPI作为工业企业利润和库存水平的领先指标,企稳回升有助于分子端的盈利修复。

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也影响实际利率水平,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与通胀之差,物价回升能够降低实际利率,起到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的作用,进而抬升风险资产估值。

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

A股市场中长期有望实现温和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预计将形成推动物价水平回升的合力,A股市场中长期有望实现温和上涨。

早在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并“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0月1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表示将通过多举措增加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政府投资和大力度实施“两新”政策等方式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需求。

“增量政策落地见效,有望实现A股市场中长期温和上涨。”黄汝南称。

浙商证券表示,当前通胀水平正处于温和回升的早期阶段,国内经济需求端内生动力还有待修复,预计货币政策仍有降准、降息等总量性宽松空间。同时,低通胀环境下要重点把握大类资产的配置机会。

浙商证券进一步指出,国内经济正处于向上恢复的关键节点,国内流动性相对充裕,通胀也处于企稳过程。近期政策组合拳释放较多宽松类积极信号,特别是10月12日新闻发布会传递了有关财政政策基调和着力方向。股票市场方面,若后续财政刺激落地,资金强化“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兜底风险,将提升风险偏好,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A股和港股有望继续上攻,预计估值修复或较为明显。

招商宏观分析,国内经济进一步释放企稳信号,上游生产情况显著改善,同时工业品价格触底回升,或源于前期财政资金支出对基建开工形成的拉动。目前政策统筹以“淡化规模、盘活存量、提高效能”为主要思路。通胀明显回升之前政策将会持续发力,增量政策仍在进一步研究储备当中;后续观察地方政府“干字当头”的执行情况以及实物工作量。

在招商宏观看来,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内因重新成为核心矛盾,后续国内政策执行效果对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影响要显著高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权益市场慢牛可期。

银河证券也表示,中长期来看,本轮政策的力度大超预期,或成为指向市场拐点的积极信号,A股长期向上的确定性较强。

编辑:舰长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